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布氏硬度压痕直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布氏硬度试验压痕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布氏硬度压痕直径测量方法.利用CCD相机获取压痕图像,通过图像分割、目标区域处理、压痕圆拟合等步骤完成图像处理,由此实现对压痕尺寸的自动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金属材料布氏硬度传统测量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金属材料布氏硬度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在硬件结构上,解决了预载荷的施加给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带来的困难,软件则采用系统通电后自动校零的办法,从而实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JJG 147-2005《标准金属布氏硬度块》以及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给出了一种间接评定标准金属布氏硬度块测量不确定度的新方法。建立了硬度测量的新模型,并对该测量模型进行了较严密的分析,剔除了间接评定时,各耦合项对不确定度的重复贡献。按规程的测量条件和方法,以(125~225) HBW10/3000标尺标准块为例,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的间接评定。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对金属布氏硬度计检定中出现示值超差时的排查思路及调修方法,分析了影响布氏硬度值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5.
显微硬度试验方法近百年来一直采用光学读数显微镜或光栅原理对线的方式进行压痕的测量,全部是肉眼读数,不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测量误差,而且由于试验者的不同,测量起来的差异也较大.随着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在显微硬度压痕测量领域的应用,这些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消息与动态     
检测飞机疲劳裂纹及腐蚀的装置 美国一家大型宇航公司开发了一种飞机疲劳裂纹及腐蚀的检查系统。 新装置由X-射线摄像机与电荷耦合器件(CCD)以及设置在其中间的高速分析数字、图像调整用X-射线光纤、烧结测量片、记录光子的高速CCD装置组成,尤其是烧结测量片设置在连接X-射线摄像机与CCD的直线上,因其基本上吸收了X-射线的能量,将X-射线变换成光能,因而不会破坏CCD装置,这种系统可以确认因腐蚀引起的微量损耗,同时,与利用了老式超声波装置的检查系统相比,可调整装置内部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属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和计算公式,应用光栅传感器(或差动变压器),高精度电子组成元件,对HB3000型硬度计(附加测深装置)进行技术改进,测量压痕的深度h的操作方法;通过技术软件,从而实现HBs(w)示值检测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王迪瓒 《洪都科技》1993,(4):25-31,24
MB8和MB15两种变形镁合金型材不同尺寸的标准与非标准试样,在室温情况下,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试尺寸的标准与非标准试样对力学性能均无影响,认定了当型材受其形状、尺寸限制,无法加工成标准试样时,可以切取非标准试样测定力学性能。与此同时,还对上述两种合金型材分别进行了相应试样的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型材的强度和布氏硬度呈现较为平稳的对应比例关系。因此,对于无法切取抗拉试样的异形型材,可以相对应的布氏硬度值替代抗拉强度验收镁合金型材。  相似文献   

9.
随着CCD成像技术日益成熟,CCD逐渐开始应用到高温温度场测量当中,并结合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弥补了传统测量方法在测量高温温度场时的缺陷。本文概述了CCD的成像原理和多光谱辐射测温原理以及CCD多光谱测温技术在测量高温温度场的优点。通过分析相关资料,概述了彩色CCD和近红外CCD多光谱测温研究进展,对目前CCD多光谱测温技术研究发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231-84标准,布氏硬度试验有2个重要的测试条件,即试样的最小厚度应大于压痕深度的10倍和试验后压痕的直径d应处在0.25D<d<0.6D范围内。当压痕直径d—0.375D是最理想的条件,它相当于布氏硬度值HB与试验力F的关系曲线处于平坦区段的中部,此时压入角中一44(o)、维氏硬度利用这个理想条件,选取维氏压头棱面夹角a—136(”),获得较好的相似性。众所周知,试验后压痕直径d的大小与试验力F有直接关系。试验力F愈大,则压痕直径d亦大,反之亦然。在布氏硬度试验中,怎样选择试验力F的大小,使其压痕直径d刚好等于或接近于…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生物组织光学参数的无损测量,采用CCD无损测量技术。获得了生物组织模拟液(Intralipid-20%稀释液)在连续的He—Ne激光光束照射下的表面漫射光分布图像;并用Monte Carlo方法数值模拟了漫射光分布.结果显示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在10mm范围内相吻合。根据漫射近似理论对实验测量的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生物组织模拟液的光学参数,与Bolt等报道的结果非常接近。提出了利用CCD设备无损测量生物组织光学参数的新设想,其可行性已被初步的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基于纳米硬度试验的表层薄膜的硬度测算方法。首先研究如何利用有限元计算弥补纳米硬度测量在压痕深度小于百纳米时的精度缺陷,进而探讨薄膜一基体材料系统的硬度随压痕深度变化的规律,最后导出了根据实验曲线预测表层薄膜材料的硬度的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飞机座舱、机翼蒙皮表面划痕的准确测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表面划痕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将物体表面划痕成像在CCD上,通过对划痕图像进行分割、变换、拟合等处理,最后得到划痕深度。这种方法较人眼瞄准方法减少了人员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和测量效率;通过对标准划痕的重复测量,实验标准差可达0.5μm,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硬度测量,利用纳米硬度计得到压痕的载荷-压深曲线,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得到压痕的三维形貌图.通过载荷-压深曲线和压痕形貌图,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纳米压痕硬度.纳米压痕硬度计测方法不同,得到的材料硬度值也不同.分析现有的几种纳米压痕硬度计测方法,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舰载多雷达静态零位统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舰载多雷达静态零位标校时提高标校效率和标校精度的新方法,探讨了方位标的选取原则,给出了标校的数学模型和基于CCD激光经纬仪进行真值测量的标校方法,对模型引起的真值误差进行了估算,并通过一个实例对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孔径测量中CCD瞄准方法与图像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孔径测量过程中使用CCD摄像机对孔径工作面进行瞄准的方法,介绍了图像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荧光油膜的全局表面摩阻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表面摩阻传统测量方法的单点性和间接性,探索了荧光油膜进行全局表面摩阻分布的直接测量方法.建立了表征荧光油膜厚度与表面摩阻之间关系的油膜控制方程,引入附加约束和积分最小化方法,采用变分迭代方法求解表面摩阻分布.研制了可用紫外光激发的荧光油膜,采用紫外光源和高分辨率CCD相机,建立荧光油膜表面摩阻测量硬件系统.针对特定的三角翼模型进行了表面摩阻分布测量实验,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表面摩阻分布和相对幅值分布,并与文献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表明了基于荧光油膜的全局表面摩阻测量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标准分划尺在CCD压痕直径测量系统校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精度测量中,为达到测量精度要求,需要对CCD像素进行校准.本文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采用标准分划尺校准CCD像素的方法.首先标准分划尺经过线纹工作基准装置校准;通过对标准分划尺成像,得出在一段标准距离下的像素数;最后得出每个像素所对应的实际距离.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综合误差,改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CCD的叶片气膜孔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套基于CCD的叶片气膜孔快速检测系统,采用机器视觉的方法,配合四轴测量机构,实现在叶片围绕轴线旋转的同时采集气膜孔的图像,然后利用Halcon图像处理算法库实现图像处理,并计算出气膜孔的尺寸参数。通过对某厂的叶片进行了测量实验,实现了对气膜孔轴线方向和直径的测量,弥补了气膜孔无法定性检测的技术空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