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中国卫星应用各领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2009年比较突出的是卫星应用企业、机构的调整和重大工程的开展,国内新星的发射、运营比较活跃,为卫星应用产业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空间段资源。另一方面,2008年自然灾害和奥运保障的经验教训得到了卫星应用界的深入分析和消化吸收,在2009年度转化成为科研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07年2月6日,《航天控制》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编辑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航天控制》的部分编委、审稿专家和在京的编辑部成员。会议由侯雄主编主持,编辑部主任高世文和副主任倪茂林做了2006年编辑部工作汇报。2006年,在主办单位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和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的支持下,在全体编委、审稿专家和编辑的共同努力下,《航天控制》的发行量有了大幅增长,影响力不断扩大,稿源充足,且稿件水平稳步提高。会上,各位编委和专家纷纷发言,畅谈一年来的工作体会和后续工作建议。大家都希望《航天控制》能…  相似文献   

3.
厉建中 《中国航天》1999,(10):17-20
1999年,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令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在国内,在周边,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曾令我们震惊、愤怒,让我们思索,让我们难忘。这一年,对于我院,对于中国航天事业,同样意义深远。1999年,我们不仅将迎来建院42周年,还将面对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脚踏实地走向明天。建院4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英明决策下,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院同志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我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负重拼…  相似文献   

4.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31-134
早期经历:1982年毕业后,卡万迪供职于乔普林市伊格尔-皮彻产业公司,任工程师,负责开发国防用途的新型电池。1984年在波音航空航天公司动力系统技术部任工程师。她在波音公司的10年期间,通过动力分析、贸易研究、测定大小、选择、研制、试验和数据分析她支持了许多计划、提案和能量储备系统区的红队。  相似文献   

5.
《火箭推进》2010,36(2):F0002-F0002
根植于液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沃土,《火箭推进》走过了三十五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由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刊名的《火箭推进》自1975年创刊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国内从事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有关单位、广大科技人员的支持下,立足行业,放眼世界,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独特魅力,在科技人员之间架起了一座学术技术的桥梁,受到了航天领域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1,(1):94-94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0年12月1日,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在轨运行已满两年,委内瑞拉科技和中间产业部、航天局称赞卫星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委内瑞拉科技和中间产业部副部长尤里·皮门特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委星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两年以来,推动了委内瑞拉尤其是南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并推进了委内瑞拉通信广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事业,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2,(9):21-23
1992年,“国际空间年”。这一年,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化作国家发展战略,党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上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中国发展载人航天问题。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李瑞环五位常委参加会议。列席会议的人员有杨尚昆、薄一波、万里、刘华清、杨白冰、丁关根、温家宝。汇报人:丁衡高、林宗棠、刘纪原、王永志、王盛涛。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首先汇报了中国载人飞船工程的意见。他谈到了这项工程的意义和作用,强调了就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搞这项工程也是必要的。同时也谈到了“风险”,可能要花点冤枉钱的问题,并报告了所需经费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03,(1):19-19
本刊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02年12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研讨交流会。会议总结了2002年全年科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推进工作进展情况,并对2003年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推进工作做出了初步部署。会议强调,2003年科工集团的企业文化推进工作要比2002年更坚决、更规范、更有力,在统一认识、规范实施的总体目标下,要同时推进企业形象与企业理念,严格检查和考核,从而达到集团公司名称、标识、旗帜在各单位重点形象部位应用规范、标准统一,并使集团核心理念目力所见、深入人心。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
天力 《中国航天》1996,(7):20-22,24
美国航天飞机15年天力自1981年4月12日到14日首次太空飞行至今,美国航天飞机已度过了15年的飞行生涯。在这15年里,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先后共升空76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挑战者号惨剧,并且至...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四十年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济研究中心谭邦治40年,在宇宙演变和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暂的40年中,中国的运载火箭同整个的中国航天、世界航天一样,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就是辉煌的。我们已经研制成功了多种运载火...  相似文献   

1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6):83-83
2008年9月24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沃尔科夫和奥列格·科诺年科收获了1个月前种下的日本生菜。1个月前宇航员曾在空间站收获了大麦,这次收获的部分生菜将和上次收获的大麦一样,被冷冻起来,然后在今年年底交由航天飞机带回地球,供俄罗斯、美国和日本专家研究。培育蔬菜的“太空温室”除了保证宇航员能吃到新鲜蔬菜,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9日,是民航西南空管局成立十周年纪念日。这十年,西南空管局在民航大发展机遇的激励下,经过全体干部职工艰苦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飞行流量高速增长、空域结构不尽合理、高原机场较多、气候环境条件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地取得了创业起步、规范运行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的历史性成绩与全面进步,值得庆贺。 十年来,民航西南空管局在致力于理清工作思路、寻求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与提升,通过脱产培养、在岗培训、自学和组织课题研究、技术攻关,使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批数量可观的业务技术人才成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中坚,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较快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了地区航空市场发展的需要。截至2005年11月,全区共攻克、解决技术难题60余个,发表有较高价值的各类论文190余篇,安全保障飞行2582466架次,为我国民航空管事业的建设与进步,为西南地区航空事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十年来,民航西南空管局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断学习、思考和总结,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本期专刊选取了该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近两年来的业务论文和工作心得体会,以供大家探讨和交流。专刊体现了该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局十年的建设成就。展望未来十年,是中国民航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在实现民航强国伟大目标的征程中,民航西南空管局将会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有更大的作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中国航天》1999,(10):24-26
改革开放20年来,航天三院人团结奋进,负重拼搏,在拓展飞航导弹事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创造出了一组组令人信服的数字。创建于1961年的航天三院,是我国研究、设计、试制和批生产飞航式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建院37年来,经历了创业、起步发展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先后研制成功了多个系列、10余种性能良好的飞航导弹,不仅结束了我国有海无防、有舰无弹的历史,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院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也是我院成就最大、业绩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从1978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09,(2):13-17,42
尽管2008年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最为动荡的一年,航天产业还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经受住了经济危机的洗礼,达到了新的技术、科学和商业水平。回首这一年,映入眼帘的是各国政府、各大企业所取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以及他们继续利用和探索太空的雄心勃勃的计划。《2009年航天报告》是全球航天活动的权威性指南,详细地记录了这些成功的航天大事,不仅体现了各国渴望进入太空的毅力和决心,也体现了企业和民众渴望参与探索、拓展这一最高边疆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认可促进了机构的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2月,我所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2004年10月,我所又通过了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认可,2005年12月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复评审。通过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使我所的校准、检测和检定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大大提高了我们实验室自身的管理水平、业务素质和在社会上的公正性与知名度.使我们出具校准、检测和检定证书更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卫星应用》2004,12(2):23-28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NASA发表了重要演讲,宣布了美国重返月球、进军火星的宏伟蓝图,引起全世界航天国家和组织广泛关注。2004年3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科技委召开了“布什新航天计划与欧美航天政策”研讨会,孙家栋、梁思礼、杨嘉墀、王希季、童铠、叶培建和吴宏鑫等两院院士以及其他空间技术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五院科技委主任徐福祥主持。根据录音整理了各位院士和专家的讲话摘要,予以刊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2,21(1):30-30
据《中国航天报》报道,2011年12月22日,中国长征-4B火箭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资源一号02C卫星,为我国2011年航天发射画上了圆满句号。资源一号02C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一颗填补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卫星质量约2100kg,设计寿命为3年,装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  相似文献   

18.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3):98-98
2007年5月初,NASA公布了飞往冥王星的新视野号探测器(New Horizon)在途中拍摄的木星及其卫星的照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现了木星的大气、木星环、卫星和磁层。通过与1999年所拍摄的木卫一照片的对比,发现木卫一的地表已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宜礼  蔡伟 《卫星应用》2003,11(4):22-26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运行4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应用部门的重视下,在农业、林业、地质、水利和国土资源的调查中,在灾害监测和环境调查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各级政府制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适应新形势,准确定位,为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优质的预报服务。在天气比往年复杂的情况下,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4.7%,超过了2004年全年安全工作指标75%和“空管安全管理年”活动的目标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