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62-62
据报道:美国军用战术星-4新型联合战术通信卫星已于2011年3月1日运抵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发射场,计划在5或6月发射。战术星-4卫星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投资,与传统系统相比,其体积更小,成本更低,发射速度更快。战术星-4卫星设计用于增强传统卫星通信,能提供特高频信道10个,  相似文献   

2.
美国空军2006年12月16日发射了战术卫星-2(TacSat-2),作为卫星快速生产、发射、运行的先驱。  相似文献   

3.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4):37-37
据报道:在2011年6月29日成功发射了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1(ORS-1)卫星后,美国军方计划于10月发射战术星(Tac—Sat)-4卫星。TacSat是ORS计划的主要技术验证项目。迄今已发射了TacSat-2,TacSat-3两颗卫星。  相似文献   

4.
航天短讯     
靳力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07,16(1):87-88
美空军成功发射战术卫星-2美国空军2006年12月16日发射了战术卫星-2(TacSat-2),作为卫星快速生产、发射、运行的先驱。美空军研究实验室负责管理战术卫星-2,该卫星已经研发成一种响应型太空演示器,在24个月内发射就绪,而类似的军事航天器从设计到发射,需要10年或更久时间。这种  相似文献   

5.
肖择 《上海航天》2011,28(5):49-49
据报道:美国海军战术星-4试验通信卫星的伞状天线已在该星发射后支撑展开,并于发射后1周开始中继声音信息。战术星-4卫星于2011年9月27日由米诺陶-4火箭从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发射场发射升空,3 d后展开直径约3.66 m的天线。战术星-4卫星也被称为战术微卫星创新性海军样机(INP)  相似文献   

6.
“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旨在发展为战场指挥官直接提供战场信息支援能力的空间系统。美军已相继发射“战术星”-2和“战术星”-3进行ORS能力的演示验证,目前正计划在2010年底使用“米诺陶”-1火箭发射ORS-1卫星。ORS-1卫星是ORS计划的首颗工作型卫星,将应用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地区直接为美国中央司令部提供战场图像。  相似文献   

7.
《航天电子对抗》2010,(1):52-52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已经完成了“战术星”-4卫星COMMx有效载荷的所有环境与性能测试。该卫星原计划2009年秋发射,但由于发射卫星的“米诺陶”-4火箭出现技术问题以及国防部任务优先权的变更,发射时间推迟至2010年8月。  相似文献   

8.
崔志 《中国航天》2005,(6):28-30
“战术卫星”(TacSat)1是美国防部正在实施的“实战响应空间实验(ORSE)”创新计划的首次实验。该实验计划从概念到技术,从计划管理到实战应用,处处都充满着创新精神。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在危机或战争前夕,按战场指挥官的实战需求,在几周或几个月内,快速组装、发射一颗能够直接向战场用户传送侦察图像的卫星,使空间资产成为美军联合特遣部队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充分利用高度自主的微小卫星平台、模块化的有效载荷、共同的接口界面以及通过国防部保密的TCP/IP路由网直接向卫星发送指令和分发卫星图像等创新概念与技术,构建快速响应的航天科研生产管理机制与发射模式,获得战术应用的实战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战术小卫星是为了战术应用而建立的,目的是探求一种能快速提供聚焦于战役战术任务的空间能力。将战术小卫星的指挥权下放至战区后,可使战场指挥官实时掌握战场信息,并将天基力量协同陆基、海基,空基力量,实现联合作战。简要介绍美军战术小卫星的在轨现状及发展构想,重点分析了战术小卫星指挥权下放至战区后对未来作战样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菲  靳颖  韩燕侠 《航天》2012,(2):25-25
2011年,美俄欧日等航天大国在国家经济不太景气,财政紧缩的困难条件下仍在继续发展军事航天系统,一批先进的侦察、预警、导航、通信卫星发射入轨,还有一些作战快速响应的战术卫星从试验走向战场应用,为军事作战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支援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预警卫星对导弹预警模型的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研究,建立了预警卫星系统对战术弹道导弹(TBM)弹道进行预警的一种数学模型,其中包括预警卫星系统信息库的信息模型、用预警卫星探测信息确定TBM坐标的模型、确定TBM发射时刻及发射点坐标的模型、确定关机点及对应的关机点弹道参数模型、计算预警弹道及落点的模型等,同时还对信息库中信息模型的精度、计算发射点价值及发射时刻模型的精度、计算关机点时刻及参数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王宏伟 《中国航天》1998,(7):38-39,44
孕育中的海上卫星发射计划王宏伟一、计划的由来早在80年代后期,前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就曾设想建设海上卫星发射场,但到1995年海上卫星发射计划(即海射计划)才被正式提出。这一计划由多国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实施。主要投资者是美国的波音公司,它在该项目中占有4...  相似文献   

13.
《航天》2009,(1):38-38
美军认为,从空间对抗角度来说,一旦卫星遭到敌方的破坏,发射快速响应小卫星来进行应急补充是一种重要途径。2003年,美国国防部转型办公室提出“战术星”的概念——卫星的使用范围由军师级扩展到战区各级指挥员,并能应急发射、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4.
, 《航天器工程》2012,21(6):59-59
据Spacenews网消息,2012年10月4日美国空军用德尔它-4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空军基地成功发射GPS2F-3导航卫星,卫星由波音公司制造,设计寿命12年。美军计划一共要发射12颗GPS-2F系列卫星,它们采用了改进的原子钟技术和更安全且抗干扰的军用信号。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07,16(2):40-40
2007年2月24日,日本的情报收集雷达卫星-2用H-2A火箭发射升空。它将和已在轨的3颗间谍卫星组成体系,对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每天一次的拍照。雷达卫星运行在高400~600km的低轨道上,可自动发射电波,根据地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合成黑自图像,分辨率南北方向为1m,东西方向为3m。一同升空的还有一颗光学试验卫星,后者主要是为了验证日本正在开发的新一代光学卫星的性能。据悉,新一代光学卫星的地面分辨率将提高到0.4~0.6m,预计2009年发射,而新一代雷达卫星计划2011年升空。  相似文献   

16.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17.
《航天电子对抗》2008,(3):39-39
据美国军事网2008年4月28日报道,美国陆军计划发射一个卫星星座,其中8颗小型通信卫星将于9个月内发射升空。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陆军首次提出发射卫星星座的计划。首批升空的8颗小型卫星将由“半人马座”(Minotaur)火箭或“猎鹰”(Falcon)运载火箭发射。卫星星座形成以后,将在全球少数美军军用卫星无法稳定覆盖的地域——如非洲,为旅以下陆军作战单元提供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21(3):106-106
据美国SatNews网站2012年5月4日消息,当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时42分,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第二颗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该卫星的质量6154kg,定位于60-70°E之间,可向中东地区的美国及盟国部队提供安全通信。有关人员计划在100天左右,进行三次大幅提升机动轨道,并利用电推进器将该卫星送人赤道上空36000km轨道。该星座一共要发射6颗卫星,其中4颗位于地球静止轨道,每颗卫星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特性,向美国位于全球任何地区的陆、海、空军提供秘密并持久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1997,(9):10-11
日本用于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卫星先进对3也观测卫星(ADEOS)工于今年6月30日突然停止转发数据,使这项耗资10亿美元的计划就此夭折。该卫星在当天做最后几圈运行时,其29米长的太阳帆板失去了全部发电能力,卫星只依靠自身的蓄电池组继续工作了约3~4个小时。目前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2,21(3):60-60
据美国空军网站2012年5月1日消息,美国空军和ATK公司宣布终止战术卫星-3(TacSat-3)任务。该卫星2009年5月发射,在2010年成功进入运行状态,现已脱离轨道,在地球大气层燃尽。TacSat-3的实际运行时间不仅超出了设计寿命周期20个月,还超出了预计任务要求和目标。2012年2月,该卫星停止运行并转交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接管。此后,ATK公司为空军研究实验室升级了飞行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