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因组这部伟大的"人之书"里,有一部分是最灰暗的关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描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词汇——基因,由科学共同体走进公众视野,越发变得热门起来了。基因离老百姓已不再遥远,中国目前已经设立了"基因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科。专家们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确定疾病"内因",直接为普通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他的名著取了一个有出乎意料的不幸后果的名字“自私的基因”,许多读者真的把基因当成了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东西,甚至为此感到“绝望”。其实道金斯不过是用这个比喻说法表示一个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做出的推论:只有那些善于复制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才会保留下来,而“利他的”基因会很快被淘汰。但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许多利他的本能行为,其后果是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险甚至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因”与“纳米”这两个词.不但是报章杂志最热门的科学报道题材,同时也是政府投资最巨的两个项目。有朋友将两者戏称为“蛋炒饭”,虽然此“基”非彼“鸡”,此“米”非彼“米”。但也颇为传神。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4月30日,理查德·道金斯公开表明了自己无神论者的身份。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活着的无神论者,也是全世界最具争议的进化生物学家。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把他作为科学还原论的一个英俊、易怒的人性代表,推到了聚光灯下。这本书认为自然选择仅仅通过基因——而不是通过物种或者个体——发挥它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2):30-33
神舟六号飞船的飞行作为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虽然与“神五”的飞行相比少了些“惊喜”的味道.但在科学上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突破意义——“一人变两人。一舱变两舱,一天变多天”.两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行了为期5天的生活照料和科学实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我们从我们的动物祖先身上继承了发动战争的倾向……战争以及其他所有的暴力行为都是在基因水平上被设定好,并且烙印在人类天性之中的……人类有一个‘暴力的大脑’……这些说法从科学上来讲都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基因机器     
道金斯 《飞碟探索》2010,(12):31-31
生存机器最初是作为基因的贮藏器而存在的。它们的作用是消极的——仅仅是作为保护壁使基因得以抵御其敌手所发动的化学战以及意外的分子攻击。在古代,原始汤里大量存在的有机分子是它们赖以为生的“食料”。这些有机食物千百年来在阳光的有力影响下孳生繁殖,但随着这些食物的告罄,生存机器一度逍遥自在的生活也结束了。  相似文献   

8.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是通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书而了解到现代进化论的一些知识。这本书所持观点在学术界属于“基因选择主义”,即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单位。这个学派是威廉斯和梅纳德·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由于道金斯的普及才广为人知,并被称为“自私的基因”理论。尽管道金斯在书中一再说明“自私”的说法只是比喻,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能解开生命之谜吗?殷学仁蛋白质所演示的大部分化学“诀窍”就如我们所知是使生命得以延续——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例外,蛋白质没有复制自己的蓝图,那个重要信息储存在基因中。现在美国化学家们已经制造出了不需要帮助就能复制自己的蛋白质,他们的实验结果证明...  相似文献   

11.
神秘太空.广袤天宇.让人无眼神往,“神六”上天.举国欢庆,全国人民无不为之深感自豪。为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少年探索外部空间奥秘的愿望.体验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和立志航天的抱负.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全国青少年技能培训管理中心经充分协商和准备.决定由《世界航空航天博览》杂志社牵头联合多家单位举办“2006年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冬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杨鹏 《飞碟探索》2005,(6):41-43
“嘎吱——” 刺耳的刹车声在我耳边晌起,我猛回头,惊恐地看见一辆大卡车像科幻片里的大怪兽似的轰隆隆地向我驰来,我已经在劫难逃了……然而,就在我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我腕上的手表突然进射出一道耀眼的白光,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变得出奇的静,我举门四望,天哪,时间为我停止了:街道上所有的汽车,包括那辆就要撞上我的大卡车,全都停住了;街卜的人们无不像蜡像一般,保留着那一瞬间的姿势和表情;甚至,连街心花园那个浇花工人水管里喷出的自来水,也凝滞住了,我可以看见那停留在半空中的水珠反射出的晶莹剔透的光;还有,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也都不动了,翅膀张开着,但却不落到地上……  相似文献   

13.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0):F0002
8月29日16时4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是中国航天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成功发射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此之前,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27天后,于当日7点38分,安全着陆于四川中部某区域,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返回式系列卫星“同喜”现象——同一天,同一支卫星发射队,同一系列卫星实现成功发射和回收。  相似文献   

14.
陈丹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6,(10):36-43
这是作者在第26届IAU大会前夕所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对引发此次行星定义案的导火线——“齐娜”发现的来龙去脉、历史追溯——冥王星与柯伊伯带的发现、行星概念跟不上科技发展、激辩“行星定义”等做了科学解说和图片诠释,是您了解这次IAU行星定义案背景的极好资料。  相似文献   

15.
英国苏格兰洛士连研究院的科学家成功“克隆”了小羊“多利”(Doly)后,又再次用无性繁殖“克隆”了“摩利”(Moly)和“宝利”(Poly)两只小羊。这次,他们是利用人类的基因来“克隆”这两只小羊,目的是令它们的奶含有一种血凝结蛋白质,可以抽取出来,...  相似文献   

16.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17.
寻水是人类发展月球探测项目以来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自2009年11月NASA实施“撞月”后,2009年12月13日,NASA负责“撞月”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安东尼·科拉普雷特宣布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真真切切,我们发现了水,不是一点儿,而是相当多。”——探测器在月球上击起1.6千米高的尘埃,其中含有约113.6升的水——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可能在月球上建立宇航基地。  相似文献   

18.
许斌 《太空探索》2005,(5):F002
在璀璨的星空里,两颗遨游在太空的小行星拥有了带“中国血统”的名字——“神舟星”和“杨利伟星”,它们已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命名。  相似文献   

19.
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纳米”——这一长度单位又开始充斥报刊,股市上甚至出现很多纳米概念股,其实,在军事上,经纳米技术早就是热点。  相似文献   

20.
细胞都包含有一个塞满了DNA,并且被一层膜包裹着的、与细胞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指挥中心”——细胞核。环绕着细胞核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舱室”。它们就像特小号的人体器官,执行某些特定的任务,如储存分子或者制造蛋白质。在这些小小的器官中,有一些是线粒体——那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发电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