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薛熊  王惠芳 《宇航计测技术》1994,13(2):35-38,41
叙述了用新型材料─—螺旋管状二硅化钼代替价格昂贵的铂铑丝作为发热体,制成了一台新型高温检定炉。介绍了高温炉的结构特点、配套仪表及试验过程。该高温炉满足了检定规程对高温热电偶和钨铼热电偶检定用炉的要求,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电偶、热电阻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硬件组成、软件实现,并简要叙述了其自动检定的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电偶测量的是偶丝两端———测量端 (亦称工作端 )和冷端 (亦称参考端 )的温度差 ,因此必须知道热电偶冷端的温度 ,才能最终测量出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热电偶的冷端在生产实际中大都采用冷端补偿法来解决 ,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温度指示仪表大都带有冷端补偿系统 ,国家检定规程将测量热电势的误差与冷端补偿误差合并检定 ,这样的方法 ,必须在标准装置中 ,配备补偿导线 ,从而将大幅降低标准装置的准确度。这对准确度不高、功能单一的仪表来说 ,完全适用 ,但对目前新颖的高准确度、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 (主要是一些先进的进口仪表 )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更准确对这些仪表进行计量检测 ,我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消除补偿导线引起的误差 ,从而可以对高准确度的热电偶测温仪表进行计量。我们也可以对冷端补偿进行单独的计量 ,这样通过分别对直流电压测量准确度和冷端补偿的准确度的计量 ,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定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前言电子电位差计测温仪表应用范围广,产量大,多年来生产的旧分度号仪表遍及全国各地。1986年国家要求1987年停止旧型号的热电偶、热电阻和相关温度仪表的生产,并要求在用的旧型号温度显示仪表在1986~1987年完成改装工作,贯彻 IEC 标准。为此,我们对电子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等六个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会议(即“1989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会议”)于1989年8月13日至17日在烟台举行。这是我国在温度测量与控制领域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60人,发表的论文140篇,出版了《1989温度测量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内容为:一、专论;二、温标复现及定点;三、分度、测试方法及装置;四、电阳测温;五、热电偶;六、热电偶、热电阻保护套管;七、水银温度计;八、辐射测温技术及仪表;九、气流及火焰温度测量;十、特定对象的温度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热工智能检定系统,以IBM—PC微机为主控,高准确度数字电压表为测量手段,能够对工业热电偶进行全自动检定,能够对二次温度仪表进行半自动检定,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打印输出符合检定规程的报表。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工业热电阻的自动检定,提高检定工作效率及量值传递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工业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根据热电阻检定工作原理和实现自动检定的思想,论述了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和检定系统操作步骤。系统采用测温电桥与低电势扫描开关配合,在工业三线铂电阻的检定中,可以实现二线接法和三线接法的自动转换。系统操作软件以VB作为开发平台,实现自动控温、采集数据和输出word报表等。实际使用表明,系统设计结构合理,软件操作方便,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检定热电偶时,《检定规程》(JJG—73)中规定,当采用双极法检定热电偶时,要求读数一周炉温变化不超过1℃。如果一炉检定五支热电偶,读数一周的顺序如下:标准→被检1→被检2→被检3→被检4→被检5→被检5→被检4→被检3→被检2→被检1→标准。目前大多数工厂的热电偶检定炉仍然是采用手调动作使炉温“恒定”,在检定点温度附近进行测量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我国标准热电偶检定规程中两项不足,提出 S 型标准热电偶在1300℃时的修正值应为-0.036mV,S 型标准热电偶铂极纯度计算式应改为W100℃=Ws(100℃)-0.3×10~(-4)ep。鉴于我国在中温区还没有标准级热电偶,作者建议开发 Ag-Pd 热电偶,并给出 Ag-Pd 热电偶热电动势-温度值。作者强调使用量达1千万支的快速消耗式热电偶的检定,并提出各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评定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几次重大的国际温度讨论会论文集和 CCT 公布的文件,对测温领域中的热力学温度测量、固定点、电阻测温法、热电偶、辐射测温法以及检定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发展概况作一简要介绍,并对国际温标的现状与未来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两线制通用温度变送器,能够处理热电阻、所有类型热电偶以及电阻、电压输入信号。实现了温度信号的线性化处理、冷端补偿、以及在线标定,信号转换准确度优于0.1%。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源、输入、输出三端隔离,解决了因传感器绝缘下降导致的电流串扰问题,同时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变送器实现了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具备远程数字通讯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光纤陀螺(FOG,Fiber-Optic Gyroscope)受外界环境变化温度影响导致产生Shupe误差,采用热电类比法对不同结构形式的光纤环(FOR,Fiber Optical Ring)模块进行热分析,比较对应的电路模型,提出并联的热容和串联的电阻是影响FOG温度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有限元热仿真定性分析了并联的热容和串联的电阻对FOG温度的影响,验证了电路模型的正确性;在与热仿真相同条件下,通过温箱实验,将FOR温度变化与FOG输出性能建立关联.结果表明,通过加大FOR模块连接处的串联热阻和并联热容,可有效降低FOR的瞬时温差,尤其是较大的热容能有效减小FOR温变速率,从而减小Shupe误差,改善FOG的温度性能.   相似文献   

13.
深低温环路热管是一种高效的深低温两相传热器件,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等空间项目的低温热控系统。为有效减小热管与热负荷间的接触热阻及热管的背向漏热,采用氧化锆作为毛细芯材料,研发了氮工质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重点研究了热管的自启动特性、传热性能以及在间歇性热负荷下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在无辅助情况下,液氮温区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自启动性能良好,可依靠工质扩散从室温迅速降温至液氮温区。环路热管能够在70~100 K温区稳定运行,热阻随运行温度和热负荷的上升而减小,最大传热功率为15 W,最小热阻为0.8 K/W。在蒸发器间歇性加热的情况下,环路热管可以保持温度稳定,热响应迅速,无需二次降温。液氮温区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有效满足了空间低温光学系统的热控制系统的热传输需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工业铂、铜热电阻电阻-温度特性,以工业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例,给出了一种提高热电阻测温准确度的方法。通过对工业铂电阻进行多点测试,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测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新的电阻-温度转换公式和分度表。通过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测温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型抗荷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热防护性能,在分析抗荷服传热传质特点的基础上对该服装的不同节段分别建立不同的服装传热模型,再将人体热调节模型和服装模型结合起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着装的动态仿真,得到人体各节段皮肤温度、人体平均温度、核心温度以及出汗量等,计算出飞行员综合热应激指数,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分析服装热阻及透湿指数对人体热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战术级光纤陀螺(FOG, Fiber-Optic Gyro)惯性测量组合(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环境温度与其测量精度的关系.为抑制外界温度对IMU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实用的IMU温度控制方法,即根据IMU的热分析与仿真,优化温度控制方案和控制算法,并依此方法为IMU设计了基于模糊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算法的数字式温控系统,研究了有温控和无温控对陀螺和加速度计测量精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对IMU进行精密温控,改善了惯性器件的热环境,有助于提高IMU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卫星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低温测量的难点和特点,提出了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热真空中对卫星天线面板的高低温变形进行测量。成功地利用2台经过保护的专业像机组成双相机摄影测量系统,完成了天线热真空变形测量,解决了传统的测量手段无法在真空中进行测量的难题,型面变形测量精度达到0.1mm,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临近空间环境下封闭方腔内耦合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临近空间浮空器载荷舱为应用背景,对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含热源的三维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表面辐射和导热的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对流换热、长波辐射、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临近空间热环境模型。通过Fluent软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引入外部非定常的辐射-对流耦合热边界条件,对腔内换热特性的昼夜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腔壁厚度、发射率和导热系数对其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腔内平均温度昼夜变化很小,约为12.9 K,但温度场分布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腔内对流换热较弱,同一时刻最大温差约为71.3 K;腔壁热阻和发射率增加会削弱自然对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19.
固体界面间接触热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M—T接触导热分形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各接触点的收缩热阻,对M—T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分形参数、界面温度及材料物性等因素与接触热导的关系,并结合实验数据对修正型M—T接触导热模型、经典Mikie模型和Yovanovich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