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轴类、壳体类精密零件两端内孔(或孔与轴)之间,同轴度要求高,不能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完成,达不到精度要求。调头分两次装夹加工,存在装夹定位误差,保证不了精度要求。用增加径向辅助定位面,使轴向和径向定位误差得到补偿,较好地达到了同轴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在平面磨床上加工非磁性材料工件的装夹设备。这种设备利用了真空原理,使非磁性材料工件在平面磨床上的装夹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发射梁本体属于铝合金(LF6)焊接件,结构复杂、尺寸大、易变形。经采用了合理的时效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有效的控制了变形,提高了产品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朱伟 《火箭推进》2005,31(4):54-57
叙述了把气动装夹应用于试验工装,组成自动、半自动的工装夹具,从而给试验工作带来定位准确、快速装夹、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文中列举分析了一些利用气动装夹的试验范例,通过对原有夹具及改进后夹具的图解对比分析,进一步阐述气动装夹的利用价值及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球头座零件加工中,采用自制快速定心自动夹紧夹具,解决了加工难度大,无法测量的问题。介绍了夹具制作方法及装夹、加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精密加工中的装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科研生产实际提出装夹方式、夹紧力、夹紧部位三要素的基本观点,总结了精密加工中装夹技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述氢氧涡轮泵高精度齿轮箱上、下盖在研制过程中的主要加工技术关键和采取的主要工艺措施。由于齿轮箱上、下盖工作环境恶劣,设计结构复杂,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高,在二级精度的常规设备上加工困难很大。经合理安排工艺过程,采用了冷锻和工序间时效工艺,选择可靠的装夹表面,充分利用了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一致和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基本工艺原则,并克服了车削时的动态误差,达到了设计图样和技术条件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飞航导弹贮运发射箱中的重要部件发射梁出现的变形和超差,对铝合金焊接件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找出了比较经济实用的焊后处理方法,特别是振动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尺寸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大型薄壁密封舱的焊后组合加工工艺方法,对大型薄壁密封舱的装夹、大型密封面的加工、大尺寸密封槽的加工、舱体对接密封孔的加工等工艺难点,给了了具有先进的、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了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大尺寸、薄壁壳形框接头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点,介绍了加工零件所采用的工艺流程、装夹方法和控制变形的措施。同时,还介绍了数控编程过程中所采用的CAD/CAM一体化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控机床加工内圆柱内的螺旋键,为了达到图纸要求的高精度、选择适宜的装夹方式和工艺措施,同时对刀具加工轨迹和加工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并针对本机床调整了一些切削参数,从而能够加工出正确的螺旋键面。  相似文献   

12.
对QSn6.5-0.1锡青铜与40CrNiMoA钢焊接件进行真空淬火与回火的研究,得出此种双金属真空淬火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真空淬火850*10℃,保温1h,真空回火500~540℃,保温2h。真空淬火比普通淬火的结合强度提高66%,且零件表面光洁无氧化,变形量最小。  相似文献   

13.
可加工陶瓷的加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加工陶瓷在机械加工中具有一定难度。通过在加工方法上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采用合理的装夹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及合理的刀具角度,根据粗、精加工需要而选择切削参数,冷却方法采用水冷,可加工陶瓷产品的合格率由40%提高到98%。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进工装,用波纹套径向涨紧代替穿芯轴轴向压紧,使两次装夹变为一次装夹,进行了工艺可行性分析和波纹套参数确定。实践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数控加工软件的内容和形成过程。提出零件代码和装夹代码,直接建立计算机管理目录的方法,解决数控加工软件在管理中的问题。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薄壁盲孔电火花加工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日本Sodic电火花机床的数控功能,对加工难度很大的薄壁盲孔进行工艺探索,选用精密电火花加工方法,通过粗加工、中加工、精加工以及利用PIKA电源进行精微加工,使这种工艺成为行之有效。另外,对电极的装夹与修整比较得力,消除了电极的偏心影响,提高了加工尺寸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了TC4细长轴的加工难度。从装夹方法,刀具参数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克服了工件的弯曲变形、振动以及"让刀"等现象,通过五项措施,改善了加工手段,使"超细长轴"车削加工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介机匣的结构特点和工艺难点,重点对薄壁焊接件的装配焊接、变形控制进行了论述。通过工艺试验摸索出一套适合结构复杂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薄壁件加工变形难题,生产出了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9.
将繁琐的常规加工方法简化为一道加工工序,用CAD/CAM计算机辅助技术建模、通过数控机床旋转轴功能实现一次定位加工多个形状要素,并利用3R柔性夹具实现零件的可靠定位与准确装夹。该加工方法克服了常规加工中须多次装夹定位,零件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下等弱点,达到质量与效率双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以钛合金为材料的某型号圆盘类结构件的结构和加工特点、主要表面加工措施等,通过采用合理的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选择合理的切削工艺参数和刀具参数,安排合适的热处理,解决了高精度薄壁圆盘类结构件的加工难题,为圆盘类钛合金结构件的加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