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第1次进入太空50周年纪念日。50年载人航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说到载人航天,当然离不开美国和苏联,不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载人航天便不太景气;  相似文献   

2.
智浩 《太空探索》2011,(4):44-47
与苏联走的航天道路不同,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全力研制航天飞机这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认为它能取代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2011年4月12日,不仅是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  相似文献   

3.
1961年 4月 12日,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在太空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 108分钟后返回地球,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太空飞行,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历史竟是如此的巧合-- 1981年 4月 12日,就在加加林上天 20周年之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航成功,它意味着载人航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以美国第一艘绕地球一周的军舰和首次登月的"阿波罗"飞船指挥舱的名字来命名的。航天飞机长 56米,高 23.3米,起飞质量 2040吨,起飞推力 2800吨,最大有效载荷 29 5吨。它由轨道器、外…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美国曝光了两款新型商业载人飞船和其首飞的乘组,自2011年航天飞机黯然退役后,这场长达7年的美国载人航天"旷日持久战"终于迎来了新转机。1986年和2003年,"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相继出事,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再加之当时航天飞机逐步老化,运营成本不断飙升,早已背离早期低成本重复使用航天器的理念。因此,航天飞机于2011年正式退役,美国暂时丧失了载人航天能力。  相似文献   

5.
安慧 《太空探索》2011,(5):36-39
在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时候,回顾美国载人航天近30年的历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载人航天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为载人航天发展的曲折和艰辛而感叹!  相似文献   

6.
晓帆 《国际太空》2010,(2):15-18
50多年来,美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众多成就,航天技术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其载人航天计划的演变并没有遵循稳定的发展路线。美国载人航天计划主要经历了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项目和"太空探索新构想"。目前,奥巴马政府又计划出台新的载人航天政策,可见,演变过程与总统制的决策制度以及美国保持航天技术领先的政治目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士元 《国际太空》2011,(4):11-18
2011年4月是值得纪念的月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50周年、第一座空间站发射40周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发射30周年;2011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决议,将4月12日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此外,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飞船并进行在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8.
自2011年航天飞机机队退役以来,美国本土暂时失去载人航天的发射平台,在短短六、七年内,美国航宇局通过商业乘员计划将恢复载人航天发射的能力。美国在2017年后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大大增强:除了两款私人宇宙飞船外,现在即将增加"追梦者"迷你航天飞机,可以满足国际空间站2024年之前的货运和人员转换任务。除此之外,美国航宇局还研制具备一定深空飞行能力的"猎户座"飞船,未来将执行小行星和火星任务。商业乘员计划不仅是一项载人航天计划,同时也是私人航天公司进入轨道的渠道。事实证明,这些私人宇宙飞船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并不比传统的载人飞船差,比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已经多次完成对国际空间站的货运补给,证明其在安全性能上是可行的,目前,美国有多种空间运输系统正在进行测试,其中包括运载火箭、航天器以及地面操作系统等。在面向未来的深空探测技术方面,美国也注重公私结合,大大激发了私营企业的创新热情。本期特编辑"美国航天的追梦空间"专辑,介绍美国航天最近几项变革和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7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执行了航天飞机计划中的最后一次飞行。自此之后,美国的国土上已经整整7年没有起飞过载人航天器。美国航天员来往国际空间站需要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并以每年水涨船高的价格购买"船票"。在暂时失去载人航天能力的7年多中,美国一直在积极进行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发。8月3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参与商业载人航天任务的第一批航天员名单,其载人航天的新策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美国载人航天的新时代,也是商业航天的新篇章,更是将要镌刻在史册上的全人类共同的荣耀。自航天飞机退役后近9年来,美国航天员第一次乘坐美国载人飞船,由美国火箭从美国本土发射进入太空。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30日15:22(北京时间5月31日03:22),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的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将执行商业载人计划第二次验证任务(Demo-2)即首次载人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是20世纪彪炳史册的重大事件。从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至今还仅有俄罗斯(包括前苏联)、美国拥有载人航天工具。它们先后建造的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截至1998年6月,已把691人次的航天员送上太空遨游,并开展了各种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决策涉及到目前的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和飞往火星等,关系到未来的战略方向,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对美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决策,奥巴马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2009年5月7日宣  相似文献   

13.
正1961年至今,世界载人航天走过了 60年的历程。从加加林首次飞天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从航天飞机巡游太空到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运行,从多国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到载人登月计划的提出,载人航天取得了诸多重要的成就,能力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1发展历程美苏"太空竞赛",苏联取得首轮胜利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航天飞机一空间站(美国的“路线图”),或者载人飞船一空间站一航天飞机(苏联/俄罗斯的“路线图”)。而21世纪的载人航天“路线图”是:载人飞船一月球基地一载人火星探测。载人航天前后两个“路线图”的转折点就是美国总统布什在2004年1月14日宣布的新太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正>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开始执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然而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月球。转眼之间50年过去了,美国宇航局在高调纪念阿波罗登月50周年,但载人航天活动反而局限在近地轨道,美国更是随着航天飞机的退役失去了送人上天的能力,这实在比较难堪。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签署命令指示美国宇航局重返月球。随着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的研制接近尾声,美国把重返月球的时间定在2024年。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美国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50周年,在航天领域,要提美国的"阿波罗",就必须要说苏联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而要说"联盟号",就不能不说苏联航天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航天领域赢在了"起跑线"上的苏联渐渐感觉到了危机:一是屡败屡战的美国逐渐追了上来,二是自己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从1965年上升2号载人飞船升空并返航后,直到1967年都没有再发射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2月5日,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飞船在朝霞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德尔它"4重型火箭携带升空,进行首次不载人试飞。"猎户座"飞船是继航天飞机后的美国新一代载人航天工具扛鼎之作,肩负载人小行星探测和登上火星等深空探测重大使命。在发射现场的美国航宇局局长查尔斯·博尔顿表示:"‘猎户座’飞船是今天的明星。这是火星时代的第一  相似文献   

18.
1 美国航空航天局领导人相关论述及反应 1.1 关于"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是错误的"主要论述 □□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几乎是过去30年中美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全部,然而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人认为都错了.《今日美国报》报道,2005年9月记者采访了NASA局长格里芬,当问到航天飞机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我的看法是这样的,这种设计是极端冒险,公正地说几乎是不可行的途径".当记者问到空间站是否是一个错误时,格里芬说,"如果由我来做决策,我们不会再研制还在研制中、还在轨道上组装中的这种空间站".格里芬局长坦率承认,NASA这两个最大规模的航天项目是两个巨大的错误.他告诉《今日美国报》记者,过去30年几乎所有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美国暂时失去了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能力。并且由于星座计划的终止,美国在载人航天载具的研发和使用上出现了断档。近年来,商业航天模式的兴起给美国的载人航天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航天界新秀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提出的载人型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在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成为"商业载人航天计划"所支持的首批上天任务,承担起未来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间运送航天员的职责。今年3月,载人型龙飞船完成了第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为美国载人航天的复飞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要发展猎户座飞船,以取代现在的航天飞机,作为美国未来的载人航天运输工具,也是美国21世纪新航天计划(即星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