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目前使用的飞机地面空调车供风流量、压力和温度的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通用型空调车的技术指标,并由此设计出采用蒸发循环制冷工作方式的飞机地面空调车.同时给出了通用型空调车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通过试验验证该型空调车可满足我军现役各型战机的地面通风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2.
飞机地面空调车智能化测控仪用于对空调车的压力、流量、温度以及湿度等24路缓变信息进行循检采集与处理,最终送显和对现场进行控制,以保证飞机地面空调车正常工作。整个系统从功能上包括信号变换采集模块、传感器数据拟合变换模块、送显模块、温度控制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文章扼要的叙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并给出了个各模块硬件逻辑框图和相应的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其稳定、安全、高效、经济等优点十分突出。为了实现多点温度数据的精确采集,采用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具有电路简单、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能够通过DBW热电阻变送器对热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得到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并通过A/D转换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同时实现基本的人机对话功能,包括使用按键设定温度报警阀值,通过LED数码直读显示检测点、温度等功能。其温度测量精度可达到1℃。  相似文献   

4.
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器为核心,开发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单片机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并详细介绍实验实训平台硬件设计思路及其功能。该系统主要应用于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技术的教学、实验、实训、综合设计和电子设计竞赛等,利用实训平台增加学生学习单片机技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简述AD590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原理及其特点,介绍AD590在以MCS-51单片机为微处理器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文章着重讨论了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凌阳单片机SPCE061A板为核心作为悬挂运动控制的系统,实现了键盘输入识别、传感器信号采集、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等功能。根据物体在平面任一处两端吊绳的长度唯一确定的原理,通过单片机编程控制电机转动带动吊绳伸长或缩短,实现物体沿任意设定轨迹运动。引导部分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探测板面黑线,信息送入单片机处理后,控制物块沿黑线前进。该系统可以完成到达任意预设坐标,沿自行设定轨迹运动,以板上任意处为圆心画直径为50cm的圆和寻黑线前进任务。  相似文献   

7.
张嘉祥 《飞行试验》1995,11(1):21-24
本文介绍了飞行试验与飞行试验研究所需的时间同步系统的初步设想、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各部分功能,并对该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飞机地面设备中空气循环制冷式空调车的空气散热器设计计算部分的CAD技术。  相似文献   

9.
空调车出口风温的自动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空调车的出口风温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参数。本文建立了空调车的出口风温自动化系统的模型。简述了热惯性较大的温度传感器模型在线辨识和动态补偿方法。根据实际工况,文章对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抽象并简化为典型非线性控制系统。针对系统中使用的电机实际情况,文章又对系统最简模型的相轨迹运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相轨迹图。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来,我军先后进口了一批YП-00型油泵车、AK-0.4-9A和AMIK-24/56-131型空调车等特种设备。为了便于科研人员和使用管理者更深入了解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机理,加速国产化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进程,本文从进口油泵车、空调车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设计思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给我们的工作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飞机在地面和空中提供备用电源并为发动机起动及环控系统提供气源。起动系统作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APU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对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几个典型构型的电气原理和电气接口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通过对各种电气设计的对比,分析得出民用飞机在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电气设计上的发展方向,为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起动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低压电动车开关磁阻电机隔离驱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低压电动车开关磁阻电机(SRM)驱动系统的设计中,优先考虑的问题是系统的体积和成本。通常在MOSFET驱动电路、相电流和母线电压采样电路设计中直接忽略了数字地和功率地的隔离问题,使得整个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在保持传统的非隔离驱动系统中驱动电路和电阻采样电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高速光耦实现PWM控制信号与MOSFET驱动信号的隔离,采用线性光耦实现相电流和母线电压采样信号与控制器AD采样信号之间的隔离。该方式可以在尽量不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数字地和功率地隔离,从而进一步提升低压电动车SRM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大气数据机作为重要的航空电子设备,测量大气数据的精度关系到飞行控制的性能和飞行安全。介绍了大气数据计算机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对大气数据机的各参量和测试信号进行误差分析.采用误差修正的方法消除电压测试信号的误差,有效地提高系统检测精度,为测试大气数据计算机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央空调计费现状弊端的分析,提出了采用两个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检测用户实际使用冷气时间来测量用户消费能源的信息,并通过485总线将信息发送至系统主机,从而实现中央空调消费的合理收费,解决了物业管理部门和用户的长期争端。  相似文献   

15.
模拟量输入通道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自动检测计算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设计了某自动检测计算机内部一种基于余度CAN总线的A/D采集单元.根据总体技术指标要求,从器件选型到系统软硬件设计采用了先进性与实用性兼顾的设计思想.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接口单元工作稳定,性能良好,满足检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各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磊 《航空工程进展》2021,12(2):131-135
发动机空中测试平台中的引气模拟系统是国产大型客机进行适航验证的关键试验系统,由于在实际中无法建立完整的用气系统实物模型,如何准确复现真实引气工况中关键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已成为国产大型客机引气模拟系统设计中的瓶颈。利用孔板限流方法,开发引气系统控制器,设计和研制一套发动机空中测试平台引气模拟系统;利用地面台架试验进行引气模拟系统验证,并与真实飞机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测试发动机的引气模拟系统具有和某大型客机引气系统相同的引气特性,满足大型客机发动机 CCAR33 部取证的引气模拟需求,实现了对发动机引气温度、压力和流量进行调节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辅助动力装置系统进气风门位置控制子系统用于地面和空中控制辅助动力装置进气风门的打开和关闭,通常由控制器,作动机构(电动作动器和连杆机构)组成。辅助动力装置系统进气风门位置控制子系统的设计是辅助动力装置控制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和辅助动力装置进气风门设计、进气风门气动载荷计算分析及辅助动力装置进气道设计同步进行,相互影响。对某型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系统进气风门位置控制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该风门位置控制采用单独的风门控制器,降低了辅助动力装置FADEC(Full Authority Digital Electrical Controller,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器,简称FADEC)软硬件设计复杂度,简化了接口设计;并且设计了一种新型辅助动力装置系统进气风门作动机构,该作动机构安装/拆卸方便,可达性好;具有力矩放大功能,且该机构可调节,能输出不同大小的力矩。该进气风门位置控制子系统经过型号验证,对后续型号研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8.
王浚  余后满 《航空学报》1994,15(6):679-684
 建立数学模型,包括座舱温度数学模型、人体温度数学模型、通风服数学模型及三者联合数学模型。并且分别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以建立的模型为基础,在相同的飞机性能代偿损失条件下,以人体热舒适度作为衡量标准,对飞机涡轮制冷系统、地面空调车和通风服三种调温措施的组合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Aspects of high-power high-voltage power conditioner design and weight estimation relevant to space subsystems are discussed. Weight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ameter with the advent of larger and more sophisticated spacecraft, especially those for high-power communication. A computer program for estimating the weight of a high-power dc-to-dc power conditioner as functions of output power, operating frequency, input voltage range, maximum input voltage, and efficiency, respectively, is described, includ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inductors and transformers. Curves of typical power conditioner weight as functions of the preceding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power conditioner weight program,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