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新闻     
2009年3月31日,欧航局与俄罗斯生物问题研究所宣布“火星-500”计划的105昼夜模拟火星飞行试验正式启动。6名乘员将被封闭在生物医学研究所模拟舱内,模拟火星任务中的所有环节,如飞往火星、围绕火星轨道运行、在火星表面登陆以及返回地球。试验期间,乘员们只能彼此间进行人际交流,如果要和亲人和朋友进行语音交流,则必须通过一个模拟的飞控中心进行,飞控中心和模拟飞行器之间的交流会有20分钟的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2.
杨孝文  徐菁 《航天》2010,(8):46-49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9,(1):46-46
欧空局选定的参加火星飞行任务模拟的4名志愿者去年12月11日在巴黎与媒体见面。作为欧空局载人航天署与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火星”500火星任务模拟项目的一部分,从2009年3月24日起,其中两人将与4名俄罗斯志愿者一起在设在莫斯科的一座隔离设施内生活和工作105天,以为将在2009年晚些时候开始的全面模拟做准备。全面模拟也将由6人参加,但封闭时间将达到执行载人火星探测所需的520天。这4人是从5600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法国3人,德国1人。  相似文献   

4.
令飞 《航天员》2011,(2):34-35
2月23日,"火星500"的志愿者们结束了为期3天的"火星之旅",着陆舱从"火星表面"起飞。2月24日,着陆舱与主舱段对接,并开始为期3天的检疫隔离。2月27日,隔离期结束,两舱对接舱门打开,6名志愿者会合。3月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247天的回家之旅。登陆火星的回味在轨道舱停留期间,志愿者们用一款叫"Virtu"的软件(迭戈·乌尔维纳在日记中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的电视游戏")模拟火星情境。其中一个模拟的情节为:在载人飞船降落火星之前,驾驶火星车从基地出发,  相似文献   

5.
图片新闻     
《载人航天信息》2010,(3):F0003-F0004
2010年6月3日莫斯科时间13:49,在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6人乘组进入“飞船”,随着舱门的关闭,“火星-500”模拟实验的帷幕正式拉开。这次实验将模拟火星飞行全过程,250天飞往火星,在火星表面停留30天,240天返回地球。在这近乎2年的封闭隔离期间,  相似文献   

6.
邢琰  常守金  胡海涛  贾永  何俊 《宇航学报》2023,(8):1261-1266
基于火星表面土壤温度的昼夜周期性变化特性,建立了一种面向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热惯量反演模型,可根据表层不同深度的热电偶测温数据计算被测区域的热惯量,实现表面巡视探测过程中的热惯量在线反演。为验证模型正确性,在地面建立了火星表面热特性试验测试系统,通过对比被测模拟火星土壤的热惯量实际值与模型计算值,验证热惯量反演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与试验模拟火星土壤的热惯量数值相比,该模型对热惯量的反演误差小于6%,为在线反演火星表面不同土壤地形的热惯量,辅助识别地形可通过性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在地面模拟火星表面的有风热环境,包括风速、风向、气体温度、气体成分和压力等,完成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有风热环境下的热平衡试验。针对火星表面有风热环境特点,开展低压风速模拟、低压风速测量、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等研究,利用现有的KM3E真空容器,在其内部增加特殊设计的风扇、导流装置、压力控制系统、气体温度控制系统、火星车姿态调整系统等,使KM3E具备火星表面有风热环境模拟条件。该模拟技术成功应用于火星车有风热平衡试验,充分验证了火星车热控系统设计,为火星车热分析模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0,(7):46-46
6名志愿者6月3日进入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一座550立方米的隔离设施,进行“火星”500项目下520天的载人火星飞行全程模拟。6人中包括中国宇航员教员王跃,另有3名俄罗斯人以及意大利和法国各1人,均为男性,年龄27—38岁。同真实火星飞行一样,该机组将按有限的食品定量来生活,同外界的唯一联络手段是电子邮件,且要设置最长40分钟的延迟,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2,(5):10-10
近日,美航宇局空间站计划经理萨弗雷蒂尼表示,航宇局正考虑利用国际空间站来演练载人飞往火星。空间站可作为研究人体对长期微重力反应的试验场,而这将是需耗时数月的载人火星飞行的特征之一。他说,该局正在探讨在国际空间站上模拟飞往火星的可能性,为此航天员们在站上停留的时间将超过通常的6个月,并将经受飞往火星时将遇到的其它条件。  相似文献   

10.
阳光 《航天》2010,(7):7-7
6月3日,来自欧洲、俄罗斯和中国的6名志愿者进入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的一座隔离设施,开始进行“火星”500项目下520天的载人火星飞行全程模拟。隔离设施有550立方米的空间。6人中包括中国航天员教员王跃,另有3名俄罗斯人以及意大利和法国各1人,均为男性,年龄27岁~38岁。同真实火星飞行一样,该机组将按有限的食品定量来生活,同外界的唯一联络手段是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5,(2):45-45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透露,征集6名志愿者进行载人火星飞行模拟试验的工作即将结束。他说,参加模拟的6名志强者均为男性。俄航天部门将与他们签署合同.合同中将注明参试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试验中.如志愿者不愿继续试验,可在任何阶段退出。试验预计于2006年在俄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进行.将持续500天,差不多跟载人火星飞行整个航程的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1,(12):4-4
莫斯科时间11月4日14时,中国志愿者王跃和来自其他国家的5名同伴结束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走出模拟飞船“返回地球”。至此,由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火星表面低压和低温的大气条件意味着传统的热真空试验设备不能满足火星探测任务型号的地面模拟试验需求。为此,设计研制了以CO_2为气体氛围的火星环境模拟系统。采用气氮调温解决了罐体结露的问题,并采用移动压力控制系统保持在试验温度范围内CO_2气体状态和压力稳定。该系统已成功用于多个火星探测器型号部件产品的地面模拟试验,为火星探测任务开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火星飞行器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优选了桨叶翼型、平面形状和扭转角等结构参数,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气动力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了旋翼转速、旋翼间距和桨叶安装角等飞行参数,设计了原理样机"火星飞鸟-I"的结构与控制系统。构建了火星大气环境模拟器和重力补偿与运动约束装置,开展了模拟火星环境下旋翼式飞行器地面飞行试验,验证了共轴双旋翼式火星飞行器的推进性能,展望了旋翼式火星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对我国开展的火星探测工程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欧空局     
《航天员》2007,(1)
俄火星"选秀"结束五名幸运儿入选俄航局近日宣布,为"火星-500"地面模拟计划挑选志愿者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共有来自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五名志愿者被选中参加"火星-500"试验。该项研究活动将在俄科学院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所进行。被选中的五名志愿者将在一个密闭的试验舱室中"与世隔绝"地持续生活超过500天的时间,电子邮件将是他们与外界进行联系的唯一途径。由俄罗斯科学院主导制定的"火星-500"计划最长可能持续700天,将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据专家们介绍,用于模拟火星探测飞船的试验模块将由五个密封的舱室组成,总容积约550立方米,其中一个将用于模拟在火星表面的活动。这项试验的模拟内容包括:由地球飞往火星的250天旅程,三名航天员在火星表面持续活动30天,以及返航所需经过的240天。此前,共有来自22个国家的150人(包括16名女性)提交了希望参加"火星-500"模拟试验的申请。有两个名额被预留给了来自欧空局的试验人员。  相似文献   

16.
陈小春 《航天员》2010,(3):28-32
<正>"火星500"十大实验任务1.研究模拟飞行环境对航天员的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影响;2.充分考虑火星飞行的特点,研究乘组活动的组织、乘组与地面飞行控制中心的协同配合;3.研究长期密闭条件下,居住环境监测与控制的原则、方法和手段;4.设计并模拟登陆火星及火星表面的  相似文献   

17.
耳东 《航天》2011,(2):36-37
截止到2011年1月5日,"火星500"模拟试验已进行了216天,本刊通过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以电子邮件形式采访了这6名志愿者,下面是他们的精彩回信。1."火星500"共有多少项试验?中国参加了哪一些?"火星500"实验项目数量有100项以上,其中包括生理学考察,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考察,生物化学、免疫学和生物学考察,微生物学和卫生保健学考察,技术操作实验等。中国的王跃参加了所有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空间电子技术》2011,(3):61-61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其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包括将来人类真正登陆火星所需要的必要生理保证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修正火星探测器热模型,验证探测器在火星昼夜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需要在地面实现对火星温度变化的模拟。文章提出了通过气氮调温系统进行火星表面瞬态热环境模拟和温度控制的方法,目前已经实现150 Pa和1400 Pa低气压下-105~5℃的气体温度瞬态模拟,试验过程中与目标温度的最大温差不超过10℃,而且多个周期的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火星进入器高超声速气动力/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火星探测任务进入阶段复杂且特殊的气动力/热环境,总结了国际火星探测进入任务的历史沿革、发展动向和关键气动问题,综述了火星进入器地面风洞试验、飞行任务和高超声速气动力/热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国内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复杂气动问题建模和精细化模拟、风洞及相关试验研究、气动设计相关问题等,为我国未来火星进入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