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 0 2年 4月美海军选中NorthropGrumman公司设计和研制DD(X)水面战舰 ,总金额 2 9亿美元。关键性的工程研制项目有 :①类似于SPY 3相控阵雷达的双波段雷达 ,即将X波段多功能雷达和L波段大型搜索雷达 ,这两种相控阵雷达整合在一起设计 ,三面X波段阵列用于导弹跟踪、火控 ,三面L波段阵列用于远距离搜索 ;②全计算机仿真舰船环境系统 ,综合了C4ISR ,指挥决策和整体作战系统 ;③整体设计甲板和孔径 ,上部船舱组成整体 ,包括固态电子设备孔径 (特别是通信、雷达和电子战 ) ;④在舰船周围成组或单个安装先进的垂直…  相似文献   

2.
于蓝  雨丝 《航天》2012,(5):45-45
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的子公司ELTA系统公司获得一系列国外订单,提供三维火控雷达、卫星通信网络系统、AD—STAR雷达系统和战术短程防空雷达。合同总价值为1.06亿美元。一份价值为3900万美元的订单是为陆基地对空防空武器系统提供高,15能三维火控雷达。该火控雷达由ELTA系统公司制造,用于检测、跟踪和识别战斗机和各种导弹等高机动目标,将目标数据传输到SA武器系统,以锁定目标;通过采用有源电子相控阵(AESA)技术,使雷达性能完全满足武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美海军曾计划在建造的第 1 0艘即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CVN77)上使用新一代雷达装置 ,作为舰艇一体化作战系统 (IWS)的一部分 ,该舰计划于 2 0 0 8年起接替“小鹰”号航母 (CV63)服役。按照海军原来的计划 ,CVN77上的IWS要采用SPY 3多功能雷达 (MFR)和相关的立体搜索雷达 (VSR) ,X波段的MFR雷达和L波段的VSR雷达的平面天线 ,要嵌入采用全新设计的CVN77舰桥上层建筑内 ,而不再使用传统的舰载旋转天线。该项技术源于DD 2 1级驱逐舰的研发成果。然而由于DD 2 1项目的搁置 ,这种新雷达的研发工…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增强防空力量马来西亚皇家空军7月中旬与意大利阿莱尼亚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购买价值约7500万美元的两部三维雷达,预定在两年内交付。据称该雷达可能是RAT-318型RAT-31SIC型。它们都是移动式高机动三维防空雷达,但马来西亚空军可能将其作...  相似文献   

5.
殷亚东 《上海航天》1995,(3):58-61,64
针对Du波段带有旁瓣抑制的纳秒级脉冲多普勒引信,对目标一次性穿越天线主瓣的回波仿真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了Ku波段带旁瓣抑制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引信的回波仿真原理,建立了单次性仿真测试设备的基本组成框图。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2月美海军的海上系统司令部与LockheedMartin公司海上电子与监视系统(NE&SS)海面系统分公司签订合同 ,生产一套单阵面样机 ,以验证SPY 1E型有源固态S波段多功能雷达系统 ,该样机的线性阵列测试定于 2 0 0 2年年底进行。该样机的研制由美国导弹防御局提供赞助 ,目的是提高SPY 1E的性能 ,使其能制导使用标准SM 3导弹的拦截装置 ,应用在海基战区弹道导弹防御 (TBMD)和先进的反空战中。最终的SPY 1E为四阵面的S波段多功能雷达 ,它可与一部可旋转的X波段高功率目标鉴别器 (HPD)雷达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无人机载成像雷达的三维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此概念综合了机腹下方接收线阵和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并使用了线性调频(LFM)脉冲波形。该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对感兴趣区域三维成像;避免了所得图像上的阴影区并利于功率分配。本文阐述了在信号处理和实验方面的初步工作。已用仿真结果和采用Ka波段雷达进行的首次地面测量对该理论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7月底 ,美海军决定将在下一代驱逐舰DD(X)上装备S波段多目标搜索雷达 (volume search) ,即该雷达将使用S波段而不是传统的L波段。更高频率的雷达将提高驱逐舰跟踪飞机和导弹的能力 ,并可用来对付岸基炮火或导弹发射。据海军负责研发和获取的助理部长JohnYoung称 :转向使用S波段技术是一项非常谨慎、合理的决定。该决定为的是确保海军投下的每一美元都能对近期和远期的目标起作用。海军借鉴了“宙斯盾”上S波段雷达的成功经验 ,该决定将为海军的雷达发展制定路线图 ,在增强DD(X)驱逐舰探测能力的同时 ,指明海军未来舰艇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俄、美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研制历程和发展背景,重点介绍了PT-23YTTX(即SS-24-2)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简单分析了俄罗斯铁路机动发射系统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脉冲单元平均恒虚警(CA-CFAR)滑窗检测方法,对不同波段高分辨率雷达(VHF和l波段)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目标检测仿真,并分析了雷达绝对带宽与相对带宽对信号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段选择对信号检测影响较小,绝对带宽对信号检测影响较大。检测概率为90%时,带宽25MHz和200MHz的所需输入信噪比相差5dB。在能量一定的情况下,高分辨率雷达的检测性能优于低分辨率雷达。  相似文献   

11.
以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为背景,研究了多目标跟踪问题,针对“当前”统计模型及自适应跟踪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修正自适应滤波算法;并探讨三维混合坐标系下的机动目标的建模与预报;且基于简化联合概率数据互联CJPDA(Cheap Joint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算法,提出一种实用方法直接计算后延概率,比CJPDA方法精度高,并根据“最近邻”JPDA思想,给出一种优化方案,蒙特卡罗仿真表明,本方案能有效跟踪多个机动和非机动目标,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2.
雷达对再入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广义Kalman滤波方法,通过在北天东雷达直角坐标系内建立相应的再入目标状态及雷达观测方程,再入目标的机动特性用一阶高斯马尔科夫过程描述,并增广到状态方程组之中,根据获得的带有测量误差的雷达测量信息对再入机动目标弹道进行估计,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抗干扰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介俄罗斯"道尔-M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技战指标[1]的基础上,阐述其搜索雷达(C波段全相参脉冲多普勒体制三座标雷达[1])以及目标跟踪和导弹制导雷达(Ku波段有限扫描多普勒相控阵雷达[1])采用的抗干扰技术,为提高系统的夜战和对付强有源干扰的能力,提出进一步改进其作战能力的两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美国防部特种技术办公室已为美海军机动近岸水下作战系统(MIUWS)的ESM系统选择了Sensys技术有限公司制造的Roadrunner ESM设备,以用于近岸地区的海面、海岸和水下监视。 原来装备MIUWS的ESM是AN/TSQ-108A雷达和声纳监视中心设备车,它包括SPS-64型雷达和SQR-17A声纳浮标处理设备。根据“沙漠盾牌/风暴”所吸取的教训(当时部署了MIUWS),制定了改进计划,增加了硬件,改善了近岸水下作战能力,要求在对付变化的威胁环境的同时,确保与舰队系统的兼容性和互通性。增加的硬件有:热成像传感器,视觉成像传感器,X波段地面搜索雷达和跟踪系统,改进型SQR-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描述了波段探测器率D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对空间长波红外探测器的波段探测率D△λ与目标辐射源温度T的关系讨论,来说明波段探测率D△λ  相似文献   

16.
响尾蛇NG型面空导弹系统是法国汤姆逊-CSF公司1985年开始研制的,当时称自由导弹系统。它与过去的响尾蛇导弹系统没有多少相同之处。过去的导弹全部由雷达控制,即配备一部E波段多普勒监视雷达和一部Ku波段单脉冲雷达。响尾蛇NG型系统实际上与模块式海响尾蛇非常相近。  相似文献   

17.
彭灏  周滨 《航天控制》2007,25(6):86-89
导弹防御系统的地基X波段雷达和海基X波段雷达是进行目标识别的主要传感器,它们只有在探测到目标以后才能通过记录目标的相关特性,进行目标识别。由于雷达探测的方向不同,探测到的目标散射截面也不同,因此,在导弹突防过程中,可通过调整弹头的飞行姿态,改变雷达探测方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目标散射截面,最终影响雷达识别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8,(2):45-47
印俄开始就“月船”2进行磋商;加“雷达卫星”2在俄发射;美新登月舱定名“牵牛星”;俄发射3颗导航卫星;俄要终止太空旅游业务  相似文献   

19.
轨道机动过程中推力加速度的实时最小方差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行器轨道机动过程中,为跟踪、定位机动目标和干预机动控制过程,需要统计处理离散的雷达观测量实时估计推进发动机的推力,进而确定飞行器的瞬时轨道参数。本文所述算法是该工程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案。文章建立了轨道机动过程中连续变质量运动模型和离散雷达量测模型,推进发动机的质量秒耗量作为表征推力加速度的一个近似常量,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离散的雷达测量数据进行顺序统计处理给出秒耗量的最小方差估计;文章详细地推导了线性化量模型的变分方程和观测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估计推进发动机的质量秒耗量和向机动目标施加的实际推力。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塞列尼亚和SMA公司合作制造RAN-11A/X和RAN-12L/X警戒雷达,其双波段天线采用D波段(1340—1450MHz)收/发机和一台分开的I波段发射机,天线在俯仰和转动上都是稳定的.D波段脉冲多普勒全固态雷达主要用于对空监视.其他特点有:脉冲重复频率高的全相关处理,多极点动目标显示滤波以及采用新数字技术的脉冲压缩,以提供优异的杂波中能见度和恒定虚警率特性.I波段雷达主要用于面监视,也可以作有限的空中监视.这些雷达适于在小型舰只上作主监视系统,也可以用作大型舰只上的主监视系统的后援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