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组的均衡管理要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主动均衡拓扑电路,采用固定占空比控制,通过多绕组变压器将串联蓄电池组中电压较高单体的能量传输到电池组中,从而实现单体之间的电压均衡。采用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多绕组变压器均衡电路电池组可以实现大电流快速均衡。该方法可为卫星上大容量电池均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负载与空载特性间的转换传递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孙凝生 《航天控制》2000,18(2):12-16
讨论了伺服机构负载特性与无发动机空载特性和有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转换关系。首先在理论上建立伺服机构的数学模型,根据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伺服机构负载、空载特性间的转换传递函数。根据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伺服机构的负载、无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传递函数可用一个振荡环节代替;伺服机构负载、有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传递函数也可用一个较为复杂的二阶环节来代替。  相似文献   

3.
表面带电对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某载人航天器在轨飞行时的空间环境和航天器表面带电的机理,对航天器表面带电进行了仿真,并对结构切割地磁场的感应电势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带电对航天员出舱的影响,以及出舱安全性防护措施,计算出主动电位控制系统最大发射电流。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员出舱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GaN HEMT和平面变压器的高效率谐振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子健  秦伟  吴新科 《上海航天》2020,37(2):139-145
为了提高航天领域高压直流母线DC/DC变换器的效率性能和功率密度,基于氮化镓器件和谐振变换器拓扑,研究矩阵变压器和平面磁元件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包含等效半匝绕组的变压器绕组结构,实现了多个并联副边绕组间以及多个并联整流器件间的均流,降低了损耗,提高了低压大电流输出时的效率。此外,还研究了模块的并联均流方法,搭建了270 V转28 V、1.2 kW输出的模块单体样机和2.4 kW的多模块并联样机,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压力容器带垫板的环形焊缝焊接“根部窝渣”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模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小坡口、小焊条、小电流、大间隙,两次封底的方法。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焊接质量明显提高,X光检查合格率达100%,一级品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切割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我国目前卫星结构中常用的碳/环氧、凯芙拉/环氧等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采用金刚砂刀具切割,高压水切割和激光切割工艺研究概况。对各种切割加工工艺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复合材料,来选择切割加工工艺方法:对各种切割加工工艺在一些型号任务中应用情况也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7.
变压器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最常用的是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变压器,而特种变压器是指具有特殊用途的变压器,如整流变压器、电炉变压器、牵引变压器、接地变压器、电抗器、调压器等。特种变压器与电网中的电力变压器相比,结构更加复杂,设计难度更高,工艺制造水平要求更高。短路阻抗作为变压器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设计中是必须要保证的,而特种变压器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传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很难保证最终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相符,一般要经过多次修正后才能确定,当首次设计研发时,传统的手工计算无法保证特种变压器的短路阻抗能够一次合格。随着电磁场仿真软件的广泛应用,通过软件的准确仿真,特种变压器短路阻抗一次合格率大幅上升。本文通过使用电磁仿真软件MagNet对36脉波变频调速整流变压器短路阻抗的仿真过程、仿真结果有与实测值的对比,说明MagNet在特种变压器设计研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信息数字处理技术。根据状态估计理论,应用自适应数字跟踪滤波技术,对空载雷达的视线转率量测信息作状态估计。以及据此研制成空载微型计算机初样。对空载雷达实际量测的视线转率信息,实现了双通道实时数字处理。处理结果表明,本技术对于随机干扰下的被测视线转率信息能自动地作出较准确的状态估值。处理后的空载雷达的量测精度相对提高了3~10倍以上。对随机干扰的抑制比达到0.1以下。本方法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计算时间较短、要求计算机容量较小等特点。故宜在空间技术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石英摆片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英摆片磨料喷射加工、超声波加工等成形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CW CO2 激光器切割石英摆片的新方法,给出了石英摆片激光切割的主要切割参数,并对使用不同成形切割方法切割石英摆片的切割质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损伤形式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损伤前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变化,建立了剩余纱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对损伤前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进行了三点弯曲实验,分析了材料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失效形式.主要讨论了2种编织角和4种损伤方案,包括沿宽度方向单边切割、沿宽度方向双边切割、沿厚度方向单边切割、沿宽度和厚度方向同时切割.实验结果表明,损伤前后的弯曲性能均随编织角的增大而减小;沿宽度方向切割对弯曲性能影响不明显,沿厚度方向切割对弯曲强度和模量影响较大,沿厚度和宽度同时切割的试件力学性能下降最大,接近60%.切割面受拉试件比切割面受压试件的弯曲性能降幅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卫星结构常用的碳/环氧、凯芙拉/环氧等先进复合材料构件,经常要进行切割修整加工,为此开展了金刚砂刀具切割、高压水切割和激光切割等。通过有关试验,积累了一定的试验数据,稳定了工艺状态,并且在航天产品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GSM的配网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利用GSM模块(TC35i)和AVR单片机实现了配电网的远程无线数据采集方案。利用GMS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较高的性价比。系统主要检测了柱上开关、变压器和小区变电站的电压、电流、电量和功率因数等参数,本系统提高了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在轨和地面环境间由于重力差异导致的航天器设备安装精度的变化量,对27颗已发射运行的小卫星在地面环境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设备安装精度的变化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的线性回归关系和参数估计值。结果表明:用该模型预测的航天器设备安装精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的变化量均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6%,说明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可较好地表征航天器设备安装精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的变化量分布。以上研究可为在轨设备安装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系统针对经常工作于空载或轻载的异步电动机而设计,能自动调节空载或轻载时的功率因数,提高效率,节约电能;当电动机出现缺相、过载、短路等故障时能立即给予自动保护。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星载行波管放大器在轨功率和频率可调,需要遥控改变行波管的阴极电流和螺旋极电压。为了精准控制行波管的阴极电流和螺旋极电压以及控制灵活性,提出了用变压器隔离的串行数字化高压控制参考电压产生电路,电路通过传输两路脉冲信号:一路为开始和时钟复合脉冲,用于识别和准备接收数据以及分离时钟信号;另一路为数据信号,它是数字化的高电压值(对应螺旋极或阳极电压)。详细介绍了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参数设计方法,并用PSpice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电路能正确识别、接收和完成数据传输和转换功能。串行数字化高压隔离电路完全可以实现控制电压的精准传输,输出电压无纹波,控制方式灵活,易于调试。  相似文献   

16.
钣金件快速精确加工中的激光切割工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钰  马继山 《火箭推进》2008,34(4):43-47
针对δ0.5mm~δ6mm钣金件的结构特点,通过比较常用加工工艺和激光切割过程工艺.选出适合实际的优化方案。验证了不同切割参数对切割质量的影响。在工艺参数为:脉冲功率2.4kW、脉冲宽度约10ms、功率密度10^7W/cm^2的情况下,激光切割δ0.5mm~δ6mm钣金件获得了良好的切割质量,尺寸精度控制在误差(±100μm)范围内。工艺方案合理,生产率高。  相似文献   

17.
用聚能切割法实现推力终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聚能切割法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终止的方案开展了实验研究,推力、压强测量用于观测冲击及压强过程,高速运动分析仪用于观测切割过程。有限的实验结果表明,聚能切割能在3~6 m s实现燃烧室的快速降压熄火,从而实现推力终止,但固体推进剂在一段时间之后复燃,产生微小推力;聚能切割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8.
空载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新型的、全天候的环境资源遥感探测手段,具有良好的分辨力,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微波遥感器。该文讨论微波遥感领域中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成象的基本原理以及成象过程中的频域相关处理方法。文中还讨论了合成孔径雷达的补偿方法,其中包括距离单元移动校正、运动补偿、多视处理等。最后指出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间隙零门可靠度与临界引爆间隙、临界割爆间隙、间隙之间的关系模型及其计算方法,以及间隙零门时间匹配可靠性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间隙零门可靠性分析和参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带锯切割     
正确选用带锯可以顺利、快速、精确地进行切割,获得优质切口,减少换锯次数。与此相反,选用带锯不当,则会影响切割乃至产生废品。正确选用带锯取决于以下因素:被切割材料的硬度、尺寸与形状以及带锯质量。考虑到这些因素后,即可确定带锯结构、齿形、齿距及其应用条件。 关键的第一步是鉴别被切割材料,每种材料有其不同的切割条件。即使是较软的玻璃纤维与石墨复合材料也有磨蚀作用,足以磨损锯片。显然,金属材料硬度更高,每种合金都有各自的切割条件。 锯片齿槽大小取决于被切割材料。切割铝、黄铜、青铜等软的可锻有色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