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5):694-695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中国开启了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按照任务规划,2021和2022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和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近期,空间站任务相继取得重大进展,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相似文献   

2.
正2021年9月17日13:34,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发射进驻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09:22,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拖曳着红色尾焰,以一往无前之势冲入霄汉。之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3.
正空间站整体建造规划:两年11次任务建造空间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自2010年空间站立项以来,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到在轨建造的关键时期。空间站建造将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在轨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规划了6次飞行任务,其中,第一次任务即2020年已经实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1年将陆续实施该阶段的5次飞行任务:已于4月29日发射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取得了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门红"。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6月-2017年4月,成功实施了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总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近地轨道精准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发射,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入太空。之后,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正1971年4月19日,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升空。如今,距离"礼炮"1号这个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升空已经过去了45年。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多年,而中国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人类是如何决定开始发展空间站的?一个成功的空间站上面需要有哪些独特的设计?早期的空间站又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呢?浪漫又理性的计划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21日,俄罗斯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Nauka)搭乘质子-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经过8天的飞行后于7月29日成功与星辰号服务舱(Zvezda)对接.这是俄罗斯继2010年发射黎明号小型研究模块以来,时隔11年后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新舱段,吸引了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9月15日晚,中秋之夜,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2"号开启太空之旅。"天宫2"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大步迈向空间站时代,吸引了全球目光。中国空间站预计2020年左右建成,如果"天宫2"号状态良好,延期"服役",太空上或将首次出现空间实验室与空间站交相辉映的画面。  相似文献   

9.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     
<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4月27日19点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俗称"太空加油"。它为长期驻留的空间站输送"养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必须突破的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特殊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至今为止,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他于1994年1月8日乘坐"联盟"TM-18飞船进入"和平"号空间站,一直到1995年3月22日才返回地面,在太空连续飞行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之前他还于1988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了241天。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龙"号货运飞船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25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商业航天器。"龙"号原计划4月30日发射,随后又推迟了3次才发射。企业创始人艾伦.马斯克解释,推迟发射旨在"确保飞船软件运行无误,以免损伤国际空  相似文献   

13.
松堂 《太空探索》2022,(3):20-22
星链与反卫星带来的太空险情 2021年5月16日至6月24日期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1095卫星因为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从原本运行的555千米轨道上持续降轨.到了7月1日,该星链卫星向中国空间站靠近.为了保持安全,中国空间站及时采取了紧急避碰措施,避免了与该卫星的碰撞.10月21日,星链2305号卫星在上升进入预...  相似文献   

14.
1971年4月19日,即美国阿波罗14号的两名航天员第一次使用手推车在月球上采集岩石标本两个月后,苏联成功发射了礼炮1号空间站,并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个消息,宣称苏联拥有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发射的第二天说,礼炮1号的飞行是"征服太空的重要一步"。他还骄傲地告诉全世界:"我们根本就没打算去月球。我们要另辟蹊径。"他所指的"蹊径"就是发展载人空间站。勃列日涅夫强调指出,苏联科学界认为,建立航天员轮流居住的空间站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中)实用型空间站之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开始组建,至1996年4月26日组建完毕,形成由核心舱、量子1号舱、量子2号舱、晶体号舱、光谱号舱和自然号舱6个舱段组成的大型空间站,组建过程历时10年。"和平号"长31米、宽27.5米、高19米,增压空间350立方米,运行轨道倾角51.6度,近地点高度350千米,远地点高度400千米,额定乘员3人。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太空探索》2023,(6):6-7
<正>伴随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相继升空、对接空间站,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回顾中国空间站建设过程,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瞬间:2020年5月5日18时,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任务取得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人大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两会"期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任务进展顺利。"我们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专门用来发射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19年首飞。"2017年4月,天舟—号货运飞船将首试"太空加油",开展在轨维修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技术验证。这也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在太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试验。以前的飞船起飞质量只有8吨左右,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12,(11):F0002-F0002
<正>当地时间2012年10月7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美国私营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使用"猎鹰"9号火箭再次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10日,搭载453.6千克货物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成为首艘为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龙"飞船国际空间站货运合同的单次费用为1.33亿美元。16亿美元购买12次货运发射,这是SpaceX公司与美国航宇局2008年签订的固定价格合同。2002年SpaceX公司成立时,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的想法很明确:打造更轻便、精简的火箭推动器,改变整个火箭领域。事实上,他做到了。  相似文献   

19.
1 围绕"国际空间站"项目持续增强近地轨道载人航天能力 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相继实现重复使用,近地轨道运输系统效能大幅提升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于2021年4月23日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人龙"飞船,执行第2次"国际空间站"业务化商业乘员运输服务,实现世界首次载人飞船复用,以及首...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5日20时,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七号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未来不仅承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质和补加推进剂任务,还将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七号控制系统团队的负责人宋征宇在接受本站记者专访时称,长征七号火箭的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控制系统多项国产化技术的成功,将带动一批我国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