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意念的力量”是等着诱惑那些粗心大意的飞行员的陷井之一。这是指对于某个飞行员或机组群体一旦获得或形成某种意念,即便该意念不正确,他们都要竭力地运用或改变它。飞行中形成的意念,尤其是在特殊情况(如遇到险情、危险天气、机械故障等)下形成的那些意念的真实性和判断的准确性,并不都是正确的。国内、外飞行事故中,由于受不正确意念支配所造成的比例不小。本文将通过几例典型事故的分析,讨论产生意念信息的正确程度,以及在飞行(尤其是飞行训练)中如何克服和抑制不准确意念引  相似文献   

2.
遥控小型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制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众多,围绕研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技术方案。本文主要讨论遥控小型倾转旋翼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系统的结构与配置,包括飞行控制计算机、传感器系统、电动伺服舵机、基本飞行控制规律等。  相似文献   

3.
空对空导弹攻击在综合火力/飞行控制中的设计、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空-空导弹攻击在综合火力/飞行控制(IFFC)系统中的设计与仿真问题,给出了IFFC系统的结构、组成及仿真信息流图。探讨了中程导弹拦射攻击的火力控制算法,并且详细地讨论了火力/飞行耦合器的设计方法及组成。最后,采用五自由度非线性飞机方程及三轴ACT控制增稳系统,进行了整个火力/飞行系统的数字仿真。在仿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典型作战条件下的火力/飞行耦合控制器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导弹攻击的自动化,同时也说明本文设计的火力/飞行耦合器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4.
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控制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飞行力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以高增益控制增稳系统为主来讨论控制增稳系统的主要参数的设计及其同飞行品质的关系问题.在推导带自动器飞机的运动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根轨迹、过渡过程曲线和常规飞行品质指标等多方面分析讨论,来说明控制增稳系统的几个主要参数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飞机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的相容性,并对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无人机工程研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工程中常用的无人机飞行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与外部接口;分析了系统功能设计时在飞行控制、飞行任务管理与规划、机载设备故障判断与处理、遥控遥测管理以及任务设备管理等方面应考虑的主要问题;从系统控制权限逐步增大的角度论述了无人机典型的遥控控制、人工干预自动控制以及自主控制等控制方式的特点、适用情形和发展前景;讨论了系统研制过程中的控制律设计、控制与管理策略设计、软件开发和高逼真仿真试验等主要关键技术;最后,归纳了区别于有人机系统的显著特点以及通用化、综合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MCDU)是飞行管理系统的重要人机接口,承担了飞行管理系统的大部分的交互控制和显示功能。ARINC739"多功能控制和显示单元"对MCDU的功能和其与其它系统的接口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在遵照ARINC739的工程实现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通信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应用角度对飞行管理系统与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的通信进行分析,描述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通信,并为测试飞行管理与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的通信提出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操纵系统是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CJ1飞行模拟训练器操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法则,最后以CJ1飞行模拟训练器的左侧方向舵卡阻故障为例,介绍了典型的操纵故障的排除方法,故障排除后进行方向舵的QTG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左侧方向舵故障得到了解决,满足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MCDU)是飞行管理系统的重要人机接口,承担了飞行管理系统的大部分的交互控制和显示功能.ARINC739"多功能控制和显示单元"对MCDU 的功能和其与其它系统的接口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在遵照ARINC739 的工程实现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通信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应用角度对飞行管理系统与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的通信进行分析,描述了几种典型情况下的通信,并为测试飞行管理与多功能控制显示单元的通信提出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的战斗机在近距空战中能够取得快速占位、先敌瞄准、有效规避攻击的战术优势,是先进战斗机的标志性性能要求。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三大手段之一,在解决飞行器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利用带动力自主控制模型飞行试验平台发展的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技术,以及开展的先进战斗机构型典型过失速机动模型飞行试验,分述了在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建模、宽量程气流系参数测量、大迎角非线性控制、推力矢量控制、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参数辨识方面的研究工作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技术途径。通过此项研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先进战斗机构型缩比模型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先进战斗机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解决先进飞行器大迎角高机动飞行时的气动/运动非线性耦合问题,需要发展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风洞试验技术,即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该试验能够实现较为逼真的模拟飞行器机动运动过程,气动和运动参数的实时同步测量,以及飞行控制律的集成验证与优化,从而达到探索气动/运动耦合特性和机理的目的。本文介绍了风洞虚拟飞行试验的模拟方法、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措施,并针对典型导弹模型开展了虚拟飞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已经初步具备适用于导弹模型跨声速气动/运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简要讨论了几个与自动飞行系统相关的典型例子,给出了关于自动飞行系统总体设计中的若干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战斗机设计中的几个飞行力学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浩 《飞行力学》1996,14(1):1-9
综述了下一代机设计中的超音速巡航和隐形,敏捷性与过失速机动和空战模拟等几个飞行力学问题,讨论了这些问题提出了背景,每个问题中涉及的飞行力学内容,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进展,着重讨论其中的过失速机动的机理,典型飞机的非线性控制律设计以及建立作为战斗机作战效能评估所用的空战模拟软件,并在其设计中应当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而由此得以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某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在进行飞行前自检测时频繁报故,且故障代码繁多、无序,无法正确定位故障原因。本文通过对这起PBIT典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引发对PBIT报故问题的研究,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歼××机基准状态为纵向非定常机动飞行时,受到外界扰动持续作用为例,用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飞机受到强烈扰动后的动态响应。本文给出该机在一些典型飞行状态下的动态响应曲线,并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避免严重失速、操纵失效概率、所有发动机停车操纵以及安全复飞等飞机要求着手,描述了飞机操纵对C-17飞行控制系统(FCS)提出的要求,并对FCS分配到电传操纵(FBW)电子飞行控制系统(EFCS)和备用机械飞行控制系统的要求做了叙述,对满足FCS要求的EFCS结构作了讨论,最后对当前的飞行试验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某型飞机横向操纵系统的飞行安全评估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型飞机横向操纵系统分析基础上,列举出危害飞行安全的典型故障;针对该典型故障,进行了飞行安全评估;计算发现,飞行安全风险概率达不到安全标准。因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建立了增设故障检测装置后的飞行安全评估模型.最后讨论了故障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鸭式旋翼/机翼无人机兼有直升机和固定翼机飞行特性的特点,对其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分析研究。应用动量理论建立了旋翼/机翼尾迹模型,分析了旋翼/机翼尾迹对鸭翼、平尾等气动部件的干扰特性,建立了直升机和转换飞行模式受旋翼/机翼尾迹干扰影响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固定翼飞行模式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各飞行模式的配平策略,使用Matlab工具箱函数简化了平衡特性计算和模型线性化过程,并进行了不同飞行模式、典型飞行状态的纵向运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该类鸭式旋翼/机翼无人机各飞行模式的典型特性,并可用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8.
飞机空间机动飞行的指令调节规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了对改善飞机空间机动飞行的动态特性极为有效的防偏离指令调节系统(简称DPCAS)。这一系统使飞机能够达到和驾驶员指令一致的精确机动飞行姿态,同时满足一级飞机飞行品质要求。最后讨论了这一系统如何在非线性飞机模型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四旋翼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旋翼无人直升机因具有良好的性能而成为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四旋翼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技术进行了简要综述。首先,通过分析四旋翼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特性,指出了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要求和难点;然后,总结了四旋翼直升机飞行控制的研究现状,对几种常用控制算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分析四旋翼无人直升机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四旋翼飞行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飞行力学在某型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综合评述了飞行品质规范和飞行品质计算方法在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从飞行力学的角度着重讨论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时,结合地面模拟试验和试飞中暴露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控制增稳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