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减灾-1A卫星(又称多任务小卫星)是亚太多边空间合作的重要任务之一,Ka频段试验分系统(Ka Band Experimental Subsystem,简称KABES)项目作为环境减灾-1A卫星上的试验载荷对于推动亚太多边空间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KABES是泰国负责的分系统,其主要任务是在环境减灾-1A卫星上使用Ka频段进行泰国境内地面站与卫星之间数据传输的试验.文章提出了KABES有效载荷的技术方案,阐述了主要关键技术,该分系统已完成星地对接,且在轨运行正常,成功交付用户.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卫星结构模型,开展基于实测卫星结构加速度的卫星基础激励和星-箭连接界面动载荷反演试验研究.首先,根据卫星结构和试验条件,设计了用于测量星-箭界面传递载荷的工装;其次,基于卫星结构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获取了卫星结构的高保真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开展基础激励下的卫星结构模型振动试验,利用动载荷识别技术获取振动...  相似文献   

3.
对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电源系统的基本构成作了描述,着重介绍了卫星电源模块化、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特点及试验验证。卫星在两年多来的在轨实际运行中,电源系统始终工作正常,为确保其在轨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韩波 《航天器工程》2002,11(2):101-106
对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电源系统的基本构成作了描述,着重介绍了卫星电源模块化、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特点及试验验证,卫星在两年多年的轨实际运行中,电源系统始终工作正常,为确保其在轨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目标的天基态势感知技术动向,文章系统整理了美国相关卫星的公开数据和资料。根据卫星的功能和使命,GEO目标的天基态势感知技术试验卫星可分为3类:目标观测卫星、目标交会与抵近操作卫星以及目标编目卫星,并分别对3类技术试验卫星的有效载荷、平台和运行轨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了针对GEO目标的天基态势感知技术发展演进脉络,对后续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文章的研究内容可为我国未来态势感知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10日12时2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C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四星"发射任务,将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及微纳技术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由3颗卫星组成。遥感卫星31-01组卫星及1颗微纳技术试验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  相似文献   

7.
S781有机白漆温控涂层是卫星表面的主要温控涂层之一,质子辐照试验不仅可以评估卫星表面的温控涂层在轨长期运行的退化特性,而且可以为卫星的研制寻找更耐辐射的涂层。这次质子辐照试验,为卫星综合环境可靠性技术研究中的“质子加速效应试验研究”确定辐射剂量、能量积累了经验;为抗辐射加固中“有机温控涂层总剂量辐射效应试验研究”做了技术上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对从国外引进质子加速器、确切地提出其技术指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分三号卫星控制分系统设计与在轨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6):93-98
高分三号(GF-3)卫星是国内首颗设计寿命8年且转动惯量最大的低轨遥感卫星。与以往同类卫星相比,文章针对GF-3卫星的特点,对控制分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方案、可靠性设计、寿命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论述了卫星控制分系统基于二级总线的轻小型化体系结构、高精度姿态全零多普勒导引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长寿命高可靠设计方案。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控制分系统单机和系统性能指标在轨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4,(9):6-6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约9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这颗卫星将在太空预定轨道上运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卫星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和地图测绘等任务。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8次飞行。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连续36次发射成功。卫星在轨运…  相似文献   

10.
高分多模卫星(GFDM-1)对控制分系统姿态测量精度、姿态确定精度、卫星姿态控制能力、卫星机动能力、可靠性和地面验证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针对高分多模卫星的特点,对控制分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方案、可靠性设计、寿命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重点论述了卫星控制分系统基于二级总线的轻小型化体系结构、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敏捷机动姿态轨迹规划技术、长寿命高可靠设计方案。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控制分系统单机和系统性能指标在轨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11.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由于其所处特殊的热环境,造成热控设计的复杂性,随之带来的是对卫星系统热控和真空热试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卫星在2005-2006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的整星、系统级及大部件的真空热试验,对现有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技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文章分别从外热流模拟装置设计技术、热试验支架设计技术、数据测量与控制技术等方面所做的技术创新及其在"嫦娥一号"卫星系列真空热试验中的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卫星本刊讯10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星上各种仪器工作正常。这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按预定计划,卫星将在轨道上运行15...  相似文献   

13.
航讯 《航天》2010,(11):6-6
从我国首颗千克级卫星——“皮星一号A”卫星的研制机构浙江大学获悉,经过8天8夜的平稳运行,这颗中国最小的卫星完成全部技术试验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颗皮卫星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4.
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侯建文 《上海航天》2001,18(2):33-43
针对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给出了系统方案、系统设计、系统特点和飞行试验的结果;对一些新的技术设计和新颖特殊的方案特点,从理论分析和技术实现给出了设计思路和工程实现的方法;分析了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在轨运行的结果;对长寿命、低成本和稳定连续运行的工程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FY-1C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水平能力和应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卫星在轨运行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卫星在轨运行的特点,定义了卫星在轨工作状态及其与系统稳定性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在轨运行安全稳定状态进行控制,能使状态保持或向高级跃迁,可提升卫星稳态及可靠性。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卫星在轨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在轨运行策略与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09,18(6):146-147
我国实践-11卫星发射升空 2009年11月12日10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C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11号01星送入太空。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3,(5):84-84
<正>据中国航天网2013年8月2日报道,近日,风云-3卫星系列的首颗业务星(02批首发卫星)已装运出厂,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院研制。风云-3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的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该系列中有2颗科研试验卫星已在轨正常运行。目前,这颗业务星通过了出厂评审,其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卫星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卫星研制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历经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分别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  相似文献   

19.
CPL技术在FY—1C卫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翔 《上海航天》2001,18(2):44-50
为使FY 1C卫星上的镉镍电池可向空间散热 ,以降低工作温度 ,采用了毛细泵回路 (CPL)技术。介绍CPL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以及在卫星上控制星载设备温度应用的设计技术 ,给出了在地面进行的各项热性能试验情况。卫星在轨运行测试验证表明 ,卫星温度处于最佳状态 ,镉镍电池组的温度控制在 (4~ 9)℃的范围内 ,6台镉镍电池之间温差小于 3℃ ,满足镉镍电池的特殊温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遥感业务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张峰  魏斌  王昌佐  李营 《航天器工程》2009,18(6):125-132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减灾-1A、1B卫星(HJ-1A、1B)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HJ-1A、1B卫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应用,基于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的需要,针对HJ-1A、1B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研究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内容,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研制,建立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产品方案体系.HJ-1A、1B卫星发射成功后,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示范工作,初步为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