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俄塔斯社2018年2月27日报道,俄国家航天集团近日称,增材制造技术将用于安加拉系列、联盟号5、联盟号2等火箭的液体发动机制造。化学自动装置设计局(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下属企业)近日成功完成了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联盟号2.1b火箭14D23发动机燃烧室的热试车,验证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的可行性。根据化学自动  相似文献   

2.
增材制造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应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NAS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蓝色起源公司、Rocket Lab公司、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及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其产品、成形工艺、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分析了国外增材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工程应用和发展思路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3,(1):9-9
据NASA网站2012年11月6日报道,选择性激光熔凝(SLM)技术(一种类似于3D打印的技术)将被NASA运用于下一代火箭的建造中。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将采用这种先进技术制造复杂的金属零部件,用于航天发射系统(SLS)重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4.
NASA 的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正着手研制一种标准型先进主燃烧室(AMCC)。先进主燃烧室设计方案是将材料、加工、压力、高温、质量以及设计等因素集于一体的设计方案。将先进主燃烧室方案加以修改以满足铸造工艺要求。先进主燃烧室的夹层、进口/出口歧管、进口/出口端冷却剂流动分离器、支架、作动器以及发动机控制器安装架等部件都将采用铸件。先进主燃烧室的一部分铸件外形设计应以满足夹层结构衬套成形方法为前提。用真空等离子喷射衬套的方法现正在进行研究。一九九四年,先进主燃烧室将在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技术试验台上进行热试,该试验台是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先进发动机的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2):46-47
NASA于1月5日发出“战神”5火箭第一阶段采购招标书,涉及火箭方案论证和技术要求制订。招标书要求投标厂家在2月9日前将投标方案提交给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战神”5将在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下承担重型货物运输任务。承包方的工作将包括开发出能使NASA成功完成系统技术要求评审和系统论证评审的产品,招标书给出了5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NASA马歇尔航天中心的航天发射倡议项目办公室正在研制新一代以煤油为燃料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动机。目前正在研制两种型号的样机,包括波音的罗克达因公司的RS-84原型发动机和TRW航天与系统公司的TR107原型发动机。 煤油推进的运载火箭并不是新想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V”火箭的F-I发动机就是使用煤油作为推进剂。但目前研制的第二代煤油发动机和F-1将有很大区别。这种新设计的燃烧循环系统更加合理,推进剂在注入燃烧室之前会被预先加热,燃料和氧化剂都得到了重复利用。为了得到更高的推力,煤油将在更高的压力下燃烧,这种新一代煤油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力约为  相似文献   

7.
国际     
《航天员》2012,(3):8-15
NASA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寻求预研方案 据NASA网站3月20日报道,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日前发布了《NASA研究公告》(NRA),为美国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航天发射系统(SLS)寻求先进的研发方案。  相似文献   

8.
1971年,洛克威尔国际公司洛克达因分公司与 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MSFC)签订设计和研制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的合同。同时,NASA——MSFC 和洛克达因分公司联合生产一种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SSME 已参加76次航天飞机的飞行,或者说自1981年4月的 STS—1的首次飞行以来已有228台发动机参加发射。这些飞行基于2476次地面试验,热试时间累计735,074s,相当于483次以上的航天飞机飞行。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9,(6):7-7
11月16日,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宣布,其“机器人登月舱研制项目”团队成功地对一种机器人登月舱样机进行了一系列投放试验。  相似文献   

10.
波音公司研究航天飞机用液体助推器美波音公司正在研究一种供航天飞机使用的液体推进剂回收式助推器设计方案。这种助推器有可能取代目前航天飞机系统所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而为航天飞机计划节省大量的费用。这项工作是根据美国航宇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一项100万美...  相似文献   

11.
轨道科学公司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所属的军用太空飞机技术规划办公室共同获得了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MSFC)上面级飞行试验(USFE)项目合同.轨道公司正在设计研制一种廉价的新型液体火箭,火箭采用压力供应系统,推力为4,540N(10,000磅),推进剂为H2O2/JP-8.在NASA Stennis太空中心(SSC)进行的上面级飞行试验用燃烧室热试车时,当H2O2流量达到设计流量的1/3时,催化剂床发生了低频不稳定.本文介绍了上面级飞行试验催化剂床、燃烧室及其工作情况;讨论了催化剂床不稳定动力学;还介绍了用计算机动态模型模拟再现催化剂床的不稳定现象的情况.该计算模型建立在SSC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旨在探索解决催化剂床发生不稳定问题的可能方法.最后介绍了对催化剂床不稳定问题采取措施后,燃烧室的结构及其稳定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2.
液体火箭发动机收敛段内壁强力旋压-胀形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大型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壁-收敛段内壁采用旋压-胀形工艺试制出无焊缝整体零件的工艺试验过程,探讨了旋压在航天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与之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梳理增材制造技术先进国家标准体系,挖掘这些国家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的主次、完善程度等因素。结合我国航天领域增材制造产品需求状况,给出我国航天领域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思考,期望通过建立我国航天增材制造技术标准体系,提高我国航天增材制造产品的质量、提升航天增材制造产品的竞争力、抢占航天增材制造国际标准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工精度高、制品性能优良的特点,旋压技术被广泛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壳体制造领域。通过分析旋压技术的复杂性及其"经验型"旋压工艺特点,指出了我国的旋压技术现状与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生产需求之间的差距。针对我国航天装备发展需求,提出了航天产品旋压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设想,为航天领域的旋压技术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NASA于4月10日在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东部试验区成功地进行了一台长6m、直径1.21m的航天飞机先进固体发动机(ASRM)缩比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试车全程约30s. 这次试车开始了支持航天飞机先进固体发动机研制计划的一组(10次)试验.前5次试车将鉴定新型发动机喷管的候选材料,称为喷管鉴定试验-1(NEr-1).4月10日试车的试验发动机重约18140kg,包括重  相似文献   

16.
空天瞭望     
<正>NASA决定SLS火箭首飞不上人NASA 5月12日宣布了"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首飞时将不载人的决定,称虽然让代号为"探测任务"(EM)1的这次飞行上人在技术上可行,但由于存在费用、进度和风险问题,NASA和白宫还是决定维持此飞不载人的现有安排。将携带"猎户座"飞船的这次首飞现已被推到2019年进行。NASA代局长莱特富特说,研究论证发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1,(1):113+128+150-155
NASA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碳纳米管据美国航空航天网站2010年12月报道,近日,NASA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由10名技术员组成的小组正在研发基于纳米技术的物质,这是一种薄涂层的多壁碳纳米管——由纯碳构成的微小中空管,其直径是人  相似文献   

18.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具有制造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以及能够实现悬空、复杂内腔和型面等复杂构件的整体制造等特点,是满足航天领域中复杂薄壁精密构件高精度、高性能制造的理想制造方法。并且,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对于结构设计的约束较小,可以实现质量分配更为合理的结构设计。同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将多个部件焊接/铆接组成零件进行整体制造,大幅减少零件中部件数量。采用激光增材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实现航天构件的整体化、轻量化制造。本文针对国外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在航天领域中整体化、轻量化制造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单级入轨火箭作为一种可能降低向低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成本的运载手段,正在进行配制方面的鉴定分析.NASA 已设计出一种可操作的,使用液氧/媒油/液氢三组元发动机作为单级入轨火箭的方案.Thiokol 对这种使用捆绑式混合推进系统来增加轨道有效载荷能力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评估.NASA 将这种先驱火箭作为一种方案对单级入轨火箭的技术进行了论证。这种火箭称为 X-2000。它的主要推进系统使用液氧/煤油和液氧/液氢两种发动机,Thiokol 通过用混合发动机替代液氧/煤油发动机对主推进系统进行了新的探讨。它采用的混合技术在马歇尔航天中心(MSFC)正在进行验证。因此,混合推进系统是一种有效 SSTO 的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七○八所拥有最新NASA现行有效标准化文件资料3300多项,包括NASA本部、九个中心(爱姆斯研究中心、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格伦研究中心、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约翰逊空间中心、肯尼迪空间中心、兰利研究中心、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斯坦尼斯空间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