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的原理以及技术应用于地面设备的特点,针对外界高温、高湿的大气条件下制冷过程中游离水与空气的分离问题给出了新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论述飞机地面设备中空气循环制冷式空调车的空气散热器设计计算部分的CAD技术。  相似文献   

3.
蒸发制冷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典型的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国外的技术现状,对国外现役直升机采用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与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并对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Simplorer/MATLAB的多电飞机环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电飞机环控系统的功能和原理,研究了高速电机驱动的空气循环制冷技术,并设计出由高速电机驱动的闭环式空气循环系统。以B787为例建模,选择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压气机,采用电压空间矢量PWM方式控制电机系统。利用Simplorer、Maxwell与MATLAB软件对闭环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模型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以及高速电机用于循环制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电子设备吊舱冲压空气驱动的环境控制系统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用冲压空气驱动的逆升压回冷式空气循环的环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关键,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其制冷性能的影响。分析和实验表明,本系统是适用于电子设备吊舱的一种经济、高效的环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ACM综合试验台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轮冷却器(ACM)是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现在,空气循环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飞机的制冷,其工作原理是以空气为工质,利用压缩空气在涡轮中绝热膨胀并对外界做功,从而获得低温气流来制取冷量实现人工制冷.  相似文献   

7.
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次会议: 值此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我们谨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祝贺大会圆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 在这次会议上将要成立空气动力学研究会,这是我国空气动力学界的一件大事。空气动力学与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已对我国国防、国  相似文献   

8.
SL-1型深冷机通过了部级鉴定,并组织小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 SL-1深冷机是采用空气涡轮冷却器进行制冷降温的设备,空载时最低温度可达-150℃,装有100公斤钢件时可达-130℃,注入液氮可达-190℃。这是二三二厂在研制成-80℃空气涡轮制冷机后的又一研制成果,它填补了-80℃~-150℃温度范围内制冷设备的短缺,亦是把制冷设备从普冷机向深冷机迈出了一步。 SL-1深冷机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涡轮冷却器制冷剂是空气,不污染环境; 二、降温速度较快,实测空载时从0℃降到-130℃,22分钟;有100公斤负载时从0℃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2-4
讨论了未来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发展可能采用的技术,例如:闭式空气循环技术;综合数字控制技术;蒸发循环技术;先进驱动的空气循环机和压气机技术;以及从属于综合机载机电系统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多电飞机电动环境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民用飞机经济性、环保性等技术发展需求,指出了机载机电系统的多电化发展方向,分析了电动环境控制系统的技术优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座舱增压、空调制冷、蒸发循环制冷、辅助液体冷却等电动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为国内宽体客机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论证、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某型飞机蒸发循环制冷组件因报吸气压力低故障停机,多次重启仍报吸气压力低,无法正常工作.对蒸发循环制冷装置的系统原理图进行研究,逐层分析故障树,从理论上对故障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最终定位和排除,可为液冷系统蒸发循环制冷装置故障的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空气循环制冷设备用于飞机机上环境控制系统不工作状态时,向飞机提供给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达到降温或除湿的目的。在对该设备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热力性能故障,选取了30个监测参数,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设计了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这里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提高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3.
带等压预燃的旋转爆震发动机循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丹  陈宏玉  严宇  洪流 《推进技术》2019,40(5):970-977
针对煤油-空气旋转爆震发动机(RDE)点火困难问题,提出一种采用等压预燃的爆震循环模式。通过零维的热效率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针对于带预燃的爆震热循环效率模型。结果表明,预燃爆震循环的热效率高于理想Brayton循环,低于理想爆震循环。预燃空气比例是热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循环温比为2,预燃空气比例为0时,预燃爆震循环比理想Brayton循环热效率高26.4%,而当预燃空气量逐渐增加,预燃循环效率提升的比例逐渐变小。采用预燃方式有利于液态煤油的点火起爆,在低温比,低预燃空气比例条件下优势明显。试验中应当在保证煤油能够起爆的前提下采用尽可能少的预燃空气。  相似文献   

14.
液氦温区预冷型JT制冷机闭式循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空间探测任务对高效可靠的液氦温区制冷技术的需求,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液氦温区JT制冷机测试系统及制冷机结构,采用带有进排气阀的单级线性压缩机驱动,由两级GM制冷机预冷,测试了JT制冷机在闭式循环条件下的制冷性能。结果表明,JT制冷机经5.5 h降温至液氦温区,无负荷制冷温度为4.4 K,在4.9 K获得87.98 mW的制冷量,驱动JT侧线性压缩机所耗电功41.6 W。并分析了制冷机闭式循环与开式实验中存在的差异,表明热负荷的改变会影响制冷机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八年三月,在北京航空学院五○五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我厂制造了一台空气涡轮制冷车(外观见图),向全国科学大会献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研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大型飞机研制的任务需求,结合未来飞机环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从气源系统设计技术、高效大流量制冷系统设计技术、数字式座舱压力调节系统设计技术、综合空气管理系统设计技术及防冰系统设计技术等5个方面探讨了适用于我国大型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现实构型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飞机环控系统中动力源噪声、引气系统与制冷组件的附件噪声和舱内空气分配系统噪声等三大噪声源的组成及其特点,并且在三大噪声源频谱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噪声、制冷组件噪声、风扇、座舱排气活门噪声和座舱空气分配系统噪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的同志们: 我因事不能来参加今天开始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但我的心是想往你们这个集会的。所以写这封信,寄托一点心意。在四十多年前到三十多年前的一段时间里,我做过一点空气动力的理论工作,但后来条件变了,时过境迁,我差不多完全脱离了这个研究领域。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而是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空天机复合循环推进技术中的一个新概念——以液化空气循环为基础的SERJ组合发动机性能。计算了空气液化后分离为液氧和液氮后组合发动机在不同高度、不同飞行马赫数下的性能曲线,并考虑了液化空气量对组合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表明,液化空气循环虽然使组合发动机推力下降,但能使比冲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液化空气量过大与过小均不利于进一步提高比冲性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飞机机载系统综合热管理系统进行稳态和动态仿真研究.建立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确定系统各部件的参数,并在MATLAB/sIMU LlNK平台上搭建系统仿真模块.整个系统由几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以热量作为耦合计算参数,通过仿真找出各状态点温度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在系统稳态仿真过程中,主要对空气循环子系统及燃油循环子系统中各部件的进出口温度进行分析.在动态仿真过程中,系统的换热器都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系统中动态特性变化很快的部件采用稳态数学模型代替其动态模型,不影响其计算结果精度.在假定的飞行任务条件下,仿真、分析整个系统中各状态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将该系统与传统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并计算它们各自的代偿损失.比较表明,综合热管理系统的代偿损失比传统的空气制冷循环系统有很大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