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针对大动态星间速度精确测量问题,文章提出了测量环路多普勒积分时长的设计方法。在获得具体双星星座两颗卫星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不同多普勒变化率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数学关系,并进行编程数值计算。通过数值分析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在不同积分区间时长情况下,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仿真结果与设备实际测试结果一致。多普勒积分时间为200 ms时的星间速度测量误差为±1.4 m/s,通过缩短积分时间长度,可以将星间速度测速误差减小到[-0.14 m/s,+0.14 m/s]以内,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法可应用于星座项目星间速度测量精度指标预算设计工作中进行多普勒积分时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制导工具误差折合是导弹精度评定中的重要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工具误差的折合精度问题。本文分别对用公式法求取误差折合系数时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得出了外测误差精度、采样点数和弹道特性是影响折合精度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后续提高误差折合精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防空导弹初制导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静 《上海航天》2007,24(2):33-36
分析了用于垂直发射防空导弹初制导的三角型和指数型两种导引控制。给出了两种控制方法的导引律,计算了典型弹道的攻角、俯仰角和交班点速度等参数。两种控制律的弹道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均为较理想的制导方案。与三角控制律相比,指数控制律的弹道倾角误差、最大攻角和速度损失均较小,其导弹交班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在 PCM 系统中,混叠误差和编码误差是两个主要误差源。本文首先引出均方根误差的概念,导出了混叠误差与采样率和抗混叠滤波器的关系,绘出了相应的曲线。同时为改进编码性能提出了量程自适应的编码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编码方案的性能和参数选择,指出与线性编码相比它具有较大的编码动态范围,最后结合潜地导弹遥测实用的 PCM 系统试验,采用频域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分析和实验表明 PCM 系统适用于测量速变参数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星载天线指向精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天线定位机构运动日趋复杂以及对定位机构任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指向精度已成为星载天线机构能力提升的核心。综合考虑卫星姿态控制误差、展开机构误差、双轴驱动机构误差和反射面误差等因素,利用齐次变换矩阵得到天线指向运动学误差等式,从而得到天线指向精度分析的一般方法。以某星载点波束定位机构为例,对各误差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全程测量数据不完备时,如何根据关机点状态进行事后精确落点计算对于航天器精度评估非常重要。首先建立了航天器自由段和再入段的动力学方程,再入段充分考虑了空气阻力。接着采用复合数值积分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求解,使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积分进行起步,采用Admas-Cowell积分减少误差。通过建立误差系数矩阵,研究了关机点状态估计信息和再入段空气密度偏差对落点计算的影响。实际数据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复合数值积分法能提高落点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建立的误差系数矩阵能分析关机点状态和空气密度偏差对落点位置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三轴稳定平台卫星产生遥测测量误差的原因,并对典型星载传感器(热敏电阻、压力变换器、电压)、模拟量通道、A/D变换器等单个误差项目逐一进行了误差分析。根据误差正态分布的特性,得出单个项目的最大测量误差及均方误差,然后合成单个项目的误差,给出整星各种类型被测参数的总误差。最后,根据目前卫星平台的设计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型敏捷遥感卫星地面测试缺乏验证手段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针对敏捷机动成像过程的新型姿态控制精度评估方法,通过设计星地模型算法,根据卫星的定轨数据和高精度姿态数据计算,可得到星载相机成像点在地固坐标系(ECF)的坐标,并引入地表高程数据以提高计算精度,进行成像点位置精度评估,即姿态指向精度评估;通过计算地表镜下点运动速度等衍生参数,进行载荷成像质量评估。与同条件下地面任务规划数据比对,算法精度误差在10米量级,远小于卫星姿态指向误差导致的成像位置偏离,满足地面分析验证精度需求。该套算法已应用于遥感公用平台、某卫星姿态敏捷机动技术地面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洋  闫野  黄煦  朱正龙 《宇航学报》2014,35(9):1015-1021
利用线性协方差分析法对航天器在闭环控制作用下轨道机动的精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误差,给出了误差影响下航天器轨道机动闭环控制的系统框图。然后建立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轨道方程线性化给出了脉冲速度修正算法。对赤道大椭圆轨道卫星开环和闭环控制下轨道机动的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与Monte Carlo仿真结果与一致,校验了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发射点的所有测量误差统一为标准发射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之间的平移和旋转,建立了这两种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然后,通过各坐祭系内的制导方程,用小偏差法求落点偏差与发射点的坐标偏差,高程偏差,方位角偏差以及垂线偏并之间的解析关系式,该式仅依赖于标准弹道,特别适合射前快速修正,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落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1.
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指向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京  马兴瑞  于登云 《宇航学报》2007,28(3):545-550
以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为对象,分析了其指向精度的影响因素,从传动误差、测量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误差等方面,研究了各项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建立了指向精度的分析模型,并以某一天线双轴定位机构为例进行指向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圆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原理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数字化测量装置,利用相对测量提取出待测特征点的信息,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工件的圆度和同轴度误差。与传统的手工测量相比,本系统精度高、方便快捷、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遥测系统误差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几种测定遥测系统传输精度的方法,重点介绍以单片机为基础的遥测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区间数据处理法.遥测信号发生器体积小、通用性强、适应性广、使用灵活,适用于遥测设备研制出厂检验、靶场验收和执行任务时的误差分析和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14.
同一仪表的工具误差,对不同弹道的影响(如落点偏差)是不同的。本文避开传统的分离误差系数方法,而运用线性回归方法,依据试验弹道的遥、外测参数直接折合出仪表误差造成的正常弹道落点偏差,以提供对型号弹进行精度鉴定的可靠验前信息。在折合方法中利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选择自变元及消去变换法实施运算。给出了对典型弹的数字仿真结果、数例说明该方法有较高的折合精度。  相似文献   

15.
点目标假设下,在二维圆概率偏差线性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纵横向均方根误差分段的精确公式。同时应用概率论正态分布理论,对二维情况下均方根误差、圆概率偏差和概率偏差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给出了二维精度指标相互转换的拟合公式,完善了满足工程应用的二维精度体系。研究结果可在精度指标的论证、设计和考核中使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状态转移阵的SINS/星光组合速度位置误差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帆  房建成 《航天控制》2007,25(6):27-31
惯性/星光组合制导系统,在一般弹道导弹的制导中,星光工作前产生的速度、位置误差无法直接测量,导致较大的关机点速度和位置误差.为了提高导航系统精度,本文针对弹载捷联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系统,深入分析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各项误差特性,根据最优估计的一步状态传播特性,构建了一种误差传播转移矩阵,先估计关机点前一段时间的误差积累,然后,结合卡尔曼滤波对关机点速度和位置误差进行了有效地估计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同未修正时的结果相比,速度和位置精度提高近一个量级,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惯性仪表误差补偿技术在提高战略导弹精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有关战略导弹惯性仪表主要误差源的分类及对精度的影响;惯性仪表误差补偿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等内容作了介绍,对美国洲际导弹误差补偿方法也作了介绍,最后对惯性仪表误差的几种补偿方案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环境温度对导弹精度、最大射程的影响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辉耀  鲜勇 《航天控制》2000,18(1):20-25
导弹发射时的环境温度会影响固体发动机的推力,推力的变化一方面影响导弹的精度,另一方面影响导弹的最大射程.根据推力与推进剂初温的关系,建立了计算标准弹道关机点参数偏差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这种误差通过制导方程高阶项引起的落点误差,并且对最大射程误差也进行了计算,同时,采用修正制导方程系数的方法,对落点误差进行了修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修正环境温度造成的落点偏差.  相似文献   

19.
空间飞行器的对接分离与地面模拟试验的仿真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  肖余之  徐博侯  陶伟明 《宇航学报》2008,29(6):1761-1765
对两对接飞行器的分离过程和地面模拟试验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述了两飞行器在分离瞬 间空间分离过程与地面模拟试验过程之间的对应比拟关系;依据地面试验中给出的多种工况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仿真分析并比对了地面和空间零重力两种环境条件下两飞行器 分离时的运动特性,讨论了地面五自由度对接分离气浮平台模拟两飞行器在空间实际分离时 带来的原理误差影响。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总装精度测量方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航天器总装精度测量是指测量有安装精度要求的仪器的坐标系相对于整星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文章介绍了总装精度测量的两类方法,即通过立方镜镜面法线和中心点测量的方法以及通过星体和被测仪器上特征点测量的方法,文章对两类方法作了数学分析,并对各自的应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