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众所周知,立方氮化硼(CBN)是一种有着和天然金刚石相似晶体结构的超硬材料。自问世以来,即以其硬度高、耐磨性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优异而在金属切削领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最初,作为磨料而大显身手;在经过聚晶后,则成为刀具材料的新秀,在铁族金属加工中异军突起;七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复合立方氮化硼聚晶,不仅保持了聚晶立方氮化硼的一切优点,而且在抗弯强度上有大幅度提高,因而在硬材料及其它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中独树一帜,迅速发展,被称为八十年代的切削刀具材料。 复合立方氮化硼聚晶作为刀具材料,目前在世界上应用越来越广,但…  相似文献   

2.
Tons.  HK  潘肃 《航天制造技术》1991,(4):20-23
采用钢玉和立方氮化硼(CBN)作为表面研磨用的材料,对磨削件表层所产生的物理特性是不同的。在立方氮化硼磨削的试样中,机械效应起主要作用,并产生残余压应力,而采用钢玉磨削时,由于热效应而产生拉应力。试验表明,采用立方氮化硼磨削的试样,其弯曲疲劳强度增加了。研究结果指出,两者的破坏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3.
由于钼合金材料的特性,给机械加工切削带来很大困难,这是因为钼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晶体结构以及零件本身的加工要素的影响所致,与刀具的材料、切削方法和切削用量有关。因此,除控制零件各工序的质量外,采取“封闭式’切削和顺铣等方法,用立方氮化硼刀具并采取各种工艺措施进行车削、铣削和钻削是可以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相似文献   

4.
聚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都属于超硬材料,而且非常耐磨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和地质勘探用钻头,大理石和花岗石的切割刀具、拉丝模等。在切削加工领域内正在扩大其应用范围,超硬刀具作为新一代的刀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常规磨削技术加工这类超硬刀具是非常困难的,采用电火花刃磨技术则可以大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率。现就电火花加工及其引燃式脉冲专用电源刃磨超硬刀具的技术要点以及超硬刀具的切削性能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特点,分别用不同刀具材料的刀具和不同加工参数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切削试验,得出了最佳刀具材料是立方氮化硼(CBN),并总结出了最佳的切削参数。  相似文献   

6.
热喷涂技术在灰口铸铁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先喷涂、后重熔的方法, 把硬质合金或金属粉末牢固地喷涂在以灰口铸铁等材料为基体的耐磨件易损部位。然后用立方氮化硼刀具车削喷涂表面, 保证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将一种能区分敌核弹头与诱饵的关键性战略防御系统安装在地面随时待发的火箭上,可能比部署在永久性轨道上更好。为此,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是否能够研制出一种尺寸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的中性粒子束装置,以便将其应用到地面随时待发的火箭上。 这种地基中性粒子束装置可能于90年代末之前部署,而天基系统则需要花较长时间来研制。 目前,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fcc结构的CoCrCuFeNiMn高熵合金熔覆层,并研究了熔覆层的组织结构以及800℃、1200℃退火对熔覆层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熔覆层显微组织为树枝晶,枝晶间为富Cu面心立方固溶体,有纳米编织组织析出,枝晶内为多种元素固溶的面心立方固溶体。熔覆层经过800℃和1200℃退火4h后,没有新相析出,元素偏聚现象未发生明显变化,晶粒发生明显的粗化。  相似文献   

9.
针对铝合金材料电弧焊接加工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超快速变换复合超音频脉冲方波变极性氩弧焊接方法,并将其用于5A06、2A14和2219等多种铝合金材料的焊接试验加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超音频脉冲方波变极性钨极氩弧焊接工艺进行铝合金材料焊接加工,可有效减少甚至消除焊缝气孔等缺陷,显著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从而获得满意的电弧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凝聚态三项式状态方程的概念框架内,提出了两种计算合金冲击波后压力的近似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道尔顿气体分压定律,由单质金属材料的计算结果合成合金的波后压力;第二种方法是构造合金材料的虚拟单质材料模型,它充分利用状态方程中的三项在不同温度和密度范围内的不同作用,以及三项能独立构造的特点。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与W-Cu合金材料冲击波实验数据进行了比对。根据计算精度判断,冷压参数满足胡-经关系式的虚拟单质材料模型优于第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复合材料的加工进行了许多研究。过去除采用钻头、郁金香形铣刀等“传统”加工方法外,还利用水喷射法进行复合材料的切割。而今天,人们发明了超声波。美国一公司(Energy and Minerale Research Co d′ Exton en Pennsy Lvanie)研制出一种微型工具——超声波刀,这种刀可切割硬度很高或易碎的材料,不管是干纤维还是浸渍过的纤维均可,例如armide纤维,玻璃,石墨。这套微型工具还可对蜂窝状铝材料和Nomex材料进行钻孔和型面加工。值得注意的是,大部份试验是在DuPont de Nemous公司生产的纤维和复合材料上进行的(主要是Kevlar和Nomex材料)。超声波刀不仪适于切割和型面加工青铜夹层板,同样适于切割氯丁橡胶,未硫化橡胶,Kevlar增强橡胶,铝板,惰性固体推进剂,  相似文献   

12.
7416厂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筛选出一种性能较好的绝热层粘接剂,完成了新型人工脱粘材料和人工脱粘层根部U形结构工艺的研究.另外,还与42所共同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防软化作用的LF衬层配方.  相似文献   

1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5):81-81
2008年8月下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两名华裔科学家李成古和魏小丁(音译)研究发现,铅笔石墨中一种叫石墨烯的二维碳原子晶体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100倍。这种物质不仅可以用来开发制造出纸片般薄的超轻型飞机材料、超坚韧的防弹衣和“太空电梯”用的超韧缆线。  相似文献   

14.
轻量化环氧树脂灌封材料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轻量化环氧树脂灌封材料中不同密度的填料在固化过程中发生分层等现象,会降低环氧树脂灌封材料的均匀性并产生应力集中,影响材料的各项性能。通过向体系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珠作为轻量化填料,并设计了偶联处理、低温凝胶工艺、添加小粒径氮化硼等不同的均匀性提升工艺方案,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环氧树脂灌封材料体系的密度与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处理工艺对于均匀性的影响较小,无法有效抑制体系的分层现象;低温凝胶工艺与小粒径氮化硼填料的添加能够将环氧材料体系的密度差分别降低至0.069g/cm3与0.015g/cm3,显著提升了环氧树脂灌封材料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法国欧洲动力公司(SEP)研制出一种以聚苯树脂为基体的新型烧蚀材料。这一研究成果是欧洲动力公司在法国第三次复合材料全国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中公布的。聚苯树脂是欧洲动力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树脂。与烧蚀材料通常使用的酚醛树脂相比,这种树脂含碳率较高,达78%;而酚醛树脂的含碳率只有60%。合成这种树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尼尔·凯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灯——氚灯。这种灯既不用电源,也不用燃料,而是利用氢的放射性同位素——氚释放出来的β射线,激发磷光  相似文献   

17.
美国 Hughes 飞机公司研制出一种可制成粘合剂、密封剂和涂料的可塑性改性环氧树脂。这种被命名为 HRG-3的环氧树脂体系的性能数据如下:室温下未塑化树脂的粘度为0.528Pa·s;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0℃;分解温度为310℃;比重为1.11g/cm~3,剥离强度为1.7kg/cm;延伸率为83%;拉伸强度为2.3MPa;剪切强度为2.7MPa;1kHz 下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是航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发展及应用非常重要的一年。航天新材料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制出了纳米颗粒炸药、碳纳米管高硬度材料、铝氧纳米管材料和新型密封材料、电子绝缘聚合物材料、新型“热塑料”材料以及原子级硅记忆材料和铝  相似文献   

19.
超高强度钢D6AC由于强度高,8_b=1.9~2.1GPa,韧性大,在调质状态下硬度为HRC47~52,故属于难加工材料。D6AC超高强度钢在调质状态下(HRC47~52)进行钻孔,采用一般的标准是无法加工的,应采用超硬高速钢Co5Si或501作钻头;在钻头几何角度及结构上应使其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的特性;在切削用量方面,应采用低速小进给。并且在硬度为HRC50的D6AC超高强度钢上钻孔试验,达到了较好的切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将用大尺寸超燃冲压发动机进行风洞试验美国即将在美国航宇局兰利研究中心的一座风洞中对一台大尺寸冲压/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进行试验。这些试验将使国家空天飞机的研究人员首次能够确定尺寸因素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已进行的设计计算的影响。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