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外隐身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国内外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构成红外隐身材料的填料、树脂的研究现状以及近年来开始重点研究的红外兼容型多频谱隐身材料,并且指出了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外飞行器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雷达隐身材料和红外隐身材料。结合飞行器的隐身需求,提出了隐身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具有明确的研究和应用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在红外及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红外及可见光兼容隐身材料、红外与激光兼容隐身材料等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在热点领域如光子晶体、掺杂氧化物半导体等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指出今后的多频谱隐身材料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隐身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评估飞行器被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红外辐射强度。本文针对飞行器表面红外辐射特征计算的问题提出一个方法。首先通过分析飞行器表面气动加热、发动机热部件等主要热源,建立了CFD计算模型并获得了飞行表面的温度场。并结合反向蒙特卡洛方法建立求解飞行器表面复杂几何外形的红外辐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飞行器主要部件在水平和侧向上红外辐射强度所占的比重;并针对飞行器主要部件冷却对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平方向降低飞行器头部、垂尾、机翼部件表面温度10K能降低红外辐射强度大于8%;而在侧方向降低飞行器头部、垂尾、机翼部件表面温度10K能降低红外辐射强度小于8%。计算结果可为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武装型直升机,在设计上通常都会兼顾考虑其隐身性,如选择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或集多种隐身功能于一身。为了验证直升机的隐身性能,就雷达隐身、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在试验时所设置的飞行科目和方法作几点阐述,供飞行试验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参考,为改进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武装直升机在遭遇制导武器威胁下的战场生存力,可在直升机的隐身设计技术上采取多种手段。阐述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和激光隐身等技术特性,为武装直升机总体隐身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外航空发动机喷管隐身修形设计技术在轰炸机、战斗机及无人机上的应用,阐述了喷管隐身修形设计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现发动机红外隐身及雷达隐身方面的重要性。分析了喷管锯齿修形设计技术对飞机/发动机的气动特性、红外及雷达隐身的影响,着重分析了锯齿结构对高温气流核心区长度的影响,获得了飞机类型、作战目的、喷管类型等因素与喷管锯齿修形设计技术选取的关系,及2元喷管锯齿形结构与轴对称喷管锯齿形结构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针对飞行器排气系统的红外隐身问题,对其红外辐射特性、辐射机理进行了讨论分析,重点探讨了排气系统应用遮挡技术、冷却技术以及低红外发射率技术等几种红外隐身技术的特点和效果,论述了飞行器排气系统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飞行器红外隐身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热红外探测器的高度发展已使应用于目标表面的热红外隐身材料成为飞行器隐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往的文献中一向较少涉及。本文以全面、系统的情报调研为基础,着重探讨分析了十余年来国外热红外隐身材料研究工作的基本状况,总结了热隐身材料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了涂料、光学薄膜、多频谱兼容隐身材料和  相似文献   

10.
纳米材料在反舰导弹隐身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反舰导弹的隐身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特性,指出纳米材料在隐身设计中的优势,给出了纳米材料在反舰导弹隐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采用纳米材料后反舰导弹的红外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2.
隐身武器装备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雷达的检测与跟踪性能构成了严峻的威胁。首先,分析了隐身目标检测与跟踪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然后,对高机动隐身目标、多隐身目标、机载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的多隐身目标等检测与跟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体隐身是利用等离子体回避雷达探测系统的一种技术.本文介绍了飞机等离子体隐身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在飞机机翼封闭前缘内产生离子体的隐身结构设计方案,进而采用CST NWS高频电磁分析软件,对等离子体隐身结构机翼与金属机翼的RCS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在前缘设置等离子体隐身结构可以改善机翼的总体雷达散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王晶  李晓波 《飞机设计》2011,31(2):25-29
阐述了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的一般方法,重点分析了气体放电管产生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以及等离子体的隐身机理,介绍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隐身技术作为提高作战生存力的关键环节,是复杂对抗环境下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的最重要技术指标。飞翼布局以其独特的隐身优势,成为无人作战飞机首选布局形式。文章以超低RCS亚声速飞翼布局无人机平台为基础,从多频谱隐身特征平衡设计出发,针对其采用低发射率材料前后的红外隐身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红外隐身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飞机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涡扇发动机在飞机红外隐身上的优势,如可降低发动机及其尾焰的红外辐射强度;兼顾了良好的隐身性能和很好的作战性、机动性.  相似文献   

17.
箔条云对飞机隐身特性的影响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云飞  张考  何庆芝 《航空学报》2000,21(3):202-205
建立了箔条云对飞机隐身特性的影响分析与计算方法。考虑的对抗情况是突防方用一架飞机播撒箔条偶极子云,作战飞机以该箔条云带为掩护进行突防或调动。通过算例计算了箔条干扰及目标 RCS对飞行器隐身性能的影响。结论是:在每千米突防路径上抛撒6000根数量的箔条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的隐身能力,使得 RCS小于100m2 的目标难于被一般雷达探测到。即使雷达对于箔条杂波中可见度有30d B的改善,在箔条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性能仍然不如在杂波和噪声条件下。应当指出,虽然计算结果表明箔条具有很好的干扰效果,但其应用应考虑到战场战术环境、天气条件等外界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飞翼无人机平面外形气动隐身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双后掠飞翼布局隐身无人机(UAV)平面外形,基于参数化模型和网格自动划分技术,采用气动无黏/黏性数值求解模型和隐身工程评估方法结合单/多目标优化算法,在给定的变量设计空间中完成了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多目标优化给出了布局气动升阻性能相对隐身性能的最优设计边界,指出了外形气动与隐身设计之间存在的冲突关系,即一方性能提升必会使另一方性能降低,不存在双方同时最优的解,飞翼外形设计时需要在气动与隐身间进行权衡折中。计算表明,在飞翼布局外形优化中应采用精度高的黏性气动计算模型。所建立的气动隐身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为飞翼布局无人机外形精细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隐身技术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提出了隐身效能的概念以及评估方法,建立了攻防对抗的仿真模型,最后对典型飞机隐身效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评估,其结果的规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