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通过保角变换: ζ=x+jy=Aζ_1+A_1ζ_1~(-1)+A_2ζ_2~(-2)+……使无限长导体柱的正截面外部变成ζ_1平面上的单位园外部。由二维的Helmholtz公式出发,求得当波长远较柱截面尺寸为大的平面电磁波以垂直于柱轴的方向投射时: (1)E_1平行于柱轴,E_1=exp[jb(ycosα-xsinα)],则远区衍射场 (2)H_1平行于柱轴,H_1=exp[jk(ycosα-xsina)],则远区衍射场 其中:S=截面积, u=cosθ+jsinθ=(x+jy/γ), p=2π(∈μ)(1/2)A(e~(jα)A_1-e~(jα)A),p=P_α+jP_y所相应的矢量P=i_xP_x+i_yP_y就是导体柱在入射波的电场下所感应的等效电矩。 在椭柱(长短半径各为a,b)的情形中: A=(a+b)/2,A_1=(a-b)/2,S=πaba=b就是圆柱的情形;b=0就是薄片的情形,利用Babinet原理,可推得平面上无限长开槽的情形——此二情形都已有准确解,与本文结果相比较,当ka→0时,只差高阶无限小。  相似文献   

2.
不对称夹层壳是指两表层材料不同和厚度不等的夹层壳,设一表层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厚度为E_1,t_1,另一表层材枓的弹性模量和厚度为E_2=k_E E_1、t_2=k_1。过去有人对不对称夹层壳的稳定性作过研究,但推导过程太烦、临界载荷算式很复杂,不便工程使用。本文从工程使用的需要出发,用近似理论建立微分方程,并给出园筒壳轴压和外压的临界载荷算式。  相似文献   

3.
低温风洞运行过程中,洞体回路承受的温度低且温度变化范围大,使结构产生较大的热变形和热应力,将影响风洞的气动性能和安全性。在进行0.3 m低温风洞结构设计时,通过合理选取风洞结构材料、采取驻室夹层内腔的气流换热和结构热变形释放等措施对结构热变形进行有效控制,并针对洞体回路的热变形和热应力计算等内容开展了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降温7200 s后,拐角导流片的温度降至约110 K,稳定段的法兰温度约为250 K,洞体回路的最大热应力出现在换热器驻室壳体上,约为110 MPa,安全系数大于1.8;洞体回路温度降至90 K时,长轴方向收缩约为29 mm,短轴方向收缩约为12 mm。通过低温风洞试验发现,仿真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际的测量结果,调试试验结果验证了该风洞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功能梯度材料(FGM)在导弹热防护系统中的应用,旨在研究导弹体热防护壳在不同变量条件下振动模态的变化规律。在建立FGM圆柱壳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借助FGM的热物性参数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探讨了陶瓷体积分数指数、热应力以及弹体厚度对FGM壳振动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体积分数指数和热应力对弹体振型无明显影响,弹体振动频率变化是热物性参数变化和热应力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陶瓷体积分数对振动频率影响不明显,弹体的振动频率随壳体厚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某型飞机油滤壳体在高低压试验过程中发生渗漏。针对渗漏问题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开展油滤壳体普查,选取典型裂纹件进行宏观及体视分析、微观及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有效检出油滤壳体渗漏位置。漏油位置多发生于壳体加强筋及附近腹壁处,裂纹方向有周向或纵向,壳体漏油失效原因为疲劳,表面富氧α层的存在及加工过程中破坏表面完整性的痕迹是壳体开裂漏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针对飞行试验中飞行器薄壁壳体测量温度与预测温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一问题,采用气动热工程算法结合热传导计算方法,分析了测温探测器安装结构对测点温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薄壁结构飞行器在上升段有气动加热、其表面处于升温过程或热量由壳体表面向内部传导时,测温探测器安装结构对测点温度基本无影响。但当飞行器处于飞行中段,在辐射散热、表面温度低于壳体内部温度造成热量由壳体内部向外表面传导时,测点温度受原探测器安装结构影响明显,测量温度明显低于不装探测器时的预测温度;而采用本文提出的探测器安装方案,可明显降低对测点温度的影响,在飞行器的测点位置最大影响小于0.5K。  相似文献   

7.
对由一个分裂定理确定的共形紧致流形的结构,给出了一个注记,并且证明:若(M,g)是一个n维共形紧致流形且Ric_M≥-(n-1)和λ_0(M)=n-2,则在H~1(L~2(M))中不存在任何一个k≥2正交调和形式组。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的(Ba,Ca)_5(PO_4)_2SiO_4:Eu~(2+)荧光粉。所制备的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PL)进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成相温度为900℃,少量掺杂Eu~(2+)离子或改变Ba2+,Ca2+离子的相对含量不影响基质晶体结构和相纯度。在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Ba,Ca)_5(PO_4)_2SiO_4:Eu~(2+)呈蓝光宽带发射(400~550 nm,源于Eu~(2+)离子的4f7-4f65d1跃迁)。进一步研究表明:(Ba,Ca)_5(PO_4)_2SiO_4:Eu~(2+)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调整Ba2+与Ca2+离子的相对比例从深蓝光―蓝光―浅蓝光进行调控。通过精确调整Eu~(2+)的浓度,在荧光粉(Ba0.99Ca0.01)5(PO_4)_2SiO_4:Eu~(2+)中可实现高品质蓝光发射。所制备的(Ba,Ca)_5(PO_4)_2SiO_4:Eu~(2+)荧光粉在LED植物照明和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OCr17Ni7A1和OCr17Ni7MoA1的深拉伸成形、机械加工、焊接和热处理等工艺研究成果。热处理控制基体和焊接试样的抗拉强度δb=115±10kgf/mm~2、延伸率δ_5≥10%、冲击值α_K≥4kgf-m/cm~2、焊缝弯曲角α_ω≥40°、滚焊试片拉力P≥800kgf/cm~2,结果使产品的液压试验、气密试验、疲劳试验和爆破试验性能均超过设计指标,成功地通过了点火试验和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在TC4钛合金基体上成功制备了均匀致密的Al-FeCoNiCrAl高熵合金复合涂层,研究了退火对复合涂层物相组成和性能的影响,建立起退火温度与复合涂层物相演变和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涂层厚度随着球磨时间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并且涂层硬度随着球磨时间增加而增加。涂层的物相随退火温度变化而变化,复合涂层为BCC相,550℃退火2 h后涂层中生成了L1_2相,σ相和(Ni,Co)_3Al_4。750℃退火后涂层中生成有序BCC相。1 050℃退火后涂层中仅存BCC相和有序BCC相。在550℃和750℃退火后涂层的硬度略微升高,1 050℃退火后涂层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给出了ΩB-理想的定义,并且得到了ΩB-理想的一系列结论,证明了若{Iα|α∈Γ}是一簇ΩB-理想,则∩α∈ΓIα也是ΩB-理想.同时还证明了若{Iα|α∈Γ}是整环R的一簇理想,则 (1)(∑αIα)ΩB=(∑αIΩBα)ΩB; (2)∩αIΩBα=(∩αIΩBα)ΩB.  相似文献   

12.
可修系统试验数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齐次Poisson过程,特别是Weibull过程,在可靠性增长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考虑了多个Weibull过程强度函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在假定所有的形状参数相等的条件下,本文在Ⅰ型多台定数截尾、多台定时截尾和Ⅱ型多台定数截尾三种情况下,给出了检验假设H_0:α_1=α_2=…=a_k的小样本和大样本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低温静力试验中,温度梯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外载荷"作用于参试产品上,因此由其导致的热应变/热应力不能忽略;应变计材料的温度效应引起的应变计热输出异常明显,直接影响试验测量结果;同时由于试件存在温度梯度,采用传统的温度补偿方法对热输出进行剔除不太现实。因此必须通过后处理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热应变/热应力修正方法成为当前低温静力试验中研究的一大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热环境     
用有限元法改进热应力计算本文描写用有限元法决定结构元件中热应力的方法。方法中避免了计算必须有确切尺寸情况下进行。由于受热结构一般对空间分布温度变化的灵敏度差,所以可使用有效应力计算法,并从大网格有限元解得到应变。于是同细网格温度分布应力—应变—温度状态方程联用便得到细网格结果。这方法的有效性已在计算H3T航天机的垂直尾翼受模拟再入地球环境的热应力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结果为下述定理。 定理:设x(uw)是矩形域上关于该矩形上均匀分割的二维双三次样条插值函数,且x(uw)满足条件(5),则x(uw)在矩形域R边界上的节点处的四阶混合偏导数有估计式: |S_(i,0)|≦|A[i,n—1]||ε_(n,0)| |B[i,n—2]||ε_(0,0)|=[0,-4,(-1)~2 4,…(-1)~i 4]/[0,-4,(-1)~2…(-1)~n 4]|ε_(n,0)| sum from h=i to n-2 (-1)~(k(k-2)-(i 1)(i-2))[0,-4,(-j)~2 4…(-1)~i 4]/[0,-4,(-1)~2 4,…(-1)~(k 1) 4][0,-4,(-1)~2 4,…,(-1)~(k 2)4] (-1)~(i(i 1)/2)/[0,-4,(-1)~2 4,…(-1)~n 4]|ε_(0,0)|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分别为: A[i,n—1] B[i,n—2] ε_(n0),ε_(00)>0 A[i,n—1] B[i,n—2] ε_(nm),ε_(0m)>0 其中 i=1,2,…,n—1. j=1,2 …,m—1.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薄壳的经典理论,导出了在受有轴对称的多项式温度分布条件下,圆柱壳的位移、内力和热应力的理论公式。并以三次多项式温度分布为例,计算了三种边界条件(自由端、固支端、简支端)下,理论的和有限元的热应力曲线,对固支端进行了热应力实验,绘制了实验曲线。最后,对三种情况作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理论与有限元计算曲线相当吻合,计算与实验曲线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实双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及其反问题的降阶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将实双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化为阶数减半的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问题。并利用这个结果来求解斜对称Jacobi矩阵的特征值反问题,即构造一个斜对称Jacobi矩阵A,使之具有预先指定的特征值{λ_i}_(i=1)~n或预先指定的特征对(λ_1,x_1)和(λ_2,x_2)。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文[1]、[2]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扩压器进口截面非对称速度分布对扩压器内流动及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截面速度分布状况对扩压器性能,起始分离点位置和分离区高度有影响,在扩压器中起始分离点的位置和分离区范围主要取决于进口附面层内层的速度分布而不是外层速度分布。速度分布不均匀系数α可作为描述具有均匀中心流的进口速度分布。  相似文献   

19.
将30CrMnSiNi2A钢试样在不同温度(810°—1200℃)奥氏体化,然后分别进行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等温淬火,并测定其常规机械性能及断裂韧性,观察热处理后试样的金相组织,对试样断口进行宏观及扫描电镜观察。最后,探索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提高,无论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等温淬火,30CrMnSiNi2A钢的强度缓慢下降,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奥氏体化温度提高使:(1)奥氏体的成份均匀化好,马氏体等温淬火的位错马氏体相对量提高,贝氏体等温淬火后可看到明显的束状(B_Ⅲ型)下贝氏体;(2)在马氏体或下贝氏体板条间形成适当的残余奥氏体薄膜(约150(?));(3)碳化物或硫化物能较好地溶于奥氏体中;(4)奥氏体晶粒粗大。由于奥氏体晶粒粗大,钢的强度及韧性均要下降。30CrMnSiNi2A钢随奥氏体化温度的提高,断裂韧性也提高,是由于以上(1)、(2)、(3)三项因素起主要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热应力、热模态求解方法。采用多变量有限元方法进行几何非线性单元列式,将温度的影响转化成热载荷进行静力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内部热应力,然后计算受热应力影响的结构非线性热刚度矩阵。由热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进行广义特征值分析得到结构的热模态及其模态频率。最后,给出了热屈曲的计算方法。针对典型壁板结构计算了热应力和热模态,计算结果与Nastran相差在10%以内,分析了热应力对壁板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