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碟验证的主要思路1.飞碟需要一种极特殊的能源,这种能源事实上必须是永动机.2.正统科学界彻底否定飞碟的结症是对能量守恒的盲目信仰,因此在飞碟的能源和反重力问题上陷入了空前的绝境.磁能装置能否造出来是飞碟验证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王芝苗 《飞碟探索》2007,(10):44-46
乍一听,飞碟与经济发展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然而熟悉飞碟的人都明白,飞碟与经济发展不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研究飞碟还能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为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商榷.  相似文献   

3.
作为宇宙之谜的飞碟,来无影,去无踪.有时目击者还描述说飞碟具有一种“隐身”的神奇能力,它能在你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和消失.形容它正可用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于飞碟之谜,大多数人从分析的角度所迷惑的主要之处是不知它从何处来,不知它到何处去.于是更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是何物,它的组成、结构等等问题.飞碟之谜已经困扰了我们50年了.人类的思维在飞碟现象面前略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飞碟出现了种种推想和猜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竞猜.  相似文献   

4.
飞碟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史书就曾有关于飞碟的记载,现代飞碟现象的研究始于1947年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上空看到9个盘状飞行物之后.人类对飞碟探索了40多年,至今仍没能解开这个谜.现代飞碟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飞碟是外星人所为,是地外文明的表现,目前这种观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小组比“天外来客”小组迟到现场一会儿,于是,专家们对坠毁的飞碟开始调查.据施德曼讲述:调查人员通过打碎的舷窗一个接一个地进入飞碟.飞碟上的舷窗很难同飞碟外壳区分开来,看上去酷似金属,可是后来才搞清楚,原来,这些舷窗都是透明的.调查人员在飞碟舱室内发现两个类人生物,他们的身高为1.2米.由于飞碟坠毁时的强大惯力,两个乘员被重重地摔到仪器盘上,他们的尸体被烧成深褐色.其余的12具外星人尸体都两臂张开地躺在舱室的地上.实际上,飞碟上总共有14具尸体,而不是斯卡利所说的16具.  相似文献   

6.
飞碟研究冷热析孙凤武飞碟问题在中国公开引发,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18年,其间冷冷热热、热热冷冷。什么是飞碟研究的“冷热”?就是社会公众对飞碟现象的关注程度、飞碟研究的兴旺程度、新闻媒介报道飞碟的频数等等的综合情况。目前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飞碟“冷”的时...  相似文献   

7.
飞碟光束在众多飞碟现象中是最富有神奇性、最引人注目、最光怪陆离的,它使人类现有的物理光学知识黯然失色,对飞碟光束的研究将为人类物理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我们来看看飞碟光束使人致瘫这种现象,或许我们能有一点突破!让我们先来看几则飞碟光致瘫的案例:1972年,芬兰普尔金市两名20岁出头的姑娘看到一个带有发光圆盖的飞碟.突然,飞碟射出一道光束击中了这两位姑娘.她俩顿时就从头到脚失去活动能力,好像被焊在原地似的既不能呼吸,也听不见声音,更无法呼救.然而她们的头脑却很清醒,有逃离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本文作者何显荣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华飞碟研究会监事长,从事飞碟研究多年,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刊出下面这篇文章,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飞碟研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飞碟学的涵义飞碟学是在研究与飞碟有关的各种知识,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宇...  相似文献   

9.
乍一听,飞碟与经济发展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然而熟悉飞碟的人都明白,飞碟与经济发展不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研究飞碟还能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为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商榷。  相似文献   

10.
来自另一空间的飞碟,奇异的飞行技艺使人类兴叹,百思下解.看到自己的科学水平与飞碟世界的巨人差距,使人类感到困惑.飞碟能够骤然出现和消失、极大加速、直角转弯、跳跃飞行,能突然骤停和倒退、悬停;在大气中飞行没有声音.能穿壁而出入,能够使汽车和墙壁变得透明.这是由于飞碟乘员掌握了控制物质的方法,能随心所欲地分离和组合物质,使基本粒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列,以产生所需要的年力场和引力场.飞碟在大气中飞行,是把前面的物质调制成引力场,后边的物质调制成斥力场.飞碟在行进中避免了与空气摩擦,因而无声无息.飞碟射出来的光,与气功外气的作用相似,是经过调制后发射出来的物质流,这种光可以灼伤人体,可以  相似文献   

11.
在验证关于不明飞行物报告的真实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物证:飞碟的照片、飞碟的残骸以及坠毁的飞碟等.1897年7月22日美国俄亥俄州茨聂丝维尔乡镇的两位青年曾拍到过飞碟的照片.1917年6月10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乌依亚姆斯贝气象站拍摄的日珥底片上发现飞碟.1952年9月19日航空技术协会活动时,突然在“富兰克林·露茨维尔特”号航空母舰前方出现一银色飞行物.当时舰上人员成功地拍下了3张彩色照片.这些照片从未发表过.  相似文献   

12.
写下这个题目后问自己:是不是略有霸道的嫌疑?时至今日,许多地球人并没有因为不了解飞碟、不了解飞碟文化而感到困惑和空虚,甚至不承认、不待见有什么飞碟文化.相反,人们身边的许多事情,诸如油盐酱醋之类,都远比飞碟文化显得重要和实在些.所以本文绝无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别人的企图,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并愿以此文与同道商榷.记得十几年前还在大学念书的时候,《飞碟探索》杂志刚刚问世,那时这本杂志以UFO基本知识、UFO目击报告为其主旨.宿舍里的伙伴曾就飞碟现象、天外访客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许多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3.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飞碟的神话在人类社会广泛流传,不断升温.社会舆论似乎已经确认,飞碟是天外来客,是外星人派使者来造访地球.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国家的军方依然认为,飞碟并非外星人的杰作,而是地球人类设计天才的作品,是新一代地球飞行器.  相似文献   

14.
飞碟爱好者也许都有相似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够与外星人相遇,也好见识一下飞碟这种神奇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1995年第2期上刊登了我拍摄的两幅UFO照片之后,广大UFO爱好者从全国各地给我寄来了大量信件。由于信件太多,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在此借《飞碟探索》一角对有关的问题综合答复如下: 1.我拍摄的照片上显示的是一个UFO,并非天外来访的飞碟。如果是飞碟,也就不称为“不明飞行物”了。 2.照片背景颜色有异,是因为冲洗时电脑自动调色所致。当仪器对底片中的物体放大时(并非指照片放大),照片背景较暗,已经过自动调色。 3.由于索要资料者太多,本人经济上难以负担,请希望得到UFO资料的读者事先来信联系,并请不要忘记寄来复信的邮资。 4.有90%以上的读者认为UFO就是天外来客,但又征求我的意见。我以为凡事勿太早肯定,UFO  相似文献   

16.
外星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跟地球文明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作为外星人乘具的飞碟,它在外星文明中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外星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飞碟来源于它所在的文明,又集中体现了它所在文明的发展程度.外星人通过飞碟实现了宇宙飞行,同时将他们的文明延伸到星际之间,这样的文明可以称为星际文明.以飞碟为标志工具的星际文明,远远超越了现阶段的地球文明,它的出现使地球文明的光环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7.
书讯     
2000年即将出版的甘肃科技版飞碟探索丛书 1.《华夏碟影》(大 32开) 时波 著。 2.《来自飞碟的新挑战》(大 32开) 〔法〕让-克洛德·布雷 著。 3.《神秘的世界》(大 32开) 〔法〕让-克洛德·布雷 著。 4.《罗斯韦尔之谜》(大 32开) 《飞碟探索》编辑部 编。 5.《科学与超自然现象》(大 32开) 陈育和 著。 6.《真实的故事》(大 32开) 张志海 著。 7.《中国 UFO目击案( 1990~ 1999)》(大 32开) 《飞碟探索》编辑部 编。 8.《灾难群岛》(飞碟探索丛书科幻系列,大 32开) 郑军 著。 9.《加西之城》(飞碟探索丛…  相似文献   

18.
只要提到不明飞行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阿诺德事件的.这次事件在不明飞行物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飞碟一词广为流传,甚至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把不明飞行物就称为飞碟.  相似文献   

19.
朋友,你见过飞碟吗?你听说过有关飞碟绑架人的故事吗?美国《Nation Examiner》杂志(3.16.1993)报道了发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安帕克斯格瑞森林的飞碟绑架地球人的一个真实故事.这还是18年前发生的事呢,具体时间是1975年11月5日.这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安帕克斯格瑞森林林场工作的卡车司机特拉维斯·沃尔顿(时年22岁)下班后驾车从林场回家,同车的有作业班长迈克尔·罗杰斯和另外5名同事.卡车行至途中,突然有人叫喊:“飞碟!有飞碟!”只见一个飞碟呼啸着在森林上空飞速旋转,同时发出强烈的光电流.沃尔顿刚把车停下,只见一束微带绿色的蓝色闪光从汽车的挡风玻璃前掠过,顿时照亮了大片森林.罗杰斯看到沃尔顿被闪光流冲出驾驶室向后倒在地上.在场的同事都被这一突如其来的可怕场面惊呆了.他们慌忙跳下卡车,逃往密林深处.闪光过后,当他们返回停车处时.  相似文献   

20.
1993年6月,德国飞碟学协会在莱因河畔法兰克福市举行成立大会并首次进行正式登记.德国飞碟学协会是一个从事与不明飞行物,即UFO有关的所有异常现象研究的机构.该协会下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