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1所圆满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一级机架静力试验所有状态试验任务,为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不同型号机架的静力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这是该所首次应用液压自动加载系统进行该型号机架的静力试验。加载过程实现了从手动到自动加载的跨越,系统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试验控制精度与加载精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板料冲压成形回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回弹是板料成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回弹的数值模拟作为解决回弹问题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完整的回弹数值模拟分为2步,即冲头加载成形过程模拟和冲头卸载回弹过程模拟.本文比较了静力隐式和动力显式2种算法在计算回弹问题时的优劣,采用静力隐式算法建立了计算冲头加载成形过程模拟和冲头卸载回弹过程模拟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自行开发的软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飞机结构试验尤其是静力试验中加载速度低、系统流量低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阀控的飞机结构加载试验用的电液一体化作动器,阐述了其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阀控系统的效率问题,提出降低油源压力设计值来提高系统效率的方案,并通过AMESim高级建模仿真平台,对该电液一体化作动器系统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降低油源压力设计值方案对提高系统效率的有效性.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液一体化作动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飞机结构加载试验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桨距调节助力器电液加载系统的H∞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某直升机桨距调节液压助力器地面试验用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原理分析,建立了电液加载系统的动态模型.由于电液加载系统中存在着结构参数难以精确获取和伺服阀负载流量非线性等不确定性因素,采用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设计出的控制器难以奏效,为此研究了基于H理论的电液加载系统的鲁棒控制策略.选择适当的权函数,利用混合灵敏度的方法设计并且采用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算法求解出鲁棒控制器.给出了使用鲁棒力控制器的试验结果,结果证明所设计鲁棒力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溶液法制备PVDF薄膜电活性相方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制备具有电活性相的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采用了简单易操作的溶液涂膜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前驱体溶液浓度、搅拌时间以及热压工艺对PVDF不同电活性相的晶型结构形成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PVDF薄膜的晶型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溶液浓度7%~10%,搅拌时间2~3h都有利于β相的形成,利用红外光谱,可以计算β相的含量,在前驱体溶液浓度7%,搅拌时间2h时得到最大的β相含量81.3%;热压对PVDF薄膜的晶型结构有很大的影响,经过热压处理的PVDF薄膜中γ相转变成更加致密的β相.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6-PUS并联机构的多维力加载装置,可对目标施加多维时变载荷。首先,根据向量叠加原理和牛顿迭代法,分别推导了加载装置的运动学逆解与正解。其次,基于旋量理论,推导加载装置的速度和静力雅可比矩阵,建立动平台与各支链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映射。再次,根据虚功原理,建立加载装置的动力学模型,并且通过对比Adams和MATLAB模型的仿真结果,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设计并完成多维力加载试验,验证加载装置的多维力加载能力,为后续的数控机床加载试验提供新的加载手段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自适应CMAC复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舵面电动加载系统具有非线性及多余力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神经网络与自适应神经元控制器并联构成复合控制结构.该控制策略以系统的指令输入和实际输出作为CMAC的激励信号,以系统的当前控制误差作为CMAC的训练信号.提出了利用误差在线自适应调整学习率的方法,消除了常规前馈型CMAC的过学习和不稳定现象.建立了无人机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加载系统的多余力矩,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改善了舵面电动加载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一种朗缪尔球形探针在轨快速去除表面污染的技术方法. 朗缪尔探针是空间等离子体原位探测的一项重要手段, 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器. 探针传感器表面被污染时, 会造成探针I-V特性曲线失真, 从而导致探测获得的等离子体参数产生偏差. 通过试验验证了采用探针传感器加载高压的技术, 其可快速有效清除传感器表面污染, 确保朗缪尔探针在轨探测获得实时、准确的空间等离子体信息.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型化太阳敏感器图像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设计使用了抗辐射加固COMS APS图像传感器芯片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利用FPGA实现了对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控制和对图像数据的检测、采集、缓冲、预处理以及传输,同时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工作.最后,给出了这种小型化太阳敏感器的标定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可以基本达到国际航天同类产品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工业铂、铜热电阻电阻-温度特性,以工业铂电阻温度传感器为例,给出了一种提高热电阻测温准确度的方法。通过对工业铂电阻进行多点测试,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测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新的电阻-温度转换公式和分度表。通过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使用该方法可以提高传感器的测温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As the pace of human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pace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space debris gradually becomes an inevitable problem affecting and threatening human space activities. When space debris strikes the spacecraft bulkhead, determining the impact source location timely and accuratel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pair damage, and is also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safety of astronauts' lif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wave propagation law in thin plates, established a lightweight sensor array using 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ircular thin-film sensors, and used a two-stage light-gas gun loading system to conduct hypervelocity collision localization experiments on impacting 2A12 aluminum plate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ensor array radius and sensor size on localiz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maller the radius of the PVDF sensor array is, the more accurate the positioning result i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same size of the PVDF circular film sensor array. On the premise of the same PVDF sensor array arrangement, the larger the PVDF circular membrane sensor is, the more accurate the positioning result is.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is used to study the stress wave propagation of aluminum ball impacting aluminum plate at high speed, simulating space debris impacting spacecraft. The stress waveform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which show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2.
金属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特性,因此是卫星表面热控材料防静电积累的重要材料之一。实验研究发现这些金属氧化物薄膜还是具有优良的防原子氧和抗空间辐照环境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与成膜方法及工艺过程直接相关。经模拟原子氧环境的氧等离子体作用后,溅射镀氧化锡样品的质损明显小于蒸镀氧化铟锡薄膜的质损,而氧化铟锡薄膜的质损又小于未镀薄膜试样质损。  相似文献   

13.
电液主动控制挤压油膜阻尼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旋转机械采用传统的动压轴承构成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压电晶体-电液主动控制的动静压混合轴承构成的电液挤压油膜阻尼器(HSFD).对于这种电液挤压油膜阻尼器, 经典的半油膜(π油膜)假设不再成立. 为了求解它的压力分布,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有动静压混合作用时Reynolds方程的求解方法. 在此基础上, 对采用这种电液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转子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 从而为实现主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喷嘴表面化学改性抗结焦积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航空发动机喷嘴产生大量结焦积碳并影响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化学强氧化-阴极还原法,在航空发动机喷嘴材料表面制备了稳定的富铬氧化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表面表征,开展静态结焦质量评定和动态航空发动机台架燃烧实验,探讨化学改性抑制结焦积碳的机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平整,氧化膜颗粒排列堆积紧密;喷嘴材料的抗结焦性能与其表面成分和界面张力密切相关;静态抑制结焦率最大约12.5%,动态燃烧实验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空燃油柱塞泵滑靴副的动静压混合支承下的润滑问题,在滑靴副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静压支承与滑靴非规则的空间曲线运动特征所产生的动压效应,建立了动静压效应下的滑靴副混合润滑数学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滑靴副的润滑特性仿真计算研究,分别对混合润滑机理下的油膜厚度变化规律、油膜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和滑靴抗倾覆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动静压混合支承所得到的油膜厚度变化趋势更符合滑靴副实际的润滑状态;中心油膜厚度、滑靴最大倾斜角和转子转速主要对动压效应产生影响,而滑靴副进口压力即柱塞泵供油压力主要影响油膜的静压作用;提高滑靴的抗倾覆能力可通过增大滑靴底面工作半径或者减小滑靴中心油池半径来增强油膜的动压效应,抵消滑靴受到的倾覆力矩。  相似文献   

16.
在时燃烧喷氦的冷流试验中,利用吸气式热膜浓度感头,直接测量局部混气的热膜电压,由此根据静交准可获得超音速流通掺混层氦气深度这种局部混气深度测量方法不需要取样及气体分析,实验表明,这种吸气式热膜深度感头测量的相关参数具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静态图像压缩评估方法测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态图像压缩领域提出了众多图像质量客观评估方法,但对于各种客观评估方法与主观感受相符程度的研究仍有不足。为此,文章设计了一种评价客观评估方法的测评方法:按特定原则建立相对完备的测评图像库,以实际观测得到的主观分数为参考,以客观评估方法的评价分数为测评对象,通过对比同一压缩算法不同压缩倍数、不同压缩算法主观质量相近情况下各种评估方法的表现,以及依据VQEG报告的度量准则所求的度量结果,对客观评估方法的性能进行评价。同时,文章以PSNR和SSIM为例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SSIM各项指标优于PSNR,与现有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8.
Development of a balloon to fly at higher altitudes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challenges for scientific balloon technologies. After reaching the highest balloon altitude of 53.0 km using the 3.4 μm film in 2002, a thinner balloon film with a thickness of 2.8 μm was developed. A 5000 m3 balloon made with this film was launched successfully in 2004. However, three 60,000 m3 balloons with the same film launched in 2005, 2006, and 2007, failed during ascen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2.8 μm film were investigated intensively to look for degradation of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d its elongation as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icker balloon film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alloon film was also studied using an empirical and a physical model assuming an axis-symmetrical balloon shape and the static press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film was strong enough. A stress due to the dynamic pressure by the wind shear is considered as the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unsuccessful flights. A 80,000 m3 balloon with cap films covering 9 m from the balloon top will be launch in 2011 to tes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is reinforcement.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的现场标定,提出基于规则小孔平面靶标的现场标定方法.将小孔平面靶标固定放置于面源黑体前方,在光学视场测量空间内,多次调整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摆放位置,以采集多幅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红外靶标光点图像.使用等高层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方法精确提取靶标红外光点的中心坐标,获得特征点信息.利用红外靶标图像和图像特征点计算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光学系统的焦距和主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简单灵活有效,便于调试现场操作.目前,该方法已在面阵静态红外地球敏感器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