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了一项旨在探索太空、将人类足迹扩展到整个太阳系的新航天计划——制造新型飞行器,使得美国宇航员能在2015年前重返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将人类送往火星乃至更遥远的宇宙空间。布什雄心勃勃的新航天计划的目标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14,(4):68-70
自发现火星以来,人类就一直梦想能够登陆火星。NASA已启动项目,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将航天员送上火星。但这一项目真的具有可行性吗?不久前。一批科学家、NASA的官员、私营太空公司及其它航天机构代表齐聚美国华盛顿,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火星征程:制定太空探索的后续步骤》,阐述本世纪30年代人类到达火星空间、最终登陆火星并开展可持续探测的战略目标,提出以载人登陆火星为总目标的空间探测实施战略、原则和挑战,循序渐进地迈上"依赖地球"、"试验场"、"独立于地球"三个台阶,指导未来载人火星探测活动。载人火星探测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提出的规模最为宏大的航天工  相似文献   

4.
在代表人类最高科技水平的载人航天领域,不仅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地面女科学家和女工程师,也有许多丰采夺目的女航天员。她们飞翔在茫茫的太空中,与男航天员比翼齐飞,在人类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写下了自己辉煌的篇章,创造了航天史上许多个第一的纪录。  相似文献   

5.
池浩 《航天员》2010,(4):64-66
本期你将看到俄罗斯在火星探索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努力,并继续从中感受和体会世界各国航天人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太空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6.
孙凯文译 《航天》2012,(4):44-45
为了开创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太阳系深处留下人类的足迹,美国航字局在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科研合作的同时,正在开发以猎户座多功能载人飞船、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先进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新项目。以掌握人类远征月球、近地小行星和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于5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6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可说是一个载人航天的高峰论坛,亦可说是一次关于"人在太空"的新想法、新概念、新思路的碰撞和融合。21世纪探月高潮即将来临,火星征途正在开启,我们的航天装备需要改进吗?航天员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该怎样解决,而他们自身应做出怎样的努力?在行星探险和地外生命探索的过程中,只有人类在到达某个地方之前,能够了解自己将会带来的生物污染并能加以控制,航天员的独特能力才是有益的。以此来看,太空环保是人类得以向外探索的道德基石和利益保证,这也是人类必须面临并思索的问题……有意思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航天员如何捆住小行星来进行太空行走,航天员可以有"第二皮肤"吗,太空游客的居住环境该如何设计?航天无疑最需要一个想象的殿堂。这次会议无疑带给我们思维一次强烈的冲击,就让我们站在各国航天专家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梦得更远,让我们儿时就憧憬的航天之梦沿着科学的轨迹飞翔……  相似文献   

8.
张雪松 《航天员》2013,(3):24-25
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适合人类移民的行星。历史上人类对火星曾满怀梦想,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类深空探索或移居的热门星球。2010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放弃星座计划后,指示NASA将载人航天的重点转向小行星和火星,其他国家也把注意力慢慢转向了火星。新的航天形势下,各国民间也出现了一波载人火星任务的新高潮。载人登陆火星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呢?我们回顾人类探索火星的起源及其历程,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易林 《航天》2013,(11):24-25
9月23日 ~27日,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过首次登月任务的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莅临大会,并像旋风一样出席多场青少年活动,推广他的太空梦。在2013年世界空间周庆祝会暨科普报告会上。奥尔德林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登月历程,阐述了火星任务构想,介绍了他参与或发起的青少年航天活动计划。他说:“我人生最大的事业是探索和开发太空。全球宣讲我的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合作,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航天,为人类共同的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洛文 《航天员》2011,(1):32-37
新年开始,新一轮的航天活动如火如荼。今年是人类进入太空50周年,空间站40周年,航天飞机首飞30周年。我们期待航天飞机的落幕之旅,期待国际空间站完成最后组装,也期待"火星500"试验的完美结束。在这值得纪念的一年里,各国的航天计划也是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梦想着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里自由翱翔。为实现这一梦想,先辈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20世纪中叶出现的航天运载技术,使人类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并开辟了人类探索外层空间活动的新时代。半个世纪以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天,加加林进入太空,“阿波罗”飞船登上月球,航天飞机成功飞行,在探索太空的征途上人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中国航天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  相似文献   

12.
未央 《航天员》2010,(4):56-58
空间机器人按用途主要分为星球(月球、火星等)探测机器人和空间站应用机器人,可以在太空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危险和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探索火星和水星等行星,搭建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和空间飞行器、卫星、太空望远镜等的维修和维护任务,甚至保卫太空安全等。  相似文献   

13.
太空是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环境,它必然引起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的改变。虽然航天员都经过严格的生理-心理选拔和训练,在航天中也有精心的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但大量科学资料和信息表明航天员在飞行中仍会出现很多不利的心理和心理-生理反应,例如空间失定向、错觉、视觉功能改变、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和注意力下降和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等。今后,随着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在太空中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人类已吹响了向火星和其他星球进军的号角,这意味着人至少要在太空中停留两年以上。随着飞行任务的复杂化和乘员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陈善广 《航天员》2011,(2):F0002-F0002,1
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第18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IAA Human in Space Symposium)在美国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科学家、航天员、青少年学生等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NASA与休斯顿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下一个黄金时代"。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会上做了即席演讲,演讲原文如下(摘选):今天,我们在这里报告的人类太空探索的最新成就无疑是令人鼓舞和激动的。这也许是纪念加加林实现人类太空飞行50周年的一种最好方式。本次大会主题是"下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我们的心灵同时被过去荣耀与未来憧憬冲击的特殊时刻,我却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人类太空探索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今我们已有数百人进入了太空,我们还登上了月球,正计划下一步探索火星或者其他小行星。在下一个金色  相似文献   

15.
广义地说,“航天”是活动,指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狭义地说,航天是技术,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含地球以外的天体)的高技术。  相似文献   

16.
靳颖 《卫星应用》2013,(5):32-35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带动众多科技学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和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载人航天所形成和带动的相关产业推动了太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把载人航天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05年,NASA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任务和发现,NASA开始执行“太空探索新构想”、“重返月球”计划、以及火星和其他太阳系行星航行的准备工作。本年度,NASA实现了航天飞机复飞,并公布研发美国下一代载人航天飞船,此外还发生了很多里程碑式的科学事件。今年太空探索排名前几位的大事包括: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载人航天的医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羡云 《中国航天》2009,(10):34-38
自从1961年加加林进入太空以来.载人航天已经走过近50年的历程。结过近半个世纪的载人航行.人类已经在太空飞行对人体的影响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经验。目前.人类又期望在21世纪实现长期太空居住、重返月球和飞向火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3,(1):41-41
2013年1月9日,荷兰一家非盈利机构公布了2023年前往火星执行“火星一号”计划的航天员的条件要求,并将计划于今年年底通过全球真人秀电视节目来挑选首批火星航天员。  相似文献   

20.
正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马斯克9月27日在于墨西哥举办的2016年国际宇航大会上介绍了该公司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构想。这位富豪企业家此前就反复表示,他2002年创办太空探索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人类实现火星殖民。他说,虽然公司目前只动用了一小部分力量来从事这项工作,但该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马斯克在演讲中宣布了有关太空探索公司登陆和殖民火星目标的多条消息,重点介绍了该公司拟研制的巨型"行星际运输系统"(ITS)。该系统拟利用三个不同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