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员》2014,(4):78-78
亲爱的《航天员》:你好!每次收到邮递员送来的《航天员》杂志时,我都非常激动,迫不及待的想立刻打开,一睹为快,看看一期《航天员》又会为我们“揭秘”哪些航天趣事啊!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12日上午,《航天员》杂志第四次编委会暨理事单位年会在北京航天城召开。《航天员》杂志编委会主任陈善广、副主任孙锦云、荣誉主编杨利伟、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宏峰、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以及上级机关领导、各位编委、理事单位的代表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航天员》杂志副主编白延强主持。  相似文献   

3.
《航天员》2013,(6):76-76
亲爱的《航天员》: 看了贵杂志第四期神十特刊,我特别激动和兴奋,为什么我没有早点结识你们呢?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4,(2):32-32
2014年3月10日下午,《航天员》杂志在北京航天城召开了第九届编委会,这是《航天员》杂志编委会调整、主管单位变更后召开的首次编委会。2013年,《航天员》杂志主管单位调整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相似文献   

5.
动态     
《航天员》2011,(4):48-49
航天员为《飞天》首映造势 6月29日,我国首部载人航天题材电影《飞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仪式,杨利伟等6位航天员来到首映现场,为《飞天》首映式造势。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09,(5):10-13
国庆六十周年,华夏同胞共贺华诞。神五航天员杨利伟,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通过《航天员》杂志以文字的形式向祖国生日献上祝福,祝祖国生晶快乐!  相似文献   

7.
吴国兴 《航天》2012,(6):20-22
现在世界上在职的航天员共有158名,其中35名是女性,占航天员总数的22%。这些女航天员的平均年龄为42岁,而男航天员为43岁;女航天员的平均体重是60.7千克,而男航天员为81.2千克;女航天员的平均身高比男航天员矮10厘米,脂肪比男航天员多11%,肌肉质量少8%;女航天员的血红蛋白质量比男航天员少10%~14%,有氧运动能力比男航天员低得多。虽然男女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除了年龄、体重和身高这些表面差别以外,在生理、生活和工作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2,(1):43-43
2012年1月17日上午,由中国航天员中心和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航天员》杂志社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协办的科普励志图书《火星500:“王”者归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航天城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火星500:“王”者归来》主编陈善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苏青,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9,(2):10-11
2008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也是《航天员》杂志长足进步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努力探索编辑新思路,杂志质量稳步提高,另一方面我们加强杂志的平台建设,刊物发行工作逐步推进,“航天员体验营”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航天员》杂志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始终充满信心,也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们希望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航天员》杂志名副其实地打造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载人航天知识”的坚固阵地,使《航天员》杂志真正成为我国科普期刊的新品牌,并逐步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航天员》2007,(2)
当长征火箭烈焰腾起,你是否感受到了大地在震撼?当中国航天员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时,你是否有些感动需要诉之笔端?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正是一个任你时空穿梭、纵横宇宙,挥洒激情的天地!值此神七蓄势待发之际,《航天员》杂志特别推出首届“航天员”杯全国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有奖征文活动。本次征文不分职务高下,不论男女老少!我们期待您运笔挥毫,写出更多更好更具时代气息的载人航天科幻小说来。  相似文献   

11.
杨孝文 《航天员》2014,(5):60-63
航天员之所以能在恶劣的太空中漫步,能在月球表面行走,主要归功于他们身穿的神奇的航天服的保护。那么,关于航天服设计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呢?为帮助你进一步了解航天服,在此结合《心理牙线》杂志采访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先进航天服设计团队的航天服工程师林赛·艾奇逊的相关内容,一起来揭开航天服设计过程中的一系列秘密!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2,(5):74-75
由《航天员》杂志社主办的科普教育公益活动”航天员体验营”在2012年暑期再次拉开帷幕,成功举办3届。  相似文献   

13.
徐菁 《中国航天》2005,(10):25-28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多医学有关的事故。尽管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怎样克服这些困难,但是如何保障航天飞行中的航天员的健康仍然面临着挑战。例如,在某次太空行走时,一名航天员手套上的螺栓刺破了手套,使其皮肤直接暴露出来;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途中,曾出现过航天员发高烧的情况;在一次飞行中,一位航天员突然心律不齐,处境危险;有一次,3位航天员被有毒气体所笼罩,其中一人还失去了知觉;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14,(2):74-74
亲爱的《航天员》: 你好!去年夏天,我非常幸运的参加了由你们举办的“航天员体验营”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我却收获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3,(1):48-51
2011年,四次搭乘航天飞机远征太空的资深航天员马克·凯利离开NASA,结束了传奇的航天员生涯,而他的双胞胎兄弟则继续留在航天员大队,准备迎接长达一年的太空生活考验。马克访华之际,《航天员》杂志进行了专访,翔实地披露了促使马克做出退役决策的原因,退役后的生活,以及未来打算。  相似文献   

16.
航天员应急情况的动作训练刘世红刘述运一、前言航天员应急情况的动作训练,是航天员训练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培养航天员能够迅速发现、识别和处理应急情况的高水平职业素质;使航天员具有在应急情况下进行有效活动的技能;保证航天员在生理上和心...  相似文献   

17.
若水 《航天员》2011,(4):59-60
卞之琳诗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一种哲理的轮回。它也循环在航天员与其爱好者之间——航天员在空间站寻探太空的奥秘,航天爱好者仰望星空在思索航天员的点滴。而业余无线电正好充当了他们遥相呼应的鹊桥。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4,(4):14-15
2014年7月4日,《航天员》杂志举办了栏目协办研讨会暨2014年理事单位年会。会议对杂志编办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对未来工作进行总体策划,与会杂志编委、专家及理事单位代表共同探讨了《航天员》杂志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1,(5):78-79
英雄以家乡为荣,家乡以英雄为傲。2011年8月19日上午。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杂志社举办的大型载人航天科普活动“2011中国航天员体验营·英雄家乡营”在北京航天城正式开营。  相似文献   

20.
谢红云 《航天员》2013,(6):66-66
一些科幻电影告诉我们,在太空,我们是听不见声音的。“在外太空,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峙.声尖叫”就是电影《外星人》里面最时髦的—句话;电视剧《萤火虫》在表现外太空射击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任伺声音效果。但是。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电影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