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子力 《中国航天》2007,(10):34-38
第三章描绘空间探测路线空间探测遵循着一系列顺理成章的发展步骤,从基础知识起步,而如人所愿的终极目标则是人类在太空中的持久存在。要实现这一历程,需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无人探测,也需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空间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康 《中国航天》2000,(10):14-16
自人类进入空间肘代以来,空间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发展起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并且随着空间科技和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进展,还将在法律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预见,空间法将继续有较大的发展。1.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处于幼年期的人类航天活动,至世纪之交已进入成年期。纵观近半个世纪的外空活动史,可以看出人类的空间活动正不断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就广度而言,首先,空间活动由最初的外空探索和科学考察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利用,影响到世界各个地区和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  相似文献   

3.
试论空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空间安全是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新领域,所以对于什么是空间安全(或者称为太空安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就整个人类来说,空间安全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和太空资产的安全状态。就一个主权国家来说,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太空活动、  相似文献   

4.
未央 《航天员》2010,(4):56-58
空间机器人按用途主要分为星球(月球、火星等)探测机器人和空间站应用机器人,可以在太空恶劣的环境下代替人类完成危险和难以完成的任务,如探索火星和水星等行星,搭建空间站,进行太空实验和空间飞行器、卫星、太空望远镜等的维修和维护任务,甚至保卫太空安全等。  相似文献   

5.
孙宏金 《航天》2011,(2):38-41
目前,人类已将6000多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这些航天器在广泛服务社会的同时,在航天器发射和"寿终正寝"后将变成空间碎片(太空垃圾),这些太空幽灵正在威胁着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十多年来,如何清除太空垃圾,如何减缓太空垃圾的威胁,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十五"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太空环保"问题,许多中国航天工作者在为减缓和对付太空垃圾而孜孜不倦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山而 《航天员》2009,(1):68-69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人类为安全进入太空而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才有了现在的太空成就。然而,谁曾想到,地球上却有一种生物,不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不需要穿价值万金的航天服,就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7.
陈善广 《航天员》2011,(2):F0002-F0002,1
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第18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IAA Human in Space Symposium)在美国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科学家、航天员、青少年学生等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NASA与休斯顿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下一个黄金时代"。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会上做了即席演讲,演讲原文如下(摘选):今天,我们在这里报告的人类太空探索的最新成就无疑是令人鼓舞和激动的。这也许是纪念加加林实现人类太空飞行50周年的一种最好方式。本次大会主题是"下一个黄金时代"。在这样一个我们的心灵同时被过去荣耀与未来憧憬冲击的特殊时刻,我却在反复思索一个问题:人类太空探索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今我们已有数百人进入了太空,我们还登上了月球,正计划下一步探索火星或者其他小行星。在下一个金色  相似文献   

8.
光波 《中国航天》2005,(12):23-24,27
空间探索新构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总统布什于2004年1月14日宣布了其大胆的“空间探索构想”,指示美国航宇局恢复航天飞机的飞行,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工作,重返月球,并进而派人飞往火星。要扩展人类在太阳系和更遥远的太空的活动范围,需要有一项持久而可以承受的载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作为提升国家基础创新能力、丰富人类认知、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领域,太空持续受到主要航天国家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制定太空政策,加强对空间探索的战略部署,尤其是对提升深空探测技术创新和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但目前来看,空间资源开发处于“窗口期”,太空军事化趋势明显,空间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组织进入太空领域,我国太空力量建设、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严峻复杂形势。  相似文献   

10.
靳颖 《卫星应用》2013,(5):32-35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是进一步大规模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带动众多科技学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和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载人航天所形成和带动的相关产业推动了太空经济的发展,世界上主要航天大国都把载人航天作为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卢森堡议会7月13日表决通过了空间资源法,规定各公司对从小行星等天体上开采的资源享有所有权。这意味着该法案在8月1日成为正式法律。卢副首相兼经济部长施奈德称,卢是欧洲首个采取承认空间资源可由私营公司所有之法律与监管框架的国家。他说,卢由此巩固了其作为欧洲太空资源探索与利用中枢的地位。该法赋予在卢经营厂家对所开采空间资源的所有权,与美国2015年11月生效的《商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外层空间法和国内外层空间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孔祥 《中国航天》2006,(11):29-32,36
国际外层空间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是调整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空间技术及人类空间活动发展的产物。而为了规范本国的空间活动,有些国家也在国内制定相应的立法。国际外层空间法和国内外层空间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关系主要涉及各国如何在其国内执行国际外层空间法的问题,也就是各国如何行使其依国际外层空间法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其依国际外层空间法所承担的义务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月空间发展的关键工程与技术问题,从地月空间运输、月球和小天体资源、月面机器人、地月空间经济圈等角度开展了研究。地月空间运输分为天地往返、地月转移和月面升降等阶段,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环境特征发展不同的飞行器、运输方式和重复使用方案,并考虑地球空间站与载人月球探测的一体化设计。地球静止轨道是理想的地月空间工业园区,月球空间的真空、低重力、低温以及充足太阳能等条件为发展磁悬浮、太空电梯、天钩等电气化运输提供了便利;面对严酷的月面环境和稀缺的人力资源,月面机器人将发挥先导性和主力军作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航天员陪伴与辅助、人机协作等。地月空间发展不仅仅是载人登月,而是以建立地月空间经济圈为目标,促使国家利益从地面、海洋延伸至地月空间,推动太空产业从围绕地球向围绕地月空间发展,加速人类社会由地球文明向太阳系文明迈进。  相似文献   

14.
张建松 《航天》2011,(1):7-7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艾薇 《航天员》2009,(3):32-33
哈勃空间望远镜与它的弟兄们不曾相互打过照面,只是各自在太空孤独地遨游。它们带着各自的希望和使命,兢兢业业地为人类工作,直至生命完结。这些近20年里先后进入太空的望远镜们,宛如一只只犀利的“太空之眼”,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增强了人类对宇宙的感知,使我们有更强的能力去洞察遥远时空的边际。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领域法律斗争是与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等斗争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重要样式,是支撑太空战略博弈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太空领域法律规范相对原则宏观、盲点空白较多的整体情况下,我国需注重发挥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战略支撑作用,紧盯航天强国发展动向,研判当前态势,加快推进太空领域法律斗争能力水平建设。一、太空领域法律斗争的重要意义太空无国界,太空资产有归属。与其他物理空间不同,太空作为全球公域,  相似文献   

18.
阳光 《航天》2014,(4):6-6
欧空局正在其“清洁太空”计划下开展论证称为e.DeOrbit的空间碎片清除任务,目的是要减小航天业对地球和空间环境的影响。人类几十年的航天发射在地球周围留下了一圈太空垃圾。目前地球轨道上可跟踪到的比咖啡杯大的空间物体有超过1.7万件,存在着同工作中的航天器发生灾难性碰撞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商业航天兴起和小卫星星座计划密集实施,空间碎片将急剧增长,逐渐占满低地球轨道(LEO)和地球同步轨道(GEO)资源,严重威胁到外空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当前空间碎片减缓管理已不能满足碎片治理需求,空间碎片主动清理和太空交通管理日益受到国际各界关注。同时,空间碎片环境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对太空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刻不容缓,亟需主动作为、全球联动、快速推进。本文基于碎片清理面临的法律和技术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包为民  汪小卫 《宇航学报》2022,43(6):705-712
提出了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概念,对全球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从人类文明、太空格局、战略安全、科技经济全方位发展等维度阐述了我国开展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发展需求;并提出了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的体系组成、能力需求和技术难点,从科学、经济和工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效益,最后给出了发展路线;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大规模开展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