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洛氏硬度计压痕测量系统直接检定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具体的压痕测量系统直接检定和数据处理方法,为开展该项检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70kN载荷应变天平校准系统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70kN量级的应变天平校准系统,以满足2m量级高速风洞测力试验天平的静态校准需求。70kN载荷应变天平校准系统基于传统的单元校准方法,采用四自由度复位式体轴系自动校准方案,加载力源为标准砝码,采用砝码独立控制技术的自动加载装置实现天平校准载荷的自动加载。砝码产生的重力通过双十字铰链施力定位装置和刚性加载头准确地传递到天平上,无间隙复位传动机构可以保证天平的精确复位。建成后的校准系统可满足20~70kN量程范围的杆式天平和环式天平等不同类型天平的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3.
简介: 超声洛氏硬度计在世界上也是最近几年才应用的一种仪器。先后由英国、日本生产。我国营口仪器厂于一九七二年开始生产,多次改进后性能较好。目前已在全国推广试用。超声波测硬度对试件表面的破坏性较小,测HRC25时,压痕深度仅14微米,测HRC65时,压痕深度只有7微米,测量方便,操作简单,速度很快,平均2秒钟就可以完成  相似文献   

4.
对洛氏硬度计在直接校准与间接校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讨论了如何确定洛氏硬度计示值修正的合理范围;针对机械式洛氏硬度计与数显自动洛氏硬度计因结构差异在加荷与保荷时出现力值波动对示值的影响和机架变形、测量装置异常造成硬度计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备纳米塑料的实用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纳米塑料中,激光功率对纳米塑料的洛氏硬度及缺口抗冲击强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气液加载方式的航空发动机机匣热内压试验方法,用于模拟机匣件在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和内压联合加载考核。采用气液加压装置实现温度和压力加载介质的解耦,以高温耐压油作为温度加载介质,利用仿形电加热器实现热载荷施加,以高压稳定气源作为压力载荷源对气液压控制腔体加压,通过对加压模型的理论分析指导压力载荷的定量控制。验证表明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温度和压力载荷的精确控制,解决了液压系统难以实现高温控制和气压系统温度控制均匀性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气压加载方式开展破坏试验时的爆破现象。基于气液加压方式的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机匣件的热内压考核,实现温度控制精度优于±3 K和压力加载过程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72年开始,我们先后研制了五点协调加载机、十点协调加载机和TRS—80微机控制协调加载系统。这三个系统都只有模出部分,没有模入部分,因而只能实现小闭环控制。小闭环控制虽然解决了自动加载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采集实际载荷数值。要采集实际载荷就必须有模入部分。小闭环控制系统的实际载荷采集要靠其它二次仪表,载荷的调整也要靠人工实现。这种协调加载控制机使用不大方便,也不能满足复杂的程序载荷谱和随机载荷谱的要求。为了满足运七起落架疲劳试验的要求,我们研制了一套YEE8100微机控制协调加载系统。该系统是在TRS—80和IBMPC微机控制协调加载机的基础上,采用国内一些先进技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一种纳米尺度下测试材料显微硬度的试验方法——深度硬度试验法。并研制了深度硬度试验装置,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实现微位移和激光测试超低载荷,该试验装置分辨率高,可以实现纳米级压痕的显微硬度测试。  相似文献   

9.
赵乃义  彭徽  郭洪波  宫声凯 《航空学报》2012,33(6):1125-1133
 针对复杂型面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热障涂层(TBCs)的失效问题,采用交流阻抗谱(IS)法和洛氏硬度(RH)压痕法对比研究了制备在平板基体和曲率基体上,热障涂层在热循环过程中微观结构和界面结合强度的演变规律。交流阻抗谱法的结果表明:两种涂层试样的热生长氧化(TGO)层厚度及陶瓷层内裂纹数量均随着热循环时间增加而增长,但曲率试样的微观结构恶化速度更快;洛氏硬度压痕法的结果验证了经热循环后,曲率基体上热障涂层界面结合强度低于平板样品。  相似文献   

10.
一种单矢量风洞天平校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单矢量六自由度风洞天平校准系统的设计。采用砝码匀速运动过程中碰撞卸载的方法,实现对压电天平的瞬时加载;通过控制天平姿态以及砝码在加载头上的挂点位置实现单矢量加载;并采用多元校准方法对天平信号进行处理,满足超高速风洞测力试验对六分量压电天平校准的需求。校准系统主要由天平姿态调整机构、砝码加载机构、碰撞卸载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测量系统等部分组成。系统构造简单、系统误差源少,具有校准效率高,校准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天平校准台自动加载及复位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用D/A,PCL、725/16及PLC实现自动加载,用MD及变频器实现自动复位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试验需求,实现了对多通道加载系统上位机软件的功能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利用多线程机制及LabWindows/CVI中TCP支持库实现了实时数据处理和通讯接口要求。试验证明,该上位机软件在某型飞机地面模拟试验系统中运行良好,提供了试验配置和数据处理功能,满足了实时性、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布氏硬度压痕直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布氏硬度试验压痕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布氏硬度压痕直径测量方法.利用CCD相机获取压痕图像,通过图像分割、目标区域处理、压痕圆拟合等步骤完成图像处理,由此实现对压痕尺寸的自动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微压痕法在航空铝合金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研究.采用球形压头通过多级循环加载方法得到了5083铝合金材料压痕深度与载荷的关系,将微压痕数据输入经过充分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和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对压痕法测量得到的材料真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试验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FBC(Feedback-Based Command)加载控制技术是飞机强度试验中用于运动机构加载的一种新型控制技术,在实现方法上与一般控制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控制指令的来源不同。从FBC加载控制通道的定义、指令表的生成、试验谱的建立及FBC控制通道的调零、校准与调试等方面介绍了该项技术在Aero-90试验控制系统上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飞机舵机装机前的性能指标,设计了一套基于模糊PID控制理论的电动舵机加载试验系统。依据舵机加载系统连接构成,建立了加载系统数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ID能够更精确于舵机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7.
详细给出了洛氏硬度标准装置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负载模拟器与加载试验技术的研究现状。为解决高频振动与加载力耦合的问题,满足航空作动器高频振动环境下的加载试验要求,将电路滤波器原理引入液压伺服系统设计,提出了利用电液反比例溢流阀压力控制特性的低通滤波加载装置消除高频振动对加载精度的影响,并通过结构设计消除了加载引起的倾覆力矩和径向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航空作动器进行振动环境下加载试验的方法,为我国航空作动器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的CMAC的电动加载系统复合控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杨波  王俊奎 《航空学报》2008,29(5):1314-1318
 由于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特别是在运动干扰下传统的前馈控制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电动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及多余力矩强扰动的特点,依据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和自学习特性,提出了基于改进小脑模型关联控制器(CMAC)的复合控制策略,结合改进的CMAC与PID实现复合控制,由CMAC实现前馈控制,PID控制实现反馈控制,既保证了快速实时,又进一步减小了多余力矩干扰。改进的CMAC利用存储单元的先前学习次数作为可信度,消除了常规前馈型CMAC的过学习现象。文中建立了电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结构和算法。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抑制多余力矩,改善电动加载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全机静力试验控制软件的协调自动控制加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全机静力试验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进行协调加载时,控制软件如何控制飞机姿态;试验加载载荷分配的方法;在各个试验阶段加载分别采取什么样控制方法及在试验过程中人工干予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