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介绍了第四代弹射座椅的主要关键性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可控制弹射动力技术、高速稳定技术和高速气流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K-36ДМ-Ⅱ弹射座椅是K-36ДМ的改型,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座椅固紧系统、导流板装置和稳定系统。 座椅固定系统 该系统将乘员紧固在座椅上,弹射时强制固定,拉紧乘员的肩部、腰部和腿部,并限制手臂被吹开。 导流板装置 在飞行速度超过800~900公里/小时下弹射,导流装置的气流辅助防护系统工作以保证乘员头部、胸部免受速压作用。 稳定系统 该系统可保持座椅从座舱内弹出后的稳定性。座椅离开座舱后,座椅背上的两根套管连杆中的两个稳定伞张开,以保证座椅稳定。这样,在直到5000~6000米的飞行高  相似文献   

3.
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出现危险情况时采用火箭弹射座椅作为救生装备的主要形式,在低空不利姿态下弹射时,往往需要一定的最低安全高度来保证弹射救生的成功率,在座椅性能确定的情况下,最低安全救生高度取决于弹射时飞机的飞行姿态。为此,根据火箭弹射座椅的工作原理,针对弹射过程的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用仿真计算的手段来研究不同飞行姿态对最低安全救生高度的影响,以期为飞行员如何选择正确的弹射时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火箭弹射座椅中央拉环是乘员启动应急离机程序的操纵手柄,同时还承载着对乘员手腕的防护功能。中央拉环的外形影响了抓握的姿势,而不同的抓握姿势,也直接决定了人体手臂的气流吹袭载荷。文中先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弹射座椅中央拉环的外形和使用特点,通过对乘员不同姿势握持中央拉环的耐受力实测,提出了一种有利于乘员做出对抗动作的抓握姿势和外形,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为后续弹射座椅的中央拉环改进设计和乘员上肢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救生伞是弹射座椅的重要配套设备。在飞机失事时,救生伞是在弹射座椅弹射以后拯救飞行员的必备工具。救生伞装在弹射座椅上,在应急弹射和人椅分离以后,飞行员乘张满的救生伞安全下降到地面。  相似文献   

6.
飞行员在高速弹射离机时,头盔吹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高性能飞机飞行员头部防护研究项目(AAHP)的一部分,美国海军航空发展中心(NADC)正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飞行员离开座舱时遇到的强大气动力是高速弹射过程中造成头盔吹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火箭弹射座椅在弹射出舱后的稳定性调节问题,对弹射座椅与飞行员系统组合重心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理论研究,求解出了组合重心的分布方程,建立了组合重心的椭圆分布模型。研究结果已应用于弹射座椅与飞行员组合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工程设计中,应用实践表明所建模型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8.
高速和机动状态下弹射试验方法和技术研究是为某新机救生装置空中鉴定试验作技术准备、使试飞员感受高速和机动状态下弹射力对飞机的影响,以掌握相应的驾驶技术和考核弹射试验舱结构强度的一项专题研究。经过认真分析确定了该课题的试验研究方案,对有关的技术关键问题按专题进行试验研究并逐一予以解决。1996年4季度利用HTY-4A型火箭弹射座椅进行了平直高速(速度为925km/h)和俯冲飞行(速度为700km/h,  相似文献   

9.
周方 《国际航空》2012,(8):67-70
飞行员防护救生系统主要山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和弹射救生装备构成,为有人驾驶作战飞机的飞行员提供丁存高过载、缺氧、低气压等复杂作业环境下所必需的防护,并且在飞机出现心急情况时确保人员能安全逃生和自救。  相似文献   

10.
高速气流吹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然  吴桂荣 《航空学报》1994,15(7):826-832
在高速弹射时,防护气流吹袭对人体产生的损伤目前仍未有令人满意的方法。本文阐述了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的致伤机理并提供了头及四肢的防护约束方程组。  相似文献   

11.
弹射救生数值仿真及不利姿态下救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嘉  林贵平  毛晓东 《航空学报》2010,31(10):1927-1932
 国内弹射座椅救生性能预测分析主要依赖地面弹射试验。由于国内相关试验设备的缺乏,不利姿态下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很难通过试验获得,因此国内不利姿态下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的分析研究比较薄弱。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弹射座椅的救生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针对弹射座椅弹射过程的4个阶段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其中自由飞阶段采用四元数法代替欧拉速率方程,以解决传统的六自由度方程出现的奇异性问题。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与地面弹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某新型弹射座椅的弹射姿态轨迹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弹射座椅在不利姿态下的救生性能,得到不利姿态下弹射座椅救生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座椅高速稳定性差以及飞机向下的牵连速度和飞机滚转角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弹射座椅不利姿态下救生性能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乘员救生推进系统是弹射座椅的关键部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弹射座椅的升级模式。例如,第一代弹道式弹射座椅以弹道式弹射筒为主要特征;第二代火箭弹射座椅以助推火箭为主要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军用飞机普遍采用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的推力系统有三种型式:一种是弹射筒和火箭包(椅盆下面)的组合动力;一种是弹射筒和椅背火箭的组合动力;第三种是火箭弹射器,它把弹射筒和助推火箭组合成一个整体,如ACES弹射座椅。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陆战中心印第安分部(IHD/NSWC)负责美国三军乘员救生推进系统和推进作动装置的试验和验收。该分部装备有基斯特勒(Kistler)推力测量试验台、奥蒙德(Ormond)多分量推力试验台、高速电子记忆成像系统等先进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13.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弹射座椅以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弹射救生装备得到飞跃的发展,至60年代前期,国外敞开式弹射座椅已实现了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最大速度到1112公里/小时。然而,弹射救生成功率并不十分满意,尤其是低空和不利姿态的救生能力,因此提高低空、不利姿态救生成功率格外引人注目。除进一步改善各关键部件外,主要考虑设计与发展精确的程序控制机构,最大限度地控制合适的救生伞开伞时机,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状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打开救生伞。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火箭弹射座椅轨迹发散技术的类型、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轨迹发散性能计算模型。经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侧向轨迹发散火箭技术满足双座弹射救生的要求,有效地解决了FBC-1飞机双座飞行员弹射救生可能发生干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的弹射座椅技术是世界一流的。1989年巴黎航展上,俄罗斯战机的意外失手却成就了俄罗斯座椅的辉煌。K—36座椅及其一系列改进改型,其部分性能已接近美国自己还难于达到的所谓“第四代”座椅标准  相似文献   

16.
应急救生时成功地廓清弹射通道非常重要。它是导致成功弹射和回收乘员的第一步。现有三种方法廓清弹射通道,即弹盖、破盖和穿盖。其中以对穿盖过程了解得最少。而穿盖却在提高救生性能和降低飞机复杂性方面最起作用。很多装备有弹射座椅的美国海军的飞机,不是以穿盖弹射作为基本救生模式,就是作为以弹盖或破盖为救生基本模式的备份装备。穿盖方式的研制通常是采用“试行错误”试验的结果,进行这种试验须试验不同的椅装穿盖器和不同的椅—盖行程,直到得到可接受的结果为止。显然这样的试验既费钱又费时。穿盖问题之所以复杂是由于其涉及的因素较多,诸如穿盖器的材料、形状、安装位置;舱盖几何形状、材料、厚度;舱盖温度以及座椅速度都必须考虑。现行海军救生系统试验计划(海军航空兵通用弹射座椅NACES的换代)非常重视开发能较好地预测优化弹射座椅穿盖能力的方法,通过努力,确定了预测不同弹射座椅成功穿盖能力的试验工具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国内外航空弹射座椅、降落伞,以及个体防护装备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我国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马丁—贝克公司是由詹姆斯—马丁先生独家经营的私营公司,位于伦敦西北部的邓伦,其创建于1929年8月,原为飞机制造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4年),该公司被英航空部邀请作飞行员从座舱逃逸的可能性及逃生手段的探讨。此后便走向专业生产救生座椅的道路。1946年7月24日,该公司第一次完成了真人空中弹射试验。至  相似文献   

19.
喷丸强化用于飞机座椅轨道防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座椅轨道是飞行员弹射救生时座椅离开飞机的通道 ,用 30CrMnSiA压制成的E型材加工而成。由于座椅拆装过程中滑轮在滑轨上反复滑动 ,滑轮与轨道表面产生摩擦 ,使其抗疲劳性能下降而导致应力腐蚀 (图1)。为此 ,我们开展了座椅轨道防腐技术的研究 ,从数十种防腐措施中 ,选择了最有效的喷丸强化工艺 ,用与座椅轨道相同的材料进行试验 ,试件的应力腐蚀断裂寿命和疲劳强度有明显提高。图 1 座椅轨道的腐蚀Fig .1 Corrosioninseattrack(1)试验工作的主要内容。a .强度试验。将ALMEN试片固定在夹具上 ,一起…  相似文献   

20.
庞海玉 《飞行试验》1997,13(1):32-33,42
高速气流对头靠伞箱吹袭防护是救生系统空中弹射试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救生系统的试验安全,自行研制的头靠伞箱防护系统,经过经验验证,证明该伞箱防护系统较好的解决了救生系统中弹射试验的安全问题,为救生系统的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