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009年美国东部时间3月6日22:50,美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专门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Kepler),从而揭开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新篇章。人类为什么要探测太阳系外行星?怎样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开普勒”具有哪些技术特征?下面就这些问题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木子 《飞碟探索》2014,(3):36-38
自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已在距地球1200光年的天琴座开普勒62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两颗和地球最为相似的类地行星后,许多天文学家相信,在银河系的某些类地行星上存在生命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发现天外生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5日,NASA称其“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已证实了首颗太阳系外宜居区内的行星。法国天文学家今年早些时候证实发现了首颗满足支持生命的关键要求的岩质系外行星。但“开普勒”望远镜2009年首次观测到的开普勒22b是得到NASA证实的首颗这类行星。所谓得到证实,是指天文学家已3次看到该行星从其母行星前方通过。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27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外1颗行星的大气层。包括该星在内,人类迄今已经发现71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但观测到行星拥有大气,这尚属首次。这一发现为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齐郁 《飞碟探索》2012,(8):47-47
开普勒计划近期发现了太阳系外首批类地行星——开普勒20e和开普勒20f,它们以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为中心做轨道运转。这两颗行星处在所谓的"宜居带"上,因为距离恒星位置非常近,星球表面有液态水存在。开普勒20f是已知跟地球体形相似的最近的行星。但就目前所知,其20天的轨道周期和427℃的表面温度并不适合生命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蒋迅 《太空探索》2013,(2):38-41
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成就了。到2012年11月,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开机三年半,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转而开始执行下一个四年的探索计划。开普勒小组宣布了新一批超过一千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候选体,从而让疑似系外行星的候选体目标总数达到了2321颗。但是,这个项目在申请立  相似文献   

7.
正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之后没几个月,系统还处在适应摸索的阶段,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的闸门突然打开:望远镜第一次观测到了太阳系外与地球大小类似的一颗岩质行星。这颗系外行星被称为开普勒10b,具有高温、质量大的特点,它的出现揭开了系外行星发现的狂潮。在之后短短20年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团队新近确认了219颗候选行星,其中10颗与地球大小相似,并且恰好在宜居带上。近期,美国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团队,发布了一个候选行星任务目录,确认了219颗新行星,其中有10颗与地球大小相似,位于其母星的宜居带上。这个距离使得液态水能够聚集在岩质行星表面。随着该目录的发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开的系外行星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2018年4月19日06:5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一代系外行星探测任务"凌日系外行星观测卫星"(TESS)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将飞向地月共振轨道开展系外行星观测任务。TESS是继"开普勒"(Kep ler)之后,NASA第二个系外行星探测空间望远镜,主要目的是进行巡天观测,在2年的计划工作时间内,利用凌日法探测太阳系附近20万颗最明亮恒星附近的行星,即通过寻找行星经过恒星前方时恒星亮度的变化寻找可能存在的行星,将为2020年发射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以及其他大型地面望远镜提供进一步详尽探测的系外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0月30日,美国宇航局(以下简称NASA)宣布,预计工作寿命为3.5年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因燃料耗尽,在超期服役直至工作了9年7个月零23天后,彻底退役,停止了所有在轨科学探索活动。从此,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在发现了2662颗系外行星之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无尽的好奇心,温和地走入了那个良夜。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拥有一架太空望远镜。在研究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借助的设备便不是太空望远镜,而是显微镜。天体生物学研究宇宙中生命的起源、进化、分布和未来。这一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将目光聚焦于寻找太阳系的适居环境和系外适居行星,寻找火星及太阳系其他天体生命起源前的化学迹象和生命存在证据,对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进行实验室和实地研究,同时研究生命适应地球和太空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1):5-5
太空“新地球” 美国航空航天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首颗类似地球的、适合居住的行星。美国航空航天局发言人约书亚·巴克说,此次发现的“开普勒-22b”是从2000余颗候选行星中证实的首颗太阳系外最类似地球的行星,位于天体“宜居带”的正中位置。  相似文献   

13.
沈夫 《飞碟探索》2003,(2):18-18
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建造几百个在太空飞行的“综合行星”,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昨天公布的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虚拟行星实验室最近开始进行这项为期5年的项目。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威基·迈道介绍,美国航空航天局预计在下一个10年发射一个名叫“类地行星发现者”飞船,以希望发现类地行星和生命。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员不知道飞船到底要寻找什么。因为要想让飞船寻找生命就必须在飞船上安装地球生命信号程序,而其他类地行星上的生命形式不一定与地球相同,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想通过虚拟行星计划来寻找太空中的生命信号。具体建造…  相似文献   

14.
叶楠 《太空探索》2023,(5):70-73
<正>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下)开普勒22b2009年5月12日,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正式开始科学观测的第三天,就观测到了开普勒22b在其恒星前的第一次凌星。2010年12月15日发现其第三次凌星。之后,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和地面观测提供了更多的确认数据。2011年12月5日,公布开普勒22b的发现,它是已知的第一个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轨道上运行的行星。  相似文献   

15.
正NASA网站2018年8月22日报道,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迎来在轨运行15年纪念日,运行时间已远超出2.5年的设计寿命,目前正逐渐远离地球。NASA总结了Spitzer在轨期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具体如下。(1)在单颗恒星周围发现7颗类地行星。2017年2月,利用Spitzer的观测结果,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TRAPPIST-1恒星周围发现7颗大小与地球相近且都  相似文献   

16.
在茫茫宇宙中,除太阳系之外,何处还有智慧生命?如何才能找到他们?这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人类对探索外星生命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例如:1974年美国向武宣座球状星团M13发射地球信息,前后共3分钟,希望该星团的生命能收到并回电.M13距地球约2.6万光年,约有30万颗恒星,中心部分恒星密度约每10立方光秒差距500颗,为太阳周围空间的500倍.70年代发射了太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它们带着地球的信息,以每小时约5万公里的速度分别奔向金牛座和大犬座,希望地外生命能获取它们并据此与地球人联系.前几年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日夜监视着宇宙的深处,观测任何可能出现的生命迹象.去年开始大规模搜索外星生命的信号,以期获得外星生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我们能找到许多类地行星……似乎我们便不再孤单,某一天我们可能还会加入宇宙其他智慧生命的行列中。"——美国航空航天局开普勒任务首席调查员威廉·博鲁奇数千亿颗行星仿佛陷于银河系的巨大旋涡中。从地球这个位于旋涡螺旋臂的孤僻行星上,我们开始了对宇宙空间的探察。我们早已模糊地看到那些环绕着遥远恒星的行星发出的光芒,甚至还通过分析那些光芒的微弱踪迹来研究一些行  相似文献   

18.
像哥伦布一样,一条信息就意味着一个新世界的发现.天文学家超越了富于哲理的冥想和科幻的空想,即将开始首次用综合的高技术来寻找宇宙间其他地方智能生命存在的证据.这一新的寻找工作计划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的那个星期一象征性地开始进行.科学家们使用新研制的电子设备、更敏感的无线电接收器和功能强大的望远镜,希望能像哥伦布一样找到下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最后10年,天文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寻找地外文明。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致认为,如果地外文明存在的话,“外星人”居住的环境应该和我们生活的地球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要努力在外太阳系找到一颗“类地行星”。1995年,天文学家首次在飞马座发现一个“类太阳”(飞马51),并且发现围绕这个“太阳”旋转的有一些行星,其中一颗(飞马51b)似乎是一颗“类地行星”。这一发现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有人宣称“寻找地外文明将是下个世纪天文学界的头等大事”,是“下个世纪的带头学科”。为达到此目的,全世界科…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3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在耗尽了所有姿控用肼燃料后,近10年前发射、帮助天文学家发现了数千颗系外行星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已停止运行。"开普勒"任务共耗资约7亿美元。7月和9月份,"开普勒"曾两度在显示出燃料液位下滑迹象后转入安全模式,但两次都得以把科学数据发回地球并开始新一期观测。但在第二次数据回传与新一期观测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