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太阳系是一颗恒星和多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一直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寻找类似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以期发现地外生命。自1995年10月6日两位瑞士天文学家首次在恒星飞马座51附近发现1颗行星环绕其旋转以来,天文学家已在银河系中20多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发现了行星。但遗憾的是,所发现的这些行星大多是单独的。  相似文献   

2.
越界寻觅     
飞碟不时访问地球的今天,人类寻找地外文明的努力,仍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往往持这种看法:恒星一定像太阳,行星一定像地球,除了这种星系构造,就不会有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由于它的“太阳”是一颗发出高能辐射的脉冲星,它被看成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系.事情也许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3.
在茫茫宇宙的无数星系中,还有另一个太阳系吗?能够找到另一个地球吗?2002年6月,随着寻找类地行星的竞争日益加剧,行星搜寻者的情绪也空前高涨起来。在一个小组的研究人员发布了第一个找到类似太阳系星系的头条新闻的同时,另一个小组的研究人员也暗暗地坚定了他们夺取更大奖项的信心:因为他们发现了第一颗环绕不是太阳的恒星旋转的类地行星。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现在已不稀奇———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大约已找到了90颗之多。但是,天文学家们真正想知道的是,是否还存在更多像我们地球一样的行星,另外这些行星是否载有“人类…  相似文献   

4.
2000年12月23日,英国天文学家宣布,当天凌晨,就在世界各地人们迎接圣诞“平安夜”的前夕,一颗足以将英国首都伦敦摧毁的小行星2000QW7在距离地球表面仅80万千米处,以每小时11.5万千米的速度掠过。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这颗行星可以说是与地球“擦肩而过”。美国天文学家发现至少有900颗小行星可能会危及地球安全。因此,国内外许多天文科学家呼吁全世界所有国家通力合作,让地球免遭此类空前的大劫难。小行星这群不速之客小行星是指那些像地球一样也围绕太阳运转,但体积太小而不能称之为行星的天体。最大的小行…  相似文献   

5.
艰难的探寻     
钱峰 《飞碟探索》2000,(4):11-13
人类寻找地外行星进而发现地外生命的愿望 ,在1999年4月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美国天文学家报告说 ,他们首次发现了已具雏形的外太阳系 ,有3颗行星正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该外太阳系离地球约有44光年远。不要把这3颗行星想像成与木星一般巨大且无生命踪迹的气体状行星 ,它们的环境状况类似于我们地球。自1995年以来 ,天文学家已发现了大约20颗木星般大的地外行星 ,除了我们太阳系有9颗行星绕太阳旋转外 ,我们还未发现任何恒星有一颗以上的行星绕其旋转的。该外太阳系的第一颗行星 ,是于1996年被天文学家间接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6.
一颗“失踪”了近90年的小行星重新进入了天文学家们的视野。这颗名为“艾伯特”的小行星是1911年10月3日由奥地利天文学家约翰·帕利兹发现的,当时为了纪念维也纳天文台的赞助人艾伯特·洛希尔男爵,便以其名字命名该小行星。帕利兹还没有精确地测算出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参数,发现不久的“艾伯特”小行星便从天文学家们的视野里消失了。2000年5月1日,美国天文学家杰弗·拉森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天体的微弱星光。这颗天体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稍远,且其绕日运行的轨道比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明显倾斜。…  相似文献   

7.
在30年前,人类尚不知道太阳系外还有没有行星存在。直到1991年,天文学家才检测到一个围绕着脉冲星旋转的行星。4年后,又有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行星,将其命名为飞马座51b。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6日,美国首颗用于搜寻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至此,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将有新工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耗资将近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将在四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银河系的天鹅座与天琴座区域观测类似于太阳的大约10万颗恒星系统,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小朱 《飞碟探索》2010,(7):38-39
俄罗斯曾于2009年初宣布,最早将在2009年10月向火星的卫星(简称“火卫”)福波斯发射“福波斯一土壤”飞船,飞船将登陆福波斯,并提取这颗火卫的一些表面样本带回地球。这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天文学家称“福波斯一土壤”计划是有史以来“最大胆的无人太空探测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0.
庾晋 《飞碟探索》2003,(5):34-36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除九大行星和彗星外,绕太阳运行的小型天体。1801年,意大利的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观测到的小行星约有37.5万颗,其中已计算出精确运行轨道的约有4.4万颗。在这4.4万颗小行星中,有未来可能对地球构成真正威胁的。但天文学家称,宇宙“交通事故”并不常见,直径2000千米以上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的几率,约为50万年左右发生一次。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天文学家的声明称,依照目前观测到的轨迹,小行星2002NT7将于2019年2月1日与地球相撞。这颗小行星现已成为天文观…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0月两位瑞士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围绕飞马座51运转的新行星,接着1995年12月30日和1996年1月两位美国天文家又发现了围绕室女座70运转的新行星和围绕大熊座47运转的新行星,从而证实了在宇宙中我们太阳系并非独一无二,这3个星系就是3个类...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日,比利时列日大学天文学家吉隆所领导的团队在美国《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在距地球39光年的水瓶座星系中发现一颗"超冷矮恒星",并有3颗行星围绕其公转,它们全部与地球大小相仿,并部有可能适宜生命居住。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那么你知道天文学家是如何寻找系外类地行星的吗?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公转的行星飞马座51b以来,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搜寻和研究就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天文学最前沿、最热门、最令公众感兴趣的领域。从事这方面观测的天文学家,被人们形象化地称为"行星猎人"。在行星猎人的不懈努力下,到2018年3月  相似文献   

14.
木子 《飞碟探索》2014,(3):36-38
自美国天文学家宣布已在距地球1200光年的天琴座开普勒62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两颗和地球最为相似的类地行星后,许多天文学家相信,在银河系的某些类地行星上存在生命几乎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发现天外生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仙女星座的尤波西龙(γ)是位于距地球44光年之遥的一颗恒星 ,也是天文学家们为寻找类地行星而选定的上百颗恒星中的一颗。最近 ,天文学家在它附近发现了若干颗行星。美国天文学家吉·马尔西和普·巴特列尔在对尤波西龙星的光谱的周期性变化进行观察研究后推断出 ,环绕尤波西龙星的是旋转的行星 ,至少有3颗 ,最靠近尤波西龙星的那颗行星 ,其质量是木星的3/4 ,其轨道半径为900万千米 ,它自转一周相当于地球上的4 6昼夜 ;第二颗行星其质量至少是木星的2倍 ,其轨道半径为12450万千米 ,它环绕尤波西龙星公转一周相当于242个…  相似文献   

16.
1998年3月,天文学家们频频告急,有一颗直径为16千米的小行星正向太阳系中心逼近。它每21个月绕行太阳1周,有可能在2028年10月26日撞击地球,给地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正当人们面对这一不幸的预言不知所措的时候,第二天,天文学界又传来消息,说人...  相似文献   

17.
驾驭小行星     
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常规火箭把一个“太阳帆”发送到近地小行星上,并将它根植于小行星的表面。届时这个帆能够吸收由太阳放射出的光子,从而像风吹动一条船上的帆一样,把小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在天文学界,近地小行星始终是一个热门课题。人类累计观测到的小行星已有将近6000颗,其中已测算出运行轨道的大约有3000颗。小行星是人类最大的但又是最不清楚的天然威胁,天文学家称其为“捣蛋鬼”。地球周围有这么多的“捣蛋鬼”,天文学家们当然不能保证这些“捣蛋鬼”不会捣蛋。2002年7月24日,美国媒体报道了一条科学简讯:同年7月9日,美国麻省理工…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14日美国行星学会发表一项声明:呼吁互联网上的天文爱好者一起来寻找地外文明。美国行星学会开展的这项工程名为“寻找地球以外的智能”(SETI),将于1999年5月17日开始在互联网上提供一个特殊程序。天文爱好者下载这个程序后,便可以在电脑的空闲时间里分析由射电望远镜收集的无线电信号。世界上的任何人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并同因特网相连就可以帮助寻找地外文明。只要进入http://palanetary.org或http://setiathome.ssl.berkeley.edu…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1月27日,美国航宇局宣布,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外1颗行星的大气层。包括该星在内,人类迄今已经发现71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但观测到行星拥有大气,这尚属首次。这一发现为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掀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王麟 《飞碟探索》2008,(6):23-23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奇怪的星体吗?早在20世纪30年代,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对它的光谱所做的分析表明,它既是“冷”的,只有几千摄氏度;同时又是十分“热”的,达到几十万摄氏度。也就是说,冷热共生在同一个天体上。1941年,天文学界把它定名为共生星。它是一种同时兼有冷星光谱特征(低温吸收线)和高温发射星云光谱(高温发射线)的复合光谱的特殊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