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动态     
正风云二号H星发射6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星。风云二号H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星开展组网观测,对于保证我国两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接续有着重要意义。风云二号H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新闻来源:卫星应用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2.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的基本功能 2000年 6月 25日,我国发射了第二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B。 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有以下四项基本功能: 1.观测功能 星载扫描辐射计每半小时可以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原始云图,具有可见光(0.55-1.05u m)、红外(10.5-12.5 u m)、和水汽(6.2-7.6μm)三个通道。可见光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1.25km,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5km。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的云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  相似文献   

3.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你想对这颗高挂于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气象卫星有更多了解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近它。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本领可不小。卫星载有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气光谱特性通道)扫描辐射计,可以每半小时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云图,也可根据气象观测的需要,由地面控制卫星,对指定区域进行机动观测。其中,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可见光通道,可以得到白天云和地表反射的太  相似文献   

4.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你想对这颗高挂于地球赤道上空35800公里的气象卫星有更多了解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近它。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本领可不小。卫星载有三通道(可见光、红外和水气光谱特性通道)扫描辐射计,可以每半小时获取一幅覆盖三分之一地球的全景云图,也可根据气象观测的需要,由地面控制卫星,对指定区域进行机动观测。其中,利用风云二号卫星可见光通道,可以得到白天云和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信息;利用红外通道,可以得到昼夜云和地表发射的红外辐射信息;利用水气通道…  相似文献   

5.
FY-2C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及其在轨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桂林  栾炳辉 《上海航天》2005,22(Z1):21-27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C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辐射计的性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为适应将3通道改为5通道而完成的5通道焦平面、光学系统、结构、电子学、红外探测器、辐射致冷器、光学薄膜和第二扫描结构等主要设计改进.卫星的在轨测试和运行结果表明,C星扫描辐射计在第一代自旋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了包括中波红外的5通道同时对地观测,图像质量总体优于同类GMS5,METEOSAT-5静止气象卫星,与目前应用的GOES9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6.
FY-2C星热设计的优化及其在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风云二号(FY-2)C气象卫星有效载荷扫描辐射计及其他星上仪器的热环境温度,采用前太阳屏增加散热面、二次分离环提高散热能力,以及重组与补充热控电加热器方案对其热控分系统进行了优化,并用仿真分析和局部试验替代了热平衡试验验证.C星飞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热控分系统具有良好的调控和适应能力,工作稳定,性能指标全部满足要求.说明C星的热设计优化正确有效,为扫描辐射计光机提供了优良的热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7.
北京时间8月20日,风云二号F星在轨正式交付,从此气象部门对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和救灾等,将有更强有力的保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星作为风云二号03批工程的首发星,也是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卫星。"风云"二号H卫星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风云"二号H卫星运行于高度约36000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主要载荷为扫描辐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可为用户提供实时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空间天气和卫星  相似文献   

9.
风云二号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距离地球358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辐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为1.25公里,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为5公里。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云和地表的红外辐射信息,水汽通道可得到对流层中上部的水汽含量信息。利用这些原始云图  相似文献   

10.
风云二号卫星 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将定点于东经105度赤道上空距离地球358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卫星是一个直径2.1米,高1.6米的圆柱体。卫星姿态是自旋稳定,自旋速率为100±1转/分。 它的主要功能是 扫描辐射仪每半小时可获取一辐全景原始云图信息。包括可见光(0.55-1.05微米)、红外(10.5-12.5微米)和水汽(6.2-7.6微米)三个通道。可见光星下点分辨率约为1.25公里,红外和水汽通道星下点分辨率约为5公里。利用可见光通道可得到白天云和地表的反射辐射信息,红外通道可得到昼夜…  相似文献   

11.
刘斐 《中国航天》2012,(9):13-14
8月2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风云二号F星在轨正式交付,气象部门未来对台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测将更加准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胡亚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出席交付仪式。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  相似文献   

12.
风云二号E气象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经过了地影期的考验.各系统工作正常,将转入在轨存储阶段。今年汛期结束后.E星将择机接替C星.与D星联合实现稳定的双星业务服务。5月19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举行风云二号E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  相似文献   

13.
FY-2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卿  王介康  曹亮 《上海航天》2005,22(Z1):1-8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静止气象卫星02批首颗业务应用C星的构型与布局、控制分系统、5通道扫描辐射计、星上图像生成、数传与云图广播转发器、工程与业务测控、二次分离、电源母线调节、复合材料结构件和仪器板等温化等主要技术特点.给出了C星相对01批的多通道扫描辐射计、无线系统和电源等部分技术改进.在轨测试与运行结果表明,C星的成像系统达到了研制总要求和任务书指标,云图观测能力和质量满足气象卫星业务运行及应用系统的需求.自投入业务运行后,C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图像、定量与人机交互产品,在暴雨、台风、火灾和海冰等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对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前言     
《上海航天》2005,22(Z1)
风云二号04星(C星)于2004年10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于10月29日上午11时成功摄取了第一张可见光云图,11月20日11时又成功摄取了第一幅3个红外和1个水汽图像,至今已稳定运行一周年。尤其是在2005年汛期采用可每天摄取48幅图的运行模式,为汛期的准确预报、监视灾害性天气,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二号C静止气象卫星是一颗完全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应用卫星。经过对01批两颗试验试用星经验教训的总结,02批卫星在探测性能指标、技术状态、可靠性设计试验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6月5日21时7分,我国"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H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星开展组网观测,对于保证我国两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接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完成在轨测试后,H星将进行轨道向西调整,定点于东经79°赤道上空,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为构建人类命  相似文献   

16.
《上海航天》2005,22(Z1)
风云二号02批卫星是业务应用静止气象卫星,计划发射三颗,在卫星研制生产中依次定名为04星、05星、06星,入轨后分别改名为C星、D星、E星。C星是风云二号02批第一颗业务应用静止气象卫星,它是在01批A,B两颗试验试用卫星基础上经重大改进而成的。卫星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下,由八院、五院、四院、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北京科学与应用研究空间中心和中电集团公司天津18所等单位共同研制。风云二号C星本体高度3.076 m,含远地点发动机高度为4.378 m,太阳电池壳外径2.1 m。卫星起飞质量1 382.6 kg,定点后质量约为621 kg。卫星的设计寿命为3…  相似文献   

17.
发射短讯     
正风云二号H星发射成功据新浪网2018年6月5日报道,当天,风云二号H星搭载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将与在轨的风云二号E、F、G卫星开展组网观测,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还可将观测覆盖区域拓展至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以及非洲、阿拉伯区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天气、气候、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FY-2C星云图成像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花 《上海航天》2005,22(Z1):16-20
介绍了风云二号(FY-2)气象卫星星上成像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云图的生成与传输,以及数传与转发技术.阐述了以太阳为基准采用星上预同步、地面同步/数据缓冲器(S/DB)进行精同步的同步成像技术的卫星成像系统设计原理.分析了卫星姿态动力学对自旋轴定向稳定的影响、扫描辐射计扫描机构步进对自旋周期稳定度的影响、卫星摇摆运动造成的云图几何畸变等产生成像误差的因素,以及采取的补偿修正方案.飞行试验结果表明,C星的云图网格配准精度优于1个可见像素,章动角和摇摆角也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空间为基地的无线电导航网。目前,空军武器系统司令部的空间和导弹系统局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研制和试验这种系统。到1980年后期,它将给全球用户提供精确的导航服务。整个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每12小时绕地球一圈,并将连续向地球发送导航信号。用户利用适当的设备处理这些信号,可以达到优于几十英尺的测位精度,优于每小时零点几英里  相似文献   

20.
云帆 《卫星应用》2004,12(4):56-56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10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