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DC-DC是将不可调的直流电压转变为可调或固定的直流电压,是一个用开关调节方式控制电能的变换电路,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开关电源、直流调速、燃料电池、太阳能供电和分布式电源系统中。上个世纪,随着功率开关器件的发展,变换器拓扑和变换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DC-DC变换器的演化过程中,离不开各种直流变换技术,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变换器拓扑的演化。本课题的目的是设计一种DC-DC电力变换器,其可将一种直流电变换为另一种形式直流电,并利用MC9S08DZ60单片机对其进行控制,主要对电压、电流实现变换,它在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交通、航天航空、计算机和通讯、家用电器、国防军工、工业控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DC-DC变换器是实现电气系统电能变换和传输的重要设备,具有加速平稳、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但在具体使用环境下,变换器负载变化将对其性能造成极大影响。以Buck-Boost DC-DC变换器为例,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模式,针对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系统自动判别负载变化情况,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快速调节,使其始终稳定在期望值。对不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很好地改善Buck-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超调量、调节时间等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遥测中间装置模拟量变换器在调试初期参数输出异常时故障初步分析、工作原理、排除步骤以及常用方法等。将被测对象的电量参数经适当的变换与匹配,使之满足遥测传输设备的要求,起到信号调节和接口作用,它的精确度、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指标直接影响系统的总体性能,其工作正常与否,可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判别结果。此故障排除方法,可供模拟量变换器单机调试人员、工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航天部102所研制的该称重系列,它是由位移变换器、速度变换器、阻尼器、力矩器和放大器等部分组成。将其安装在机械式天平或称重设备上,可实现快速自动连续称重,并能提高设备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该装置采用数字显示,读数直观方便。若配上打印设备和记录仪器,可打印称重数据和绘制重量(或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脉宽调制型功率变换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构成的转速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功率变换器。以MCS-51系列单片机和国产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THP4752为核心组成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飞行器舵机轴角位移信号测量、变换及数字传输,研制了一种嵌入式汇编角位移变换器。该变换器可接收中心程序指令,启动单片机微控制器,按照时序要求采集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进行数字化传输。通过产品研制,提高了产品的线性度,使这一重要性能指标达到0.05%,优于飞行器系统0.14%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图像采集系统负责监控和记录运载器上多个重要点位的视频信息。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网络架构的箭载通用图像采集系统,负责采集高清图像并无损存储在图像压缩器内,将高清图像压缩后经遥测传输至地面,由于带宽有限,可实时切换下传的图像信息,同时支持通过网络实时访问箭上图像信息和事后图像数据回读功能,为评估箭上的工作状态或分析故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飞行器舵机轴角位移信号测量、变换及数字传输,研制了一种嵌入式汇编角位移变换器。该变换器可接收中心程序指令,启动单片机微控制器,按照时序要求采集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进行数字化传输。通过产品研制,提高了产品的线性度,使这一重要性能指标达到0.05%,优于飞行器系统0.14%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模冗余箭载计算机,研究了取消硬件表决器单点情况下的CPU模块的冗余配置方法,引入了箭机关键参数自检测信息参与通道表决;对互反馈独立时钟进行了三取二表决,以生成时钟同步信号,进而将信号作为余度飞行控制软件的毫秒中断;采用多数表决和中值表决对输入输出的数字量、开关量、模拟量进行了监控与表决。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余度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应对典型的失效模式。最后,对下一步的通道隔离以及软硬件异构优化设计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铂电阻温度变送器测试效率,设计铂电阻温度变送器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上位机通过LAN接口与主控制器Agilent 34980A相连,实现测试数据传输与接口控制。通过复用开关及转接组合模块设计实现与多路变换器的连接。利用Agilent 34980A内部6位半数字万用表确保精确测量产品。高精度信号模拟源Fluke 525B为铂电阻温度变换器提供稳定、高精度输入。软件采用人机交互设计,具有数据显示、保存和处理等功能。该系统可按设定流程自动加电测试,实现了铂电阻温度变送器全自动测试。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采用级联耦合测量技术的大功率测量系统,指出大功率测量条件下引起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搭建了基于该技术的大功率校准系统,减小了系统测量不确定度,实现了功率放大器的高精度校准和测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开环光纤陀螺(FOG)的性能,对它的输出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数字化接口,该接口是一种小型的微控制系统,由增益可控的A/D转换器和相应控制软件组成并具有自动分档功能,它除了将开环FOG的模拟输出数字化外,还实现了数字输出的线性化.利用一种全保偏开环FOG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采用这种接口后,FOG的输出在±100°s范围内,其标度非线性值可由10-2量级减小到10-4量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脉宽调制式舵系统放大器电性能高效测试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移相脉冲计数的舵机模拟器设计方法。该模拟器硬件由电平转换单元、PWM占空比采集单元、数字PID控制单元和DAC单元四部分组成,软件主要采用移相脉冲计数法和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了真实舵机电性能的替代。同时由单通道扩展的多通道模拟器的应用,能够大幅节约舵机放置空间,缩短研制周期,在短时间内实现脉宽调制式放大器电性能大批量测试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舵机模拟器能够模拟真实电动舵机的电性能特性,系统具有实时性好、测试效率高、操作性好的优点,及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群延时参数是变频链路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卫星射频测试系统变频链路群延时参数校准方法。卫星射频测试系统是卫星地面测试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频链路的群延时特性对卫星测距功能测试及信号的传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群延时定义出发,讨论了群延时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提出并实现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调制法测量群延时,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内本振无法接入的变频系统群时延的精确测量;详细说明调制法的基本原理并研建校准装置。实验表明调制法测量群延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星敏感器和数字星模系统的功能,描述数字星模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数字星模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星模系统由星图组件和通信组件组成,基于该系统,针对星敏感器进行静态和动态星图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试验表明数字星模系统及其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验证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关键控制技术的需求,提出了一套基于STM32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闭环仿真系统。基于该套平台,对系统的总体方案、硬件平台设计、软件开发及设计进行了重点论述,实现了箭上测量单元、计算机单元、执行单元及地面测发控单元的模拟。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完成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制导、导航及姿控算法等关键控制技术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闭环仿真系统设计合理,系统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可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大型试验奠定基础,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7.
姚根林 《宇航计测技术》1998,18(5):17-18,23
精密机电产品中的非电量是通过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的c利用数字多用表自身的编程语言接口技术,,开发数码转换器设置代码程序技术;驱动打印机接口电路程序技术,实现了自动测量打印记录数据c代替笨重的旧设备及复杂的计算机系统既节省仪器购置经费,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仅满足了精密机电产品在科研生产中对非电量测试记录的需要,也提高了测显速度和产品质量。有大力推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论述我国研制成功的首台全任务民航飞机飞行模拟器的重要分系统——操纵负荷系统、自动驾驶仪系统所采用的全数字式仿真方案以及这两个系统协调耦合运行的仿真方法.该系统所采用的总体方案,自行开发的高速微机控制系统,多功能的实时管理及实时任务软件,具有静压支承的液压伺服系统都独具特色,能高逼真度地仿真飞机操纵系统及自动驾驶仪系统的性能及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在线及离线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字内插、数字滤波、A/D(Analog/Digital)变换等软件无线电方法,建立GPS卫星信号模拟器中频信号处理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数字IF(Intermediate Frequency)的实现方法,且在matlab中进行了中频电路建模、优化和验证,完成了从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到模拟中频信号生成.电路实现时尽量降低信号处理频率,缩小高频信号处理范围.利用verilog在ISE6.3中完成了数字中频模块的设计和仿真,对仿真输出的数字序列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 Algorithm)频谱分析,并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中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