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涂漆铝合金体系的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涂漆铝合金体系的腐蚀研究领域,比起盐雾腐蚀实验与大气暴露等常规实验方法,电化学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本文介绍了两类测量涂漆铝合金体系耐蚀性的电化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形形色色的腐蚀中,金属电化学-腐蚀是最常见的一种腐蚀形式.当金属被放置在潮湿的大气中,金属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水膜中含有少量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还溶解了氧气等气体,这就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上制备Al涂层,以提高搅拌摩擦焊接头耐蚀性。通过数字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对Al涂层的结构及耐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冷喷Al涂层质量良好,孔隙率仅为0.77%,涂层内部存在等轴晶、细化晶粒以及拉长晶粒,涂层界面以机械咬合为主,涂层/接头区界面质量明显优于涂层/母材区界面;电化学数据显示,涂层腐蚀敏感性较低,自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密度均低于热影响区,冷喷涂层降低了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腐蚀敏感性;晶间腐蚀实验表明,腐蚀6 h后,涂层最大腐蚀深度仅为热影响区最大腐蚀深度的50%,证明冷喷涂技术显著改善了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4.
以防止产品金属部件腐蚀为研究对象和目的,说明金属腐蚀的概念、分类、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条件,结合产品实际贮存、装检、使用的环境条件和特点,详述三种金属材料腐蚀的特征及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并给出了防止产品金属部件腐蚀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种新研制的航空用Al-Li-Cu-Zn-Mg系铝锂合金,采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分析碱腐蚀和三酸脱氧两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对铝锂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膜层的外观、耐蚀性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三酸脱氧工艺,碱腐蚀工艺对铝锂合金表面的腐蚀程度较深,晶界处的耐腐蚀能力较差,硫酸阳极氧化膜层表面形成了网状晶界形貌;采用碱腐蚀处理的试样疲劳寿命较三酸脱氧处理试样更低,而不同前处理后经过硫酸阳极氧化的试样疲劳寿命相差不大。不同前处理对铝锂合金的硫酸阳极氧化膜层的耐蚀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盐雾腐蚀实验并结合SEM和XRD分析,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锻造态ZK60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ZK60合金耐蚀性较差,而在ZK60中添Gd、Y后的合金,其耐蚀性明显提高.腐蚀时间相同时,两种合金的微观腐蚀形貌不相同,ZK60合金腐蚀坑的形成时间较早(14 d),而添加Gd、Y后的ZK60合金腐蚀坑的形成时间较晚(21 d),添加Gd、Y后ZK60合金的腐蚀产物相对致密.两种镁合金的腐蚀产物均为Mg(OH)2,Mg(OH)2腐蚀产物膜极易发生开裂,形成网块状的腐蚀产物膜.腐蚀产物膜的进一步生长、开裂和脱落,加速了材料的腐蚀流失.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加载直流电压条件下己二酸铵对2024-T3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效果,从而提出一种新型封闭方法.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量散射谱(EDS)对封闭前后阳极氧化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盐雾腐蚀实验研究了加载直流电压条件下己二酸铵封闭后铝合金硫酸阳极...  相似文献   

8.
基于飞机结构材料300M钢在海洋高湿环境中缝隙部位积水导致的腐蚀损伤问题,研究了300M钢在3种不同面容比模拟积水溶液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借助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实验探讨了影响腐蚀速率的主要原因。在模拟积水环境中,分析了腐蚀失重、失重速率、损伤度以及腐蚀过程中腐蚀溶液溶解氧浓度、pH值与不同面容比(2、5、20 mL/cm2)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材料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溶液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pH值上升,而且随面容比的增大,材料的腐蚀失重增加,腐蚀失重速率也增大。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结果表明,不同pH值下300M钢耐蚀性的差别导致了不同面容比环境下腐蚀损伤的差异,3种面容比模拟积水环境中腐蚀速率大小为V20>V5>V2。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选用目前飞机上使用的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有机涂层体系,对其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变化进行了原位测试,分析了其失效的特征.研究表明,加速老化试验前,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中的缺陷较少,涂层可以很好地将腐蚀性介质阻挡在外,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破坏,此时涂层相当于1个纯电容.加速老化试验后,水很快就能进入涂层内部,但涂层内防腐蚀颜料锌铬黄离子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能将基体钝化,保护基体免受腐蚀,经过335 h即1个周期电解液已渗透到达涂层/基底的界面,并在界面区形成腐蚀反应微电池后,测得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2个时间常数.划痕处金属的腐蚀反应与划痕周围涂层内锌铬黄离子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进行1 008 h即3周期后,电化学阻抗谱上出现感抗现象,在低频时相角出现负值,这是由于锌铬黄离子的水解产物能将金属基体钝化,而钝化膜此时处于点蚀诱导期.感抗现象在加速老化试验进行了1 344 h即4周期后消失,说明此时钝化膜已经穿孔,点蚀进入发展期,并有腐蚀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0.
磷化底漆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恒电位稳态阳极极化曲线2种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磷化底漆和阿洛丁化学转化膜进行了测试,发现磷化底漆的耐蚀性明显优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其极化电阻RP比阿洛丁转化膜高一个数量级,钝化区电位范围在-0.75~ 1.0V之间,而阿洛丁化学转化膜钝化区电位范围明显偏低,在-2.0~0.00V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恒电位、恒载荷和动电位、恒载荷两种试验方法对406钢应力腐蚀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位是影响406钢应力腐蚀敏感性及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并提出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应避开406钢的敏感电位及外加电位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异种金属接触因电位差而产生腐蚀问题。接触腐蚀导致结构的强度损失和腐蚀增重。复合材料飞机垂尾、襟翼、副翼与铝合金或钢机身或机翼连接常用钛合金螺栓。因而,要研究减少和避免钛合金紧固件接触腐蚀的电化学机制。 1.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的电解液为自然状态的5%NaCl溶液,电解池中参比电极是饱  相似文献   

13.
在含有硅酸钠、氟化钠、氢氧化钾及甘油的电解液中对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得到陶瓷膜,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循环阳极极化曲线以及腐蚀失重等实验手段对镁合金基体及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试样的耐蚀性进行评价.结果一致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后镁合金的耐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化学腐蚀实验方法研究了Ti-6Al-4V(ELI)合金在w(HCl)=3.5%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估算了钝化膜厚度;测试了H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得到了相应的腐蚀速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钛合金/电解质界面建立电化学模型,进行了阻抗的数值模拟及钝化膜厚度的估算。同时,分析了HCl溶液中Ti-6Al-4V(ELI)合金α相和β相的电偶腐蚀机理,预测了β相的腐蚀速率。模拟结果表明:β相的腐蚀电流密度比α相的大,这与以往的腐蚀机理分析结果相符;数值模拟得到的电化学阻抗谱、钝化膜厚度及腐蚀速率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COMSOL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高效分析合金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及机理。  相似文献   

15.
LY12CZ 合金相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研究了LY12CZ合金中的纯铝(Al)、晶间化合物θ(CuAl2)、S(Al2CuMg)和MnAl6在含Cl-离子的中性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各合金相作为独立相在含Cl-离子的中性介质中均有点蚀敏感性,其中S相耐蚀性最差,L1相耐蚀性最好。各相点蚀主要是由于Al或Mg的阳极溶解所致,腐蚀产物主要是铝的不溶性氢氧化物、可溶性氯化物及镁的可溶性盐类。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铝合金5083-6082搅拌摩擦焊(FSW)焊缝与5083母材、6082母材的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的组织与两种母材相比,其晶粒明显细化.其次,通过室温静态挂片试验以及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试验,在室温0.2 mol/L NaHSO3+0.6 mol/L NaCl溶液中,对铝合金5083-6082搅拌摩擦焊的焊缝以及两种母材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轴转速800 r/min,焊接速度160 mm/min,搅拌头倾角3°时的焊缝与两种母材相比,腐蚀电位Ecorr正向移动,平均腐蚀速率和腐蚀电流密度Icorr变小,极化电阻Rp增大.同时使用打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室温静态挂片试验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焊缝表面上只出现少量较浅的点蚀坑,而两种母材表面的点蚀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肖亚洲  金石 《航空学报》1993,14(9):503-507
 应用微机辅助电化学测试方法、控制电位慢拉伸及断裂力学试验方法,研究了外加极化对40CrNi2Si2MoVA钢在3.5%NaCl溶液中腐蚀断裂特性的影响。在阳极极化(-635mV)和阴极极化(1 350mV)电位下,慢拉伸断裂总应变ε_f相应为空气中的54%和49%。阳极极化(偶铜)增加了裂纹扩展速率,阴极极化降低了裂纹扩展速度。根据不同条件下腐蚀断裂特性参数的变化,结合宏观及扫描电镜断口分析,该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断裂机理为裂尖阳极溶解与氢脆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锈蚀对金属材料危害很大。金属为什么会生锈,又应该如何进行防锈呢?我们着重从电化学的观点来进行一些解释和研究,并从中找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来。现分几个问题来论述。一、从干电池的工作看金属电化学腐蚀  相似文献   

19.
Fe2+对碳钢硫酸盐还原菌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Q235钢在无Fe2+的接菌培养基和Fe2浓度为30mg/L的接菌培养基中的腐蚀行为.使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Q235钢在两种介质中的表面形貌随时间的变化,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Q235钢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电化学行为.用聚焦离子束显微镜制作Q235钢在两种培养基中的腐蚀产物剖面,并用能谱对腐蚀产物进行成分分析.对电化学阻抗谱所得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e2会使Q235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电阻降低,电容升高,Q235钢反应电阻保持较低,从而使反应持续进行,铁不断溶解.培养基中加入30mg/L的Fe2+后,Q235钢表面附着的细菌显著增多,形成的生物膜厚而疏松,膜中混合有腐蚀产物硫化物,膜下的金属出现众多微小的点蚀.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与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吻合,Fe2+对Q235钢的SRB腐蚀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两步化学氧化法在铝合金表面获得了黑色氧化膜。利用全浸渍腐蚀试验及电化学极化曲线评价了膜的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的表面形貌,采用能量散射谱(EDS)测定膜的成分。结果表明:铝合金的黑色氧化膜具有网块状结构,膜层主要由O、Al、Mn、Co、Cr五种元素所组成,未经封闭的铝合金氧化膜的耐蚀性能很差,而经重铬酸钾封闭后,耐蚀性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