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功率四分支齿轮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与动载系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建立了功率四分支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轴单元法建立了单根转子的振动方程,依据齿轮啮合矩阵实现各转子振动方程的耦合,形成了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依据动力学方程求解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得出了在给定转速下系统需进行越界阻尼设计以确保稳定工作的结论;然后分析了不同传动误差下齿轮动载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传动误差对功率四分支齿轮传动系统的动载系数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传动误差的增加系统动载系数也增大,特别在高速级齿轮上表现更加显著.该分析方法和结论为四分支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齿轮减速器系统可变固有特性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考虑到齿轮传动啮合刚度的波动和传动误差的影响以及轴承支撑刚度的作用,对二级齿轮减速器传动系统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动态响应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齿轮传动在单齿啮合区和双齿啮合区之间啮合刚度变化较大;减速器系统的动态特性 (固有频率、固有振型、阻尼等 )随啮合周期而发生变化,呈现出一种可变的动态固有特性。故对于系统进行研究时,可分别按单齿区和双齿区平均啮合刚度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GTF发动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作为齿轮驱动风扇(Geared Turbofan,GTF)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传动功率大、空间结构紧凑、工作条件恶劣。为突破该部件设计关键技术,并为国内GTF发动机结构设计积累经验,在GTF发动机齿轮传动系统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开展了其初步设计,对齿轮进行疲劳强度分析;采用齿轮宏观参数优化和微观修形设计方法,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减小传递误差,改善齿轮接触区应力分布,提高齿轮传动系统的运动平稳性。  相似文献   

4.
倾转旋翼机传动系统多状态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缪君  王三民  宁嵩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8):1427-1431
以倾转旋翼机发动机短舱内的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设计的传动结构建立了它的动力学模型和动态响应方程,分析了倾转旋翼机旋翼在起降、巡航和过渡三种状态下的激励特性,并针对三种状态下旋翼激励的特点对传动系统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研究了传动系统中齿轮啮合的动载系数的变化特点,并对系统的共振频率进行了探讨.研究工作对倾转旋翼机的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动态优化设计等均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动系统的刚性强弱直接影响测量机的精度和效率。本文针对同步带传动、齿轮齿条传动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针对运动控制器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传动系统刚性对测量机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弱刚性传动系统参数整定方法,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参数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建立了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扭振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行星轮和星轮的啮合相位,行星架的弹性变形和负载惯性。用数值解法获得了在受周期性变化的齿轮啮合刚度和齿频综合误差激励下的齿轮啮合动载荷和在不同的输入转速下的动载荷系数。分析了在星形轮系和行星轮系动力耦合情况下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出了对封闭行星齿轮传动设计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发动机附件传动齿轮及齿轮材料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某高性能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传动关系、工作条件和对材料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发动机传动齿轮用材料的差别。列举了国内几种发动机传动齿轮故障及其后果的实例;阐述了尽快研究和发展齿轮材料技术的意义;同时对齿轮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载荷当量安装误差的面齿轮振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载荷作用下面齿轮传动系统中支撑结构变形和轮齿弹性变形,通过将传动系统变形等效到面齿轮和直齿轮安装误差方向,建立包含当量安装误差的面齿轮多自由度耦合振动分析模型;采用4阶Runge-Kutta法求解了面齿轮传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得到了当量安装误差对面齿轮振动加速度和法向动态啮合力的影响;开展了面齿轮动态特性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偏置距误差和轴交角误差引起的面齿轮沿x方向振动加速度大于沿z方向振动加速度;偏置距误差对面齿轮x方向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大于轴交角误差。   相似文献   

9.
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行星齿轮传动由于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各个工业领域。振动和噪声是行星齿轮传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动力学模型、自由振动、响应求解、均载及振动抑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弹性动力学及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行星齿轮传动弹性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纯扭转振动模型、横向—回转耦合振动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对三种常用的响应求解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遗传算法的弧齿锥齿轮动态特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宁  康士朋  郭辉  熊剑波  程昌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10):2396-2402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弧齿锥齿轮八自由度弯-轴-扭三维空间动力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啮合刚度的时变性、几何传动误差的非线性、齿面侧隙以及支承刚度的非线性.采用Runge-Kutta法对传动系统动态响应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以啮合周期内动态特性指标——振动加速度均方根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使用遗传算法对局部综合法中的齿面控制参数进行优化.在对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的同时也获得了齿轮副最优加工参数.最终以齿面修形的方式实现了航空弧齿锥齿轮动态特性优化,减小了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噪声.   相似文献   

11.
辐板式结构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个典型的齿轮传动系统为例,讨论了辐板式结构对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等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了当辐板柔度不同时系统的动态响应,得到了轮齿上的动载荷,分析了辐板柔度的影响和附加阻尼的效用,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以指导辐板结构的设计及其在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路功率分流恒星式减速器的动态特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用Fourier级数法求解了三路功率分流恒星式减速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获得了系统的频域和时域响应,计算了系统的动载和载荷在各路传动上分配的动态均匀性以及太阳轮中心的浮动轨迹,包括了各级联接刚度以及各类偏心误差的影响,以定量的分析为减速器改善动态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激励下某直升机传动系统动载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由弧齿锥齿轮和行星轮系构成的直升机传动系统,构建了纯扭振动模型,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齿侧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求得了时变啮合刚度,采用4-5阶变步长Runge-Kutta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借助动载系数、相图、Poincaré截面图、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图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传动系统在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综合传动误差、外载荷等多种激励作用下系统的动载特性.结果表明啮合刚度对传动系统的影响最大,动载系数最大值为1.5;齿侧间隙对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是有限的;啮合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齿轮系统的振动;外载荷波动对不同速级的影响不同,动载系数最大值发生在并车传动.  相似文献   

14.
袁向东  周传荣 《航空动力学报》1993,8(2):151-154,204
以某型航发减速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 ,针对齿轮啮合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 ,把子结构分析法和结构动力修改再分析结合起来。综合时 ,从结构修改的观点出发 ,来考虑各子结构对接界面上的对接条件 ,认为综合系统是各子结构无耦合时系统的一个结构修改 ,从而求得整个结构系统的动力特性。既保留了子结构分析法优点 ,而处理子结构间的对接条件比子结构分析法更方便。  相似文献   

15.
依据航空弧齿锥齿轮的加工原理, 建立了弧齿锥齿轮的切齿共轭方程;在考虑误差和支承刚性的条件下, 对航空锥齿轮的接触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计算了误差及支承刚性对齿轮副的接触印痕和运动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弧齿锥齿轮传动对沿主动轮轴向的偏移和轴间夹角的偏移比较敏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所得的结论, 为高性能航空锥齿轮传动的研制提供了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动力学修改重分析的齿轮系统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结构动力学修改重分析的思想,应用复模态的矩阵摄动法理论,研究了航空动力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及减振方法,提出了一整套齿轮系统振动分析和减振研究的理论计算方法,得到了一些具有工程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王三民  纪名刚 《航空学报》1996,17(1):119-122
在对高速大重合度圆柱齿轮传动的动力性能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齿廓修形对啮合轮齿间动载荷的影响,提出了确定齿廓最佳修形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弧齿锥齿轮激励研齿的动态研磨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包含齿侧间隙、传动误差和时变啮合刚度等因素的10自由度弧齿锥齿轮研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普通研齿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激励研齿加工方法,对普通研齿和激励研齿动态位移响应和动态研磨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励研齿方法使工作齿面和非工作齿面同时得到研磨,增加了研齿时的动态研磨力.超声激励下的弧齿锥齿轮研齿试验表明激励研齿方法能提高研齿的效率,提高齿形精度,改善齿面质量和轮齿啮合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