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分析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扩展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介绍了访问控制的概念及实现原理,分析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详细描述了扩展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在Struts结构下的应用。实践证明,与传统的控制模型比较,扩展的角色访问模型与Struts结构的结合应用减小了系统授权管理的复杂性,实现了分散式管理,降低了管理开销,而且灵活地支持了现实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TRBAC的分布式指挥系统访问控制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和分析了2种主流访问控制技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及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针对现有模型的不足,结合某分布式系统的复杂访问控制需求和处理特点,建立了基于任务—角色的访问控制TRBAC模型,阐述了模型对最小权限原则、权限分离原则、角色层次关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本模型,针对RBAC基本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一般继承、扩展继承解决了基本模型中的角色完全继承缺陷,引入用户组增强了RBAC基本模型的控制粒度。对扩展模型给出了在分布式新闻编辑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薛艳玲 《民航科技》2002,(1):4-5,19
本文介绍了基于组、角色的模块控制思想,在多层(MIDAS)结构下,对程序模块访问进行控制的一种通用机制。通过对组、角色的权限分配和模块配置,最终达到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限制和模块访问控制,是应用程序授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访问控制策略是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RBAC用角色的概念把用户和权限联系起来,简化了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非常适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授权管理。但它实现数据级的访问控制很难,因此文中提出了数据分片的思想,并给出了一个RBAC与数据分片相结合的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强制形式的访问控制,在操作系统层次上和数据库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将这种访问控制和管理模式扩展到分布式的应用层次上及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TMS320C6727B扩展外设无法基于其硬件资源直接访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叠地址解析的外设扩展方法,可满足多个外设、外设多个寄存器或端口地址的访问控制。对外设地址空间构成解析、地址映射CPLD的逻辑控制、用户程序中外设寄存器或端口的访问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并给出了寄存器或端口逻辑控制和用户程序访问的实现方法。硬件平台测试验证了利用重叠地址解析实现外设访问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3层结构理论对新一代航管信息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3层结构的物理实现、基于部件的应用开发、OLE、WindowsSocket、数据实时同步和访问控制等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用执行于内核态的Vxd设备驱动程序间接实现对端口的访问控制,提高端口访问的安全性。文章讨论了Windows核心结构、内核态设备驱动程序模型及实现原理,重点分析了基于Vxd驱动程序对端口的访问方法及实现过程,并给出了并口控制的驱动程序实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中国航空公司航材采购送修业务需求,通过对业务需求和.NET规范体系架构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一个基于.NET平台、应用Web Services技术的航材采购送修系统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思想(RBAC),结合现代管理思想以解决航材采购送修过程中复杂的业务评估和繁重的日常业务等难题。  相似文献   

11.
空管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空管多采用多雷达联网技术对飞机进行监视,以扩大监视空域的覆盖面积并提高对飞机的监视精度。本文设计了一套分布式空管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对数据融合流程中的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工程实际和具体的开发环境,对系统的工程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各模块的内部流程结构和相互关系,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分级式航空电子综合化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个分级式航空电子综合化仿真系统。该系统以航空电子综合化工程中一个分系统为仿真目标,由两层双余度1553B总线和MBI(multiplex bus interface)将AVS(Avionics simulator)、SSCU(subsystem control unit)、若干个EQS(equipment simulator)以及部分真实设备连成的三级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一个面向实时控制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相应的仿真软件分布在三级仿真器中;其中,分布式操作系统实现两级总线的衔接、通信控制、并行多任务管理、错误检测、故障处理和实时内存数据库管理,仿真软件模拟航空电子上层环境、操作员控制与显示、分系统各设备数据产生与接收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处理应用任务。系统研制成功为工程化实现打下了技术基础并提供了一个实验环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任意源组播模型中接收者加入组播组和组播源发送组播数据的流程,分析了在任意源组播应用中可能需要实施的访问控制类型。针对每一种访问控制类型,在组播协议中设计了具体的访问控制实现机制。在OPNET Modeler软件上根据实现机制进行进程及节点建模,并搭建仿真环境对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和CAN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展趋势是分布式控制系统,本文提出了基于DSP和CAN总线的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中,用工控机模拟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EEC);智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控制核心采用DSP芯片;通讯总线选用CAN总线.论文阐述了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与各智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软硬件设计、CAN总线通讯的实现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整个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物理仿真,仿真系统初步满足了分布式系统控制要求,为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航空电子环境FC(FC-AE)高层五种协议的特点、适用范围、通用性、技术支持性,说明FC轻量协议(FC-LP)适合航电通信的原因.论述了FC-LP的组成与特点:引入了FC节点访问标识和虚拟通道的概念,将通信模式确定为分布对等模式,增加了通道控制、信息传输流控、节点访问标识管理等协议流程,限定了FCP、FC物理层、FC仲裁环、FC交换接口标准功能的不同实现要求.总之,FC-LP通信协议具有高可靠、高效率、低延时的特点,能满足强时性和高可靠性飞机航空电子系统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势函数的护卫队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ulti—agent理论研究一类位置一速度模型的护卫队形控制问题。研究的问题中同时考虑队形实现和过程避碰两个因素,基于势函数方法给出了控制器设计.在设计的控制器作用下,编队中的护卫者能按指定队形护卫被护卫者,并保证在运动过程中编队成员间不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7.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任务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任务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问题展开研究。结合有人机/无人机协同控制过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接口方式的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任务控制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模块的关键内容,设计了面向有人机与无人机交互过程的任务指令格式,提出了基于优先级的任务模式调度策略,针对无人机的典型任务模式,讨论了航路规划的计算方法选择,最后构建了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任务仿真环境。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整体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王毅  周兴社  韩兆轩 《航空学报》1990,11(8):348-353
 用“数据驱动”(Data-Driven)和“事件驱动”(Event-Driven)代替常规的“时间驱动”(Time-Driven)作为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执行软件的驱动机制,可以使系统中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的实时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本文所述的执行软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继卫星系统日益增长的海量数据存储需求,探索将云技术应用于中继卫星地面存储系统中,研究并设计了适用于中继卫星系统的分布式云存储的体系架构.该架构通过分布式存储和存储虚拟化技术,对存储资源进行了整合,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存储网络,集合成一个大规模广域云存储系统,可提供整体存储和访问的功能,并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存”、“取”、“管”.与传统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架构分析比较,该架构从系统扩展性、可靠性和服务性等多个方面均更加具有优势,能够适应日益增长的中继卫星系统海量数据存储需求,解决中继卫星系统中大容量数据存储的瓶颈.  相似文献   

20.
燃气轮机系统仿真集成概念及其分布对象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提出燃气轮机系统仿真集成的概念, 分析了关键实现技术, 然后从跨平台性入手, 给出 1个分布异构计算机平台上的面向对象实现方案。算例表明, 这一方案成功实现了系统仿真集成的主要功能, 从而为发动机系统的多学科开发、研制和实验提供了有效的仿真软、硬件平台, 并使发动机的远程协同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