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峰  杨东凯  张国栋  张波 《航空学报》2022,43(1):479-487
对机载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海面高度测量模型、定点跟踪和模型拟合2种估计反射相对于直射信号时延的方法以及误差校正进行了研究。针对Z-V模型拟合法进行时延估计复杂度高的特点,提出了7-β模型和相应的时延估计方法;为消除定点跟踪法估计的时延中的海况偏差,提出了查表法和加权平均结合的校正方法。利用2015年12月3日CSIC-IEEC在波罗的海采集的机载数据进行了海面高度反演。结果表明通过已有时延估计方法和所提出的7-β模型拟合法对GPS L1和Galileo E1反射信号进行时延估计,并通过提出的误差校正算法对海况误差进行校正后可得到精度为亚米级海面高度。  相似文献   

2.
在传输/反射法测量电磁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传输/反射法在电介质微波电磁参数计算中的局限性,采用时域门技术,测试了空气、聚乙烯石蜡和BaM型铁氧体等材料的电磁参数。结果显示时域门技术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时统信号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验证,准确地分析出时统信号经数字信道传输产生的误差来源于信道的群时延失真和增益频率特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克服传输误差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改善时统信号特性的发送补偿法,已在现有设备上通过修改编码软件方法实现;第二种是改善信道传输特性的信道拓宽法,已在现有设备的伴音信道上验证;第三种是改善时统设备接收适应能力的接收均衡法。完成了均衡器的设计和制作。并通过了实际测试验证。最后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精确测量的航空发动机转速信号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故障诊断的重要依据。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航空发动机转速信号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频法并对该方法误差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航空发动机工作时的转速变化特性,详细描述了通过Hilbert变换求取瞬时频率来测量转速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端点效应问题进行了处理;最后通过仿真发动机一个转速上升过程,计算得出瞬时频率(转速)及误差大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航空发动机转速测量可行。  相似文献   

5.
从电长度的概念出发,主要介绍了使用网络分析仪来实现电长度测量的三种方法,分别是频域电延迟法、时域反射法和时域传输法;针对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做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吴森堂  姜智超  张淼 《航空学报》2003,24(6):555-558
 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反舰导弹末制导信号的非线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利用捷联惯导信息,对雷达导引头的测量信号进行有效的校正补偿, 同时又可根据系统对校正算法实时性与精度的要求, 通过合理地调整滤波算法节点数来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从而大大地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的导引精度。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末制导信号校正仿真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7.
传输环境的阻抗不匹配可导致传输信号反射,降低信号的传输质量,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为此,通过电磁兼容测试实例来分析信号完整性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重要性,提出新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多重化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常作为能量交换接口用于储能系统中。采用基本建模法对三重化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建立交流小信号模型,基于变换器的开环特性,设计了电压、电流补偿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前馈校正的复合双闭环控制策略。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进行了MATLAB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为三重化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提供良好的动、稳态性能,同时对大范围的负载变化等扰动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高温环境对振动测试信号传输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发动机试车运行时高温环境对振动特性测试信号传输参数的影响, 利用电磁场-热耦合理论, 探讨了温度场对电磁场各场量的影响.结合实际测试传输网络, 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提取多导体传输参数的传输电路法.该方法用经典的能量法进行了验证, 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电阻和电感参数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且电阻受温度影响的变化幅度尤为明显.多输出响应时多导体的邻近耦合响应随温度升高而加剧, 互电参数受温度和导体间距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用超声测量火箭发动机装药包覆层厚度时,当包覆层较薄时检测回波信号会出现时域混叠。基于时域混叠信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时间延迟估计的新方法。该方法用维纳解卷积消除了检测始波对时间延迟估计的影响,并对剩余信号进行了三次能量倒谱分析,准确直观地估计出了信号延迟时间。该方法已在开发的超声探伤系统中得到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估计出时域混叠信号的延迟时间,提高了火箭发动机装药包覆层厚度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飞机拦阻索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利华  万晨  荀盼盼 《航空学报》2013,34(4):833-839
 为了分析飞机拦阻索在拦阻过程中复杂的动态特性,将拦阻索视为空间柔性钢索,液压吸能系统和缓冲系统经过线性拟合,作为传动索的约束条件,通过具有弹性和阻尼特性的梁单元加载在拦阻系统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柔性钢索与刚性支撑体之间的接触碰撞作用,在有限元分析软件LS_DYNA中建立了拦阻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机尾钩挂索后,在拦阻索与甲板滑轮之间存在连续震荡衰减的应力波,当来自于甲板滑轮的初次反射波到达钩索啮合点时,拦阻力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12.
舰载机拦阻着舰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载机拦阻着舰是舰载机有别于陆基飞机的主要特点,也是造成舰载机高事故率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较完整的舰载机拦阻着舰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对拦阻力所在的拦阻平面研究,依据拦阻钩与拦阻索相对滑动所经历的时间进一步计算出舰载机撞索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目前机上电缆传统测试方法所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自动测试系统未解决的机上电缆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机上电缆断点位置测试方法,给出了断点定位仪硬件电路设计和误差分析方法,并对误差分析得到的相关参数进行了仿真实验,根据仿真结果,给出断点定位仪的优化方法,可实现对机上电缆断点的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14.
参数对二分支斜齿轮传动动载和均载特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集总质量法建立二分支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动力学方程,考虑轮齿啮合偏差和时变啮合刚度等激励因素,研究分别在不同支承刚度和不同分扭角度情况下,传动系统的动载系数和均载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①较大的支承刚度有利于改善传动系统的均载特性和运转平稳性,在16倍初始支承刚度下系统的均载特性已趋近于理想情况;②二分支斜齿轮传动系统的分扭角度对其动载系数和均载系数有较大影响,在分扭角度为110°时系统的均载特性最优;③即使1μm的轮齿啮合偏差也会对系统的均载特性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RF optical links     
RF photonic links that can be used to supplement gigahertz RF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lines without the characteristic attenuation, induced noise, and distortion associated with long cable lengths are discussed.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capabilites are examined in terms of available wavelengths, hardware, and spacing. Typical RF fiber-optic links at 6-18 GHz are addressed with respect to architecture and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fiber-optic link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结合相关标准对AFDX总线传输特性技术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基于数据传输流程和协议的测试标准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给出了AFDX总线传输特性测试标准指标体系,同时也给出了一种适用于信息传输测试技术的标准指标确定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索结构是一种张力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军事和生活领域中,为了便于了解这类结构,阐述了索的力学特性,并指出索体的构成,以及常用索体的材料和性能参数.并对索在舰载直升机、斜拉桥等设施上的使用情况作了一定的介绍,并对这几种情况下索力计算及索力优化的方法进行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8.
航空拖曳诱饵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东立  刘亚枫  林鹏 《航空学报》2014,35(1):161-170
 为准确预测航空拖曳诱饵系统能否干扰成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使模型更加精确。分别对诱饵释放过程中,以及释放完成后载机机动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可能减小释放诱饵的初速度与载机空速的夹角;应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以使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较小。释放完成后,应控制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载机作盘旋时,缆绳在载机的圆形轨迹之外,且载机飞行速率一定时,角速度越大,缆绳向外趋势越大,越有利于避开载机的尾喷流区。  相似文献   

19.
马东立  刘亚枫  林鹏 《航空学报》2014,35(1):161-170
为准确预测航空拖曳诱饵系统能否干扰成功,建立了系统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应用集中质量法,将柔性拖曳缆绳离散为一系列由阻尼弹簧连接的节点,建立了缆绳的动态模型;对诱饵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诱饵的六自由度模型;提出了缆绳与诱饵的耦合条件,使模型更加精确。分别对诱饵释放过程中,以及释放完成后载机机动时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并分析了缆绳的形状、张力和诱饵的姿态角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避免出现“鱼钩”现象,应尽可能减小释放诱饵的初速度与载机空速的夹角;应按梯形速度释放诱饵,以使缆绳中拉力的最大值较小。释放完成后,应控制载机最大飞行速度,以避免缆绳进入载机的高温尾喷流区;载机作盘旋时,缆绳在载机的圆形轨迹之外,且载机飞行速率一定时,角速度越大,缆绳向外趋势越大,越有利于避开载机的尾喷流区。  相似文献   

20.
空水界面声信号传播特性是水下检测空中声源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文中讨论了空中声源在水下产生声场的简正波模型,仿真分析了空中声源的水下声场,比较了简正波方法与射线方法、快速场方法对空中声源在水下产生的声场传播损失。结论表明简正波方法适用于远场传播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