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保证电缆和波导多通道混合电路系统的相位一致性,研究了相位配平方法和波导及电缆长度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矩形波导的相速度、相波长、群速度等基本特性,分析了波导电路的相位和时延特性,并提出了宽带信号在波导电路中平均时延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平均时延精确计算波导电长度的理论基础。然后,给出了反射面天线体制星载SAR的发射链路构架,并根据系统链路构架,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时延的波导和电缆混合电路设计方法。最后,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设计,仿真设计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继星天线星地大回路控制方案中时延影响的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仿真软件MATRIXx建立了星—地大回路闭环跟踪系统的时延分析仿真模型;分析了星—地大回路中大时延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和仿真了经典PID校正后系统的稳定性与跟踪精度;分析和仿真了星—地大回路复合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全景视频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向高质量、沉浸感的方向发展,低时延全景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对全景视频传输中影响终端用户体验质量的时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全景视频传输方法,使用随机接入帧间预测帧来减小视口切换引起的传输时延,进而改善用户的视觉体验质量。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内容的测试序列,该方法可以将视口切换时延平均降低至2.4帧时长,同时将用于用户视口切换的视频码率平均减少20.23%。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降低时延的同时,提升传输带宽利用率,为实现全景视频的高效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ALOHA类协议是实现卫星通信网的信令传输系统多址接入协议。但由于卫星链路传输时延长,当用户站较多、业务量较大时分组冲突率增高,导致上行链路的信道利用率急剧下降及端到端分组传输的时延增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随机竞争多址接入协议—星上抽样侦听统计自适应多址。该协议考虑到卫星链路长时延特点,在星上对上行链路信道进行抽样侦听,以确定出各站最合理的分组发送概率,并通过下行链路广播到各站,以实现发送概率的自适应控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将上行链路的吞吐率提高并稳定到最大值区间附近,使端到端传输时延明显减小,而且其实现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基于T-S模糊模型的导弹网络化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哲  许化龙 《上海航天》2010,27(2):49-55
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基于T-S模糊模型对具不确定时延的导弹网络化控制系统(NCS)进行了离散建模。用Lyapunov理论分析了系统稳定性,由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给出了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星上交换系统的特点,基于Crossbar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输入缓存调度算法。该算法采用了串行调度思想,在保证每个端口公平性的基础上调整了输出端口的匹配策略,增加了输出端口成功匹配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平均调度时延和丢失率。文章通过OPNET建模、仿真并比较了该算法与几种典型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平均调度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均优于已有算法且实现复杂度不增加。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该算法进行了FPGA设计及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延迟/中断容忍网络中束协议/利克里德传输协议(LTP)栈,提出一种用于深空通信的跨层包大小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可以根据信道误比特率、文件大小、信道传播时延和链路数据速率等条件得到最优的束大小、LTP块大小和LTP段大小,最小化深空通信中的文件传递时延。文中针对跨层包大小对文件传递时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跨层包大小的优化方案。同时,仿真并分析了信道误比特率、文件大小、信道传播时延和数据速率对最优的LTP段大小的影响以及跨层包大小优化方案所带来的性能增益。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深空通信环境中,该优化方案可以根据特定的空间任务和环境特性优化跨层包大小,相比于未优化跨层包大小的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现有Link16数据链信息传输受视距限制的问题,考虑将低轨道(LEO)卫星作为节点接入Link16网络以扩展其通信范围,增强数据链的灵活性.针对其接入导致的长传播时延的问题,以轨道高度为480 km的LEO卫星为例,基于Link16系统战术消息要求的响应时间,结合Link16时隙结构对LEO卫星的消息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对等待接入时间、队列等待时间以及战术消息传播时间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得到了在规定战术消息响应时间下,LEO卫星时隙资源分配数量需求的普适公式,公式表明为了使战术消息在要求时间内送达,需要给LEO卫星节点分配足够数量的时隙.最后,对LEO卫星的消息响应时间进行了仿真,对不同到达率消息的响应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AOS协议中自适应帧生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帧生成过程作为CCSDS AOS两级多路复用机制的第一级,其性能直接影响着AOS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时延特性.本文对AOS协议中帧生成算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包到达率服从泊松分布条件下,高效率帧生成算法的帧生成时间均值.针对高效率帧生成算法中可能出现的在较长时间内没有足够多的包到达,导致帧生成时间过长,从而造成帧生成时延超过业务所允许的最大时延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帧生成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但能克服高效率帧生成算法中可能出现的大时延问题,并且比传统的等时帧生成算法具有更高的信息传送速率.  相似文献   

10.
李金岭  乔书波  刘鹂  郭丽  钱志瀚 《宇航学报》2011,32(11):2333-2338
结合我国VLBI观测网现状,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观测时延噪声与系统差、预报轨道偏差和测距误差等对航天器定位归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利用VLBI跟踪时附加飞行器地心距约束有利于压制定位点的弥散。 3站 VLBI跟踪的定位解是有偏估计,4站跟踪时要求所加约束的误差应与预报轨道偏差相当,若过大将起不到压制定位点弥散的良好效果,若过小则会在定位结果中引入系统偏差。时延与测距的观测噪声主要引起定位点序列的弥散。若观测量存在系统差则将引起定位结果的系统性偏差,而且定位点序列会发生渐近线性趋势跳变。同时,这也可以作为观测量是否存在系统差的判据。另外,若某时刻前后VLBI跟踪站存在3、4站变更,定位点序列有时发生趋势变化。分析结论对于我国后续探月和萤火计划等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