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球柔性旋翼的动力学设计思想与设计程序、动力学特性设计要求、设计分析、旋翼塔试验与相关性分析和飞行试验评估和改进设计,通过上述的设计与试验评估,球柔性旋翼的动力学特性满足了技术要求,实现了动力学特性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2.
吕刚德  王海峰  邓伟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3-523453
伴随数字化设计方法日趋成熟,飞机装备维修性设计面临如何与三维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功能性能设计同步的难题。对比分析了数字化环境维修性设计与传统维修性设计的主要差别,提出了基于飞机装备数字化设计环境维修性设计流程,研究了维修性设计参数的表达模型以及维修性参数信息在三维设计数字环境中的转化、集成与利用方式。基于图论和网络节点框图,提出了一种以节点网络图、单节点维修时间模型、维修过程时间模型为表征的飞机装备维修性设计与控制方法。经实例验证,提出的这套基于数字模型的维修性设计技术,对装备在数字化设计环境下同步开展维修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级涡轮气动设计与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多级涡轮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缩短设计周期与减少设计过程中的盲目性,采用分层优化设计体系对某五级涡轮进行详细的气动设计,对设计体系中各部分的作用和设计方法及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根据分层优化设计体系规范,首先方案设计,即一维与S2设计,掌握该涡轮的设计特点。方案设计完成后,根据方案设计中确定的部分参数,最终采用以三维设计为主,综合考虑总体参数和沿叶高参数分布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中应用了优化的方法对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三维设计完成后对该涡轮进行了简单的非定常校核,并且计算了特性线,验证了其变工况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五级涡轮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在先进涡扇发动机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技术验证方面的研究情况,内容涉及发动机空气系统设计技术、零件热分析设计技术、涡轮叶片冷却设计技术及新型铸冷双层壳型高效涡轮冷却叶片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技术中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软件校核与改进、试验研究与参数测试、以及设计体系建设等问题,通过系统的模型、部件和发动机整机三个层次的试验验证,初步形成了空气系统与零件传热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航空发动机设计是基于知识的设计,知识分类与获取是航空发动机设计知识管理的起点,也是难点.实施知识获取技术能够使得设计知识有效积累,推动设计知识管理实施,从而真正实现基于知识的设计,提高航空发动机设计水平.分析了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航空发动机结构,提出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知识分类方法、知识获取策略与获取方法,进一步探讨了...  相似文献   

6.
从精密卧式加工中心正向设计方法和数字化设计软件、几何精度设计、静动刚度设计、阻尼设计、热平衡设计与温度场主动控制、切削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主轴单元设计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有关精密卧式加工中心设计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7.
结构系统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元生 《航空学报》1987,8(5):221-229
本文介绍了结构可靠性设计的下述几个方面:为什么要提出与发展结构可靠性设计,什么是结构元件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什么是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发展概况,以及结构优化设计、余度技术、维修工作与结构可靠性之间的交叉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传统飞机设计和研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设计与敏捷管理的观点。首先对精益设计与敏捷管理的内涵和关系进行概述;然后从飞机研制中的物理设计和试验,系统、软件设计和试验,多学科优化设计,产品数据管理,协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飞机精益设计的主要手段;从战略、组织、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敏捷管理的主要做法;最后以研究所为例,概要阐述了精益设计与敏捷管理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航空发动机通用件设计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用件作为航空发动机中最基础的连接元件,其设计体系建设是航空发动机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航空发动机通用件的特点,分析了现有通用件设计过程与方法,明确了通用件设计体系的建设目标,研究了设计流程、设计规范、设计工具及数据库的建设思路与内容。通过通用件设计体系建设思路的初步探索,为建立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通用件规范化设计流程奠定基础,为形成完善的通用件设计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机加结构中介机匣试验件,解决了含支板复杂结构中介机匣流路面及支板型面机加难以实现的问题。进行了机加结构中介机匣性能试验,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设计数据,校核试验与设计的符合性,为准确验证中介机匣的气动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扇工作叶片振动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叶片振动可靠性模型基础上,运用基于强迫振动响应放大因子的振动可靠性模型,给出了求解振动可靠性设计变量的方法.并利用风扇叶片的试验数据对叶片的振动可靠性进行了实例评估,为叶片的修改设计和排除叶片的振动故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透平机械零件振动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传统的振动设计方法为基础, 提出了透平机械零件振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介绍了透平机械零件的振动设计量分布参数的确定方法和避开共振、限制振动响应的可靠性计算模型, 并给出了透平机械的转子、轴承和叶片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对用于抑制转子系统启机过临界转速时过大振动的动力吸振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优抑振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动力吸振器-转子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求得耦合系统的半数值半解析的响应表达式。设计优化策略利用响应解与限边界的坐标轮换法相结合,寻找动力吸振器的最佳设计变量;将所得最优参数的动力吸振器与常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动力吸振器的抑振性能进行对比,并分析动力吸振器对参数最优偏离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参数优化方法优化的动力吸振器能降低1阶共振幅值达45.4%,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比两种有效的常规优化方法优化的动力吸振器的抑振效果分别高11.2%、9%,可见其优化效果的优异性;与阻尼最优偏离相比,该参数优化方法优化的动力吸振器的抑振性能对刚度最优偏离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某型无人直升机典型任务设备中采用了大量玻璃晶状管等精密元器件,对振动环境要求较高。介绍了隔振设计思路,对初始隔振方案进行分析,提出了隔振优化方案并建立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对优化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动特性试验及飞行试验验证了设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隔振效果,解决了任务设备对振动环境要求高的难题,对设备隔振安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飞机结构振动疲劳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的振动疲劳分析研究对飞行器设计及其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全面阐述了国内外在结构振动疲劳研究方面的新进展,特别对随机振动载荷下结构的疲劳寿命估算作了详细的评述与讨论,综合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对一些新出现的研究方向,比如材料的振动疲劳寿命曲线、飞机结构抗振动疲劳设计等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结构振动疲劳分析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将声子晶体理论引入无人机自动驾驶仪的减振设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局域共振减振板,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局域共振减振板的材料力学参数和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局域共振减振板对无人机自动驾驶仪具有较好的减振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振动水平控制技术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的振动水平,是衡量当代直升机先进程度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直升机振动水平控制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和技术。本文将面向工程实际,结合直升机的研制流程,从技术途径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弹上电子设备双层减振系统结构参数设计问题,研究了一二级减振系统的频率比、质量比、阻尼比对双层减振系统在随机振动激励下的绝对加速度响应峰值、全频段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高频段的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相对位移响应均方根值、耦合频率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并探讨了双层减振技术的应用,可为弹上电子设备双层减振系统的减振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振动与减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直升机的振动情况,分析了振动的危害和引起振动的各种激振力,主要介绍了用于减振的结构优化设计,被动式减振技术和主动式减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最后展望了减振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叶/盘结构振动分析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延荣  田爱梅 《推进技术》2002,23(3):233-236
为了防止叶/盘结构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出现危险的共振,从工程设计角度出发,讨论了用在限元法对刚性盘上单个叶片的振动分析、用波传播技术对叶/盘耦合振动及轮盘振动分析中的几个问题。对振动分析中应注意的计算频率阶数确定、激振力选取及其振点确定等问题给出了具体处理方法。计算得到的叶片、轮盘振动特性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给出的处理方法可用于叶/盘结构的振动设计分析和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