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97年7月下旬,在青岛大学隆重召开了第十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年会由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牵头,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中国参加亚洲遥感协会全国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空间科学会空间遥感分会、中国航空学会电子分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保总局对中国资源卫星的需求与分析(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卫星遥感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重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掌握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把环境保护作为其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来对待。由此,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环境遥感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且也促进了卫星遥感环境应用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具有其他手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气象卫星积雪监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概述了卫星遥感在积雪和雪积监测中的作用,积雪遥感原理以及云雪的光谱特征。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多光谱云雪判识别技术和大范围积雪动态监测方法,并认1996~1997年内蒙古和新疆的雪灾为例,介绍了已向国务院提供服务的全国积雪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简要分析了1996~1997年冬季我国积雪分布状况,最后对改进的多光谱云雾判别方法做了初步垢分析评述,指出了目前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概述中国水色遥感器发展和水色遥感算法基础上,将展示中国近年来利用卫星水色遥感在海岸带水色监测和应用方面的成果,并提出21世纪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钟劭南 《卫星应用》1999,7(3):48-52
介绍了航天、航空等多种遥感手段在1998年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的应用情况,讨论了其中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应用的技术方法,论述了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遥感技术防洪减灾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十五”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是国家“十五”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之一。其目标是建立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体系,实现对重点区域、特定目标土地利用状况连续的、多周期的快速监测。给出了项目的技术流程,总结了该项目“十五”期间在城市监测、重点地区监测、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些成果在土地评价、国土资源规划和土地执法检查中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 林业是我国最早应用遥感技术并形成规模的行业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建了“森林航空测量调查大队”,首次建立了航空调查和地面综合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调查技术体系;80年代初期成功研制了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图像分类、生物量估测等理论和技术,并在“七五”、“八五”期间完成了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遥感综合调查、森林火灾监测。  相似文献   

8.
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遥感业务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张峰  魏斌  王昌佐  李营 《航天器工程》2009,18(6):125-132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减灾-1A、1B卫星(HJ-1A、1B)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HJ-1A、1B卫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应用,基于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的需要,针对HJ-1A、1B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研究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内容,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研制,建立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产品方案体系.HJ-1A、1B卫星发射成功后,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示范工作,初步为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郭庆十 《卫星应用》2008,16(1):48-53
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河北省在新一轮土地更新调查、县级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遥感执法监察以及在地质矿产、地质灾害、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应用的成果和主要技术进步,分析了遥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土资源遥感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水利遥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遥感部门利用资源卫星及其它航天、航空遥感方法,在洪涝、干旱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水土流失调查与动态监测、水利工程前期规划、大型水库工程的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水污染监测与调查、干旱沙漠区的水资源调查以及有效灌溉面积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应用与研究,在国家资源环境调查和宏观决策、水利工程建设、洪涝灾情监测和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在卫星研制和应用方面发展不够协调、卫星遥感信息源的短缺成为制约遥感应用发展的主要原因。本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信息产业革命时代,卫星遥…  相似文献   

11.
海洋水色遥感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概述中国水色遥感器发展和水色遥感算法基础上 ,将展示中国近年来利用卫星水色遥感在海岸带水色监测和应用方面的成果 ,并提出21世纪该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铁路灾害监测与评估,对于保障铁路建设和运行安全、提升铁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铁路灾害卫星遥感应用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国卫星遥感发展和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在铁路减灾、备灾、应急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中的实践应用需求。针对影响铁路安全的主要灾害,分析总结了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在铁路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能力。针对洪涝、地质、森林火灾和雪灾等典型灾害实例,建立卫星遥感监测评估铁路灾害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卫星遥感对于铁路灾害应急管理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实现铁路主要灾害的灾前风险监测和灾后损失评估,可有效支撑铁路的全过程灾害管理。通过多手段的融合运用和动态监测能提升遥感信息的决策支持作用,使其在铁路灾害的应急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对卫星遥感数据的要求,说明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于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技术原理、工作流程及工作任务。以相关监测城市为例,阐述了2009-2010年我国36个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四线强制性内容等变化情况。监测成果说明,应用卫星遥感数据是城乡规划动态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建(构)筑物、生命线、农作物、基础设施等受损情况为切入点,介绍了航天光学遥感在灾害特征参数反演、灾害风险评估、灾害监测、灾害损失评估、恢复重建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应用能力,指出航天光学遥感与灾害管理之间存在灾区遥感数据实时获取能力不足和相应遥感灾害信息智能提取算法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从航天器设计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如平衡发展多种空间分辨率和多种光谱分辨率光学遥感器,协同发展机动和常规两种成像模式,积极发展星上智能信息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遥感卫星系统灾害监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归纳中国在气象、海洋、农业、减灾、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九类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对空间遥感的应用需求,绘出了九类重大自然灾害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的相应分布图;介绍了中国遥感卫星系统的发展现状,绘制其对九类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的能力满足度曲线,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未来遥感卫星系统的灾害监测能力包线应具有的能力,提出了中国未来遥感卫星系统的能力配置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未来小卫星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周以蕴 《卫星应用》1999,7(2):18-26,47
该回顾了军用小卫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小卫星的军用途径和在通信,成像,情报,环境遥感和空间控制等方面的军事应用,提出了小卫星军事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聚海 《卫星应用》1999,7(4):34-38
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利用调查与填图、土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土地质量退化与土壤侵蚀监测、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展望21世纪,随着卫星遥感数据分辨率的提高、有关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用应用需求的增长,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并为土地规划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船只目标检测识别技术是现阶段遥感图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国产高分辨率卫星的快速发展,高分遥感卫星陆续发射,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船只检测识别技术会逐步成为研究热门。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光学图片的船只检测识别技术发展、以及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当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只目标检测识别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但在光学遥感图像船只检测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有一些基本问题限制了检测效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光学遥感图像船只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进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遥感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包括我国航天对地观测体系及国家级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和服务系统,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技术,空间信息分析机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在1998年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纪人 《中国航天》1998,(11):3-5,9
我国从80年代就开始研究用遥感手段监测和评估洪涝灾害。从最开始时用诺阿气象卫星的AVIRR数据,发展到用陆地卫星的TM影像,用全天候的机载和星载侧视合成孔径雷达(SAR)来监测洪水。在遥感数据传输方面,也在“八五”期间研制成功了实时传输机载SAR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