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NASA于 1984年 4月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的长期暴露装置(LDEF) 将于明年1月再次闯入大气层,坠落地面的危险性很大。NASA已拟制一项抢救计划,打算用今年12月18日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把这颗卫星救出,然后带回地面。 发射该卫星的目的是将  相似文献   

2.
三、大运载火箭(HLLV)问题的提出 在NASA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空军大力神火箭出事后,他们认为,在近期内,不管是运载器还是靶场的地面设备,都要搞两套措施,光靠Shuttle不行、必须另外有一套火箭。空军要求发射费用尽量减少。他们自从1986年挑战者号事故后,已有10项任务推迟发射了,损失很大。所以空军提出要搞大运载火箭,这是其一。其二,现在军  相似文献   

3.
美国宇航局(NASA)于二月间公布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前最后几秒钟的一组照片,调查员们特别注意照片中的右侧固体助推火箭上的“异常的火焰” .长达几英里的计算机磁带记录也显示出“挑战者”号右侧助推器的推力在航天飞机爆炸前10秒钟突然发生原因不明和意外的下降.据《纽约时报》报导,该助推器的压力突然下降了30磅/英寸~2,推力减少了10万磅.计算机的数据表明,在“挑战者”号的高灵敏度的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有其他发动机的五个喷口都转向一侧,以恢复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固体发动机各种故障情况的公开听证会上,NASA向总统特别委员会提供了下面51—L飞行任务最后一瞬间的计算机显示图片,它说明了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是如何从飞行器上脱开和钻入外挂燃料箱的顶部并造成航天飞机爆炸的.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10,(1):12-13
2010年1月4日,为了不再重演“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事故的悲剧,NASA现在不仅正在为取代航天飞机的航天器研发乘员逃生系统,该局还计划开发一个备份逃生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航天员可通过它脱离危险。  相似文献   

6.
NASA安全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美国载人航天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机毁人亡的恶性事故:1967年“阿波罗-1”飞船地面试验失火;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爆炸;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入时解体。这三次大事故共牺牲了17名航天员的性命,震惊世界,影响恶劣。正是这些悲剧事故促使美国政府及NASA一次次重新审视、立法、设立和完善其载人航天安全管理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展太空竞赛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量的太空探索活动(如金星、火星、载人登月、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迅速推动并提升了美国的航天技术实力,这些高风险项目取得成功的背后是通过大量惨痛的经验教训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如金星和火星探测任务的大多失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等。在NASA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NASA已选定通用动力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洽谈液体火箭助推器设计概念的研究,这种助推器拟在航天飞机和未来的运载火箭中使用,期望到1988年夏能取代如今正在使用的固体助推器,且将有助于NASA选择将来的先进运载火箭的结构.“挑战者”号事故调查委员会1986年作出的报告要求会根本上改变美国的空间规划,即不能几乎完全依靠单一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9.
“航天飞机并没有爆炸,乘组当时也没有立刻死亡,事故本来可以不发生。”曾在NASA工作过的詹姆斯·奥伯格对20年前的“挑战者”号事件进行了新的解读。就如正史与野史,同一事件不同的版本会让我们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与思考。我们可以保留疑问,但听到另一种声音总不是一件坏事。  相似文献   

10.
郑忠 《中国航天》1992,(8):19-21
一、奋进号航天飞机的研制 奋进号航天飞机是根据美国总统里根的决定制造的,它是美国所制造的第6架航天飞机,用于替代1986年初升空爆炸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奋进号的承造单位为美国洛克韦尔公司,飞机造价20亿美元。从1987年8月签定合同到1991年4月轨道器出厂共用3年零8个月的时间。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轨道器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39B发射台后,美国航宇局(NASA)按传统作法于当年6月对轨道器发动机进行试车。经对3台主发动机22秒点火试车发现,1、2号发动机氧气泵震动和声音异常。为此,NASA决定将3台主发动机全部换掉,装上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下次发射准备的3台主发  相似文献   

11.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里根2月3日签署了12546号命令,命令成立一个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总统委员会。6月9日,以前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总统委员会向里根总统呈交了调查报告,题为《总统委员会关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的报告》。本编辑部已组织全文翻译并出版,本文是该调查报告的梗概。  相似文献   

12.
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来,NASA又准备了四架航天飞机轨道器来执行美国的飞行计划。最新的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已于五月初交付肯尼迪空间中心。在四月,航天飞机进行了两次飞行,其中一次是带有伽玛射线观察站的STS—37,另一次是执行战略防御倡议(SDI)研究任务的STS—39。同时,进行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任务的哥伦比亚号在五月下旬上天,接着携有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的阿特兰蒂斯号将于七月升空。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09,18(3):116-116
据美国今日佛罗里达网站2009年3月26日报道,美国参议院预算委员会通过一项开支计划,支持NASA航天飞机飞行计划到2011年并取消固定退役Et期。因为固定退役日期可能会引起“危险的日程压力”,由此导致如1986年挑战者号和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那样的灾难。在2010年最终期限之前,NASA还将发射9次航天飞机,其中8次执行“国际空间站”的集成和装配任务,1次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提供服务。预算委员会准备的2010财年预算中,将为NASA提供额外的25亿美元支持航天飞机任务持续到2011年,同时为下一代“战神”火箭和“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的研发提供充足经费。这份预算申请仍必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奥巴马总统签署法令方可生效。  相似文献   

14.
天力 《中国航天》1996,(7):20-22,24
美国航天飞机15年天力自1981年4月12日到14日首次太空飞行至今,美国航天飞机已度过了15年的飞行生涯。在这15年里,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先后共升空76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挑战者号惨剧,并且至...  相似文献   

15.
国际     
《航天员》2011,(4):8-11
NASA公布“信使”号观测结果 据新华网6月19日报道,NASA日前公布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的初步观测结果,为有关水星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航天飞机的所有液体火箭推进系统性能优越,可称液体推进技术中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航天飞机试飞的同时,仍在继续研制以109%额定推力工作的主发动机。“挑战者”号轨道器应用的高性能主发动机已制成,它能使“挑战者”号比“哥伦比亚”号多携带10000磅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7.
竺士伟 《航天》2011,(1):24-29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1986年1月28日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低温天气,使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氟橡胶密封圈失去弹性导致泄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73秽发生爆炸。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升空过程中外贮箱脱落的绝热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撞击损坏了轨道器左翼前缘的防热用增强碳-碳复合材料,导致2003年2月1日返回大气层时因超高温气流的侵入而解体坠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拓荒者号”第一次成功地在火星上着陆分析,NASA标准化部门正在实施“以由自愿协凋一致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等效标准取K政府标准” 的全国性举措,这是NASA标准化的新动向。这一举措在降低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等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充分显示了NASA崭新的高效能企业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四、航天飞机退出商业发射竞争 1986年2月3日,里根总统签发第12546号《行政命令》,决定成立挑战者号故障总统委员会,要求委员会在命令发布之日起120天内提交挑战者号故障最终调查报告。6月6日,以前国务卿威廉·罗杰斯为主席的委员会向里根总统提交了调查报告。8月13-14日,众议院科技委员会航天科学与应用小组委员会举行了主题为“鼓励商业运载火箭工业发展”的听证会。  相似文献   

20.
人员运载系统(PLS)是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正在研究的一种小型运载器,它的任务是往返于自由号空间站与地面之间,担任人员和贵重货物运输任务,以弥补目前的航天飞机在这方面的不足。 NASA目前正在考虑把用于从自由号上运回陷入困境或受伤的宇航员的一种救援飞行器改装成PLS。这种救援飞行器称作确保机组返回能力(ACRC)飞行器,它可能是NASA的一个指令性项目。ACRC的候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