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轮升压式高压除水系统焓参数法性能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传统空气循环制冷系统热力参数匹配计算方法复杂的缺点,引入焓参数法建立了三轮升压式高压除水制冷系统匹配计算模型,简化了系统状态点中湿工况点的计算过程.并用所建模型进行了匹配计算,得到了系统各状态点的热力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焓参数法进行匹配计算,简化了计算过程.通过对系统性能分析表明系统存在最佳水当量比;三轮功率比参数增加,压气机增压比和涡轮膨胀比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家用空调在稳态运行下送风风速对室内污染物分布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通过模拟分析出在不同空调送风风速条件下室内污染物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长期忽视空调清洁下,较高的送风风速虽然有利于空调室内的降温,但是却扩大了室内污染物的分布范围以及局部浓度,不利于室内居民的健康;研究证实了选择适中的空调送风口风速可以提高空调房间的制冷效果,同时可以减弱室内污染物的危害程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室内居民健康更好地运行室内空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电飞机电动环境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民用飞机经济性、环保性等技术发展需求,指出了机载机电系统的多电化发展方向,分析了电动环境控制系统的技术优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座舱增压、空调制冷、蒸发循环制冷、辅助液体冷却等电动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为国内宽体客机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论证、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以往整流罩送风温度及湿度工艺条件过于保守,导致空调系统设备过多、过大的现状,以保证整流罩内最佳温、湿度条件为前提,分析了整流罩内外的热、湿平衡,建立了整流罩内温、湿度与整流罩送风温、湿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整流罩送风温、湿度合适的工艺条件。按此工艺要求设计的空调系统与以往的相比,设备大大精简,投资减少,用电量减少。对运载火箭其他有关舱段送风温、湿度参数的确定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该空气循环制冷设备用于飞机机上环境控制系统不工作状态时,向飞机提供给定温度和湿度的空气,达到降温或除湿的目的。在对该设备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热力性能故障,选取了30个监测参数,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设计了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这里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部位,提高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6.
倪明  耿少娟  张宏武  王永生 《推进技术》2020,41(5):1000-1014
本文以两级对置式离心压气机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湿压缩对压气机特性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数值计算借助ANSYS CFX软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耦合计算连续流场和离散粒子项,基于k-ε湍流模型、变比热拟合公式计算焓熵值,利用安托万方程求解饱和蒸汽压力并加入液滴破碎CAB模型和撞壁模型。在压气机进口采用干空气和不同喷水量与粒径组合共计7个工况条件下,对比分析了压气机总体性能变化、部件性能变化及水滴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湿压缩使得整机压比和效率均有所提高,但效果越好裕度越小。低压级内湿压缩效果明显,水滴蒸发使得出口温度降低;高压级湿压缩降温增益不明显,但受上一级冷却效果影响,压比和温比都增加。水滴在叶轮中主要积聚在叶片压力面根部。扩压器和回流器中产生了较大的尾迹损失,扩压器前缘受水滴破碎和掺混作用,产生较大熵增。  相似文献   

7.
石旭东  蒋贵嘉  张宇  赵宏旭 《航空学报》2020,41(8):323647-323647
飞机空调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在飞行过程中环境和工作参数变化较大,易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故障率较高的飞机系统之一。飞机空调系统故障主要发生在飞行过程中,在地面状态难以复现,因此基于联合仿真的飞机空调系统故障影响分析对飞机设计验证和地面维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飞机空调系统原理建立了冲压空气进气口模型、发动机压气机模型、压力调节与预冷组件模型、制冷组件模型;然后基于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模拟飞行过程中空调系统组件性能动态变化过程;最后对典型故障如预冷器泄漏、预冷器空气活门卡死、压力传感器冲击、冲压空气进气作动筒卡死等故障进行模拟,再现了飞行过程中空调系统故障情况,分析了空调组件性能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某型飞机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设计计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某型飞机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防冰原理,按照可利用热量应大于所需热量的原则,通过计算完全蒸发和湿状态下的热载荷,确定了发动机短舱防冰严酷状态及所需热流量.基于机翼水收集系数和数据相似原则,利用欧拉法两相流计算方法,确定了短舱防冰系统水收集系数.按照在湿状态下允许有一定结冰量存在的设计原则,根据发动机的吞冰能力,利用VSAERO/ICE工具对发动机短舱防冰系统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严酷状态下,防冰系统能够满足允许结冰厚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空气循环制冷技术的原理以及技术应用于地面设备的特点,针对外界高温、高湿的大气条件下制冷过程中游离水与空气的分离问题给出了新的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飞机客舱空调采用常规的恒值信号送风,无法将引气污染物快速排出舱外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建立Boeing737飞机客舱仿真模型,并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IV)实验验证客舱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提出客舱空调采用梯形信号送风,与客舱空调常规的恒值信号送风进行对比,以NO2为引气污染物,模拟在相同通风量不同信号送风下,天花板送风、侧壁送风、混合送风方式的流场特征与污染物扩散规律,将等效稀释通风量指标与吹风感指标结合,确定飞机空调最佳送风工况。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等效稀释通风量指标对客舱整体排污效果进行评估,相比于恒值信号送风,客舱空调采用梯形信号送风在天花板送风、侧壁送风、混合送风方式下等效稀释通风量分别提高了78.2%、34.3%、23.1%。其中,客舱空调使用梯形信号送风在天花板送风方式下具有最好的排污效果,并且其吹风感指标DR(Draft Rating)低于20%,满足乘客热舒适性要求,梯形信号送风的吹风感指标优于方波信号送风,排污效果优于正弦信号送风。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飞机机载系统综合热管理系统进行稳态和动态仿真研究.建立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确定系统各部件的参数,并在MATLAB/sIMU LlNK平台上搭建系统仿真模块.整个系统由几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之间以热量作为耦合计算参数,通过仿真找出各状态点温度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变化规律.在系统稳态仿真过程中,主要对空气循环子系统及燃油循环子系统中各部件的进出口温度进行分析.在动态仿真过程中,系统的换热器都采用集总参数法建立其数学模型;系统中动态特性变化很快的部件采用稳态数学模型代替其动态模型,不影响其计算结果精度.在假定的飞行任务条件下,仿真、分析整个系统中各状态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最后,将该系统与传统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并计算它们各自的代偿损失.比较表明,综合热管理系统的代偿损失比传统的空气制冷循环系统有很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正>动力工程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人工环境控制技术和能源供给系统等方面知识,能够在航空企业、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公司、制冷空调系统设计研究部门、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学等制冷空调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接受制冷空调系统的  相似文献   

13.
蒸发制冷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典型的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国外的技术现状,对国外现役直升机采用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与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并对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民机风挡防雾在§25. 773(c)符合性验证过程中试飞试验环境条件过于宽泛的问题,通过分析机上风挡玻璃结雾的环境条件,确定了风挡防雾验证时的严酷条件高湿热环境(19g水/kg干空气,温度40℃)。对于高湿热条件在自然界难以实现的问题,提出了等湿降温和等设计保障等级两种不同的防雾试飞环境条件拓宽方式,并分别在标准大气焓湿图、相对湿度-环境温度图上给出了两种方式确定的风挡防雾试飞环境范围。通过这两种方式确定的风挡防雾试飞环境,已成功应用在某型号飞机风挡防雾试飞的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中。事实证明其是一种有效的试验环境拓宽方法。对风挡防雾试飞操作方式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飞机环控系统中动力源噪声、引气系统与制冷组件的附件噪声和舱内空气分配系统噪声等三大噪声源的组成及其特点,并且在三大噪声源频谱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飞机环控系统引气噪声、制冷组件噪声、风扇、座舱排气活门噪声和座舱空气分配系统噪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民机冲压空气系统通过机身蒙皮开口引入外界空气为飞机空调系统、辅助冷却系统和惰化系统提供合适压力与流量的冷源,其性能的优劣影响飞机的经济性与舒适性。冲压空气系统包括了进排气口、换热器、风扇和管路等部件,其内部的复杂流动特性决定了冷源流量在各个用户系统中的分配。为了在冲压空气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各用户系统的需求完成合适的流量分配,需要通过冲压空气系统流动特性的三维仿真计算来获得。针对冲压空气同时受到机外环境和内部部件影响的特点,建立了机外远场和内部各部件仿真计算模型,通过CFD方法实现了冲压空气系统内部三维流动趋势的计算,获得了冲压空气系统流量分配结果和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为冲压空气系统的整体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仿真技术的空调系统冲压空气能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开展民用飞机空调系统仿真分析及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建立了民用飞机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系统部件仿真模块及驾驶舱/客舱热载荷模块等,用搭建的部件模块组建了某民用飞机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完成了仿真计算算例。对仿真算例进行试验验证以修正仿真模型,应用修正的仿真模型预测民用飞机整个飞行剖面内空调系统的冲压空气流量,同时采用标准计算方法评估空调系统冲压空气能耗,为空调系统的冲压设计提供依据,对飞机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及适航符合性验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某飞行学院的SR20型飞机选装了空调系统,统计发现该机型空调系统故障率较高,表现为空调不制冷、制冷剂压力不足等。本文通过对空调系统构型、工作原理和常见渗漏故障的分析,结合维护手册的排故建议,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定位空调系统渗漏点的方法——适压渗漏检测法,以缩短排故时间,减少飞机停场率,保证飞行训练正常用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暂冲式低温风洞的新方案:利用高压容器的空气膨胀降温,使低温空气流过多孔介质做成的蓄热式换热器,使介质降温。适当地设计蓄热介质的热容量和高压容器的压力与容积等参数,可使介质降温到120°K或更低。然后用一般的中压气源空气经换热器流入风洞,其操作与一般的暂冲式风洞一样,可在一定时间内使气流总温恒定(等于换热器介质温度)。作者计算了这方案的性能,并与Stoller提出的暂冲式低温风洞的方案作了比较,也顺便对比了液氮冷却风洞的消耗。从原理上和初步的性能计算看来,这一方案构造比较简单,运转方便和经济。  相似文献   

20.
民机的空调组件舱位于非增压区,其内部包含有换热器、压缩机等高温环控组件。为避免高温对舱体结构产生危害,需要采用冷却措施。以某机型的空调组件舱通风冷却方案为参考,建立了空调组件舱通风系统的几何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了CFD仿真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方案的缺陷,并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出了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