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弹道导弹在被动段突防的脉冲式轴向加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道导弹由于其沿着固定的弹道飞行而容易被拦截,突防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弹道导弹的飞行特点,提出了基于脉冲发动机的脉冲点火轴向加速的被动段机动变轨突防方法.给出了限制脉冲点火的约束方程,并给出了基于泰勒展开的约束方程求解方法.利用这个方法设计出来的弹道是由几条不同的椭圆孤段组成,这种弹道不同于经典弹道和其它弹头机动弹道.给出了两个仿真实例.仿真结果显示,用本文方法设计出来弹头机动弹道具有好的突防效果,这说明所提出弹头机动弹道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机动突防是提高弹道导弹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点火的弹头空间机动的被动段弹道设计方法,利用此方法设计出来的弹道是由位于不同弹道平面的椭圆弧段组成,各弹道平面之间有较大的差别,这说明基于脉冲点火的弹头空间机动可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推导出了限制点火的约束方程,在理论上证明了在限制点火约束条件下弹道导弹沿着脉冲弹道飞行能命中被打击目标.给出了二个仿真实例.  相似文献   

3.
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与对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弹道导弹中段飞行中可能存在的目标及其特点。概述了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的基本手段 ,着重阐述了空间突防目标对抗地基雷达目标识别的基本方法 ,指出采用隐身技术、主动干扰是对抗弹道中段雷达目标识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跳跃-滑翔弹道方案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时常规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差、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高超声速跣跃-滑翔弹道方案.以某弹道导弹为例,通过采用高升阻比外形和末级发动机多次点火技术,将其再入弹道设计成大气层边缘的跳跃-滑翔弹道,并以航程为目标对弹道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跳跃-滑翔弹道能大幅增加导弹航程,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而且当跳跃幅度较大时,还可减轻气动加热;优化后导弹的航程进一步增加,跳跃幅度减小,热流峰值减小,加热时间和总气动加热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研究增强洲际弹道导弹突防能力的各种技术空军弹道导弹局计划于1985财年对可以提高弹道再入和机动再入飞行器突防能力的各种技术和系统进行研究。目前已提出的研究项目包括:1.用各种有源和无源的电子方法改进再入飞行器(包括本体和尾流)的特征,使苏联的防御失效;2.用反模拟技术改进再入飞行器的可观察度;3.抑制再入飞行器尾流或增强有关突防装置的尾流;  相似文献   

6.
助推-滑翔导弹弹道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助推-滑翔导弹的弹道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求解其最大射程弹道的分段优化方法,建立了其纵平面运动模型和弹道优化模型。在考虑攻角绝对值、攻角变化率、法向过载、分离点攻角衔接及落地条件等约束下,应用序列二次规划法求解了其最大射程弹道。分析表明,助推-滑翔导弹比传统弹道导弹射程显著提高,其最优弹道的起伏有助于增大射程和提高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7.
弹道导弹攻防对抗试验评估是突防干扰装置定型的重要环节。从接近实战考核需求,分析了弹道导弹面临的威胁,给出了一种有效的弹道导弹突防干扰试验方法,分析了试验关键技术,包括配试装备选择、飞行平台选择、试验态势构建、复杂电磁环境、内场试验模型建立与校验等。最后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干扰装置综合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干扰效果评估结果可信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 8年两伊战争中 ,双方都利用战术弹道导弹攻击对方 ,造成 2 0 0 0多人死亡 ,82 0 0多人受伤。目前世界上有 5 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战术地地弹道导弹 ,其中约有 2 0个国家可以自行研制。这里讲突防 ,主要指远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美国和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战略弹道导弹突防手段的国家 ,其现役装备以及在研的所有远程和洲际战略弹道导弹都能使用有效的突防手段。重点探讨战略弹道导弹以及部分战术弹道导弹的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沿惯性弹道飞行的弹道导弹突防常用的几种弹载干扰装置,简述了这几种干扰装置的用途和特点,分析了使用时可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根据每种干扰装置的用途和特点,说明了弹载突防干扰装置工作时与弹头之间应该具有合理的空间分布关系,并指出了一些干扰装置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反导防御雷达与弹道导弹突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以多功能雷达为核心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对弹道导弹突防的威胁,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的原则、有效战术技术手段和实施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树 《中国航天》2001,(2):40-43
弹道导弹防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国家导弹防御(NMD),用于保护整个国家的领土免遭弹道导弹的攻击;另一类称为战区导弹防御(TMD),主要用于在局部或地区性冲突中拦截来袭的近程弹道导弹。对于一些小国家,特别是那些不愿意出国远征作战的国家,NMD和TMD可以合二为一,如在以色列军队服役的箭2导弹系统,它不仅是一个标准的TMD系统,而且可以保护以色列整个国家。尽管美国的NMD计划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更重视优先发展TMD计划。在诸多的TMD计划中,发展较快的是美以合作研制的箭2系统。该…  相似文献   

12.
导弹防御系统的弹道导弹突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上海航天》2005,22(1):48-51
根据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防御特点,提出了弹道导弹突防的以核攻核、近距离攻击和攻击天基信息链,以及饱和式多波次攻击、电磁脉冲弹头、机动发射平台、多弹头和单弹头突防等不同的战略战术,并分析了采用的不同弹头、释放有源或无源干扰物、隐身和反探测、助推段机动,以及旋转导弹和弹头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弹道导弹飞行弹道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俊 《中国航天》2003,(4):41-42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分为助推段(从助推器发动机点火加速上升到烯烧完毕)、后助推段(从助推器熄火脱落,弹头母舱仍在继续飞行并投放弹头)、中段(靠惯性自由飞行)和末段(弹头重返大气层直到命中目标)。各阶段易被预警卫星探测  相似文献   

14.
弹道导弹预警关键技术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俊 《中国航天》2002,(11):41-45
  相似文献   

15.
Japan's future trajectory in security policy and the extent of deviation from the post-war course of a constrained military stance have been the source of constant academic and policy debate. Japanese policy-makers have maintained that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has shown no fundamental deviation, and that this can be benchmarked against a range of constant anti-militaristic principles. The advent of BMD, however, poses significant questions over whether Japan is continuing to follow a similar security trajecto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BMD has challenged four key anti-militaristic principles—the non-exercise of collective self-defence, the non-military use of space, the ban on the export of weapons technology, and strict civilian control of the military—and uses this assessment to judge how BMD is driving remilitarisation. It concludes that BMD's impact is highly significant in transgressing these anti-militaristic principles and is thus indicating a more remilitarised security path for Japan developing now an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自旋弹道导弹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弹道导弹主动段自旋飞行是一种新的构想,旨在对抗激光武器拦截,实现主动段突防.导弹自旋飞行引起的运动耦合、控制耦合及其它效应可能导致弹体失稳,实现较强耦合作用下弹道导弹自旋飞行姿态稳定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建立了自旋弹道导弹的动力学和控制频域模型,分析了几种主要耦合作用对系统的影响,将系统开环传递矩阵分解为动力学耦合和控制耦合两部分,结合古典和现代频域方法进行了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研究,采用根轨迹方法分析了运动耦合对自旋弹道导弹性能的影响,用动态预补偿技术实现姿态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方法有效改善了低滚速较强耦合条件下自旋弹道导弹姿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反战术弹道导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2,(5):30-35
  相似文献   

18.
袁俊 《中国航天》2003,(4):39-43
从对未来弹道导弹的预警要求、预警装置的部署、预警阶段的划分来看,有效的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应该朝以下趋势发展: 天基为主,手段多样, 提高生存力 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将采用多种新的预警手段,激光、粒子束技术将加入到预警技术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19.
颜力  吴先宇  陈小前  王振国 《宇航学报》2006,27(Z1):170-174
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对某固体战略弹道导弹的总体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从满足固体导弹的MDO需求出发,基于第三代MDO理论,对固体导弹按学科分解为系统层(性能/弹道学科)和子系统层(推进学科、质量分析学科、气动学科),通过分析与建立以上各学科的优化模型及固体导弹的总体优化模型,以固体导弹起飞质量为目标函数将MDO单级优化过程中的同时分析与设计(SAND)过程应用于该固体导弹总体优化设计.与传统优化方法所得结果相比,固体导弹起飞质量减小15.1%,发动机结构质量减小23.3%,优化效率提高87%.算例表明,将MDO方法应用于固体导弹总体优化设计的思路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弹道导弹雷达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名为Singer-IEKF的弹道导弹雷达跟踪算法。传统的弹道导弹跟踪方法,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进行非线性滤波,取Taylor展开的前两项,可能引入较大的线性化误差,导致跟踪精度不高。在分析弹道目标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对目标的运动模型采用基于J2校正的Singer模型来描述,并利用迭代的扩展卡尔曼对非线性的目标量测模型进行线性化。对新算法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Monte-Carlo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模型更准确,跟踪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