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等铂铑10—铂热电偶整百度点热电势的计算郑晓文,郑红实施“1990国际温标”后,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的热电势E与温度t之间的关系已不能按IPTS—68定义的二次函数[E(t_(68))=a+bt_(68)+ct ̄2_(68)]来描述,必须用高次函...  相似文献   

2.
我国推行ITS—90后,铂铑10—铂(以下简称S型)热电偶百度点的计算若仍用老方法,会引入计算误差,而1990国际温标宣贯手册介绍的新的修正计算法又过程繁琐,介绍了一种仍采用JJG75—82检定规程中的计算方法,但对各计算的百度点作了修正,过程简单,并可确保计算准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常用的热电偶分度表,依照实际使用的需要,线性回归出电势(E)→温度(T)的多项式,并将镍铬-考铜热电偶补上温度(T)→电势(E)的多项式回归公式,供从事计算机测温控温的同行们使用中参考。该回归公式一律采用单精度计算,是便于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包括单板机、单片机)上都可以使用。回归公式拟合精度高,既适合一般温度测控场合,也适用于要求严格的检定部门。回归的热电偶种类为:铂铑_(10)-铂(S)、铂铑_(30)-铂铑_6(B)、镍铬-镍硅(铝)(K)、镍铬-考铜(EA-2)。  相似文献   

4.
一、标准铂铑_(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JJG—75—82)1.概况标准铂铑_(10)—铂热电偶检定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经国家计量局1982年5月27日批准,并自1983年6月1日“起施行,代替规(G)热—5—65。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铜—铜镍(康铜)(T)、镍铬—铜镍(康铜)(E)、铁—铜镍(康铜)(T)和铂铑13—铂(R)四种热电偶,根据温度 T→电势 E 的分度公式,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得出了电势 E→温度 T 的拟合公式,与分度公式比较,最大偏差在0.04℃以下,0℃以上的回归公式最大偏差小于0.02℃。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和电力工业的测温系统巾。大量和广泛地使用着镍铬-镍硅热电偶。为保证测温的正确性,对使用中的热电偶需要进行定期检定。为此以往一般在工厂中采用双极比较法,用稳压器、调压器、管式炉作恒温设备,用0.05级直流电位差计和三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作标准仪  相似文献   

7.
对标准铂铑——铂热电偶及标准铜——康铜热电偶的插值计算进行了讨论。在热电偶插值计算中引入代数插值法将会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同时可以将不同种类热电偶的插值计算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薛熊  王惠芳 《宇航计测技术》1994,13(2):35-38,41
叙述了用新型材料─—螺旋管状二硅化钼代替价格昂贵的铂铑丝作为发热体,制成了一台新型高温检定炉。介绍了高温炉的结构特点、配套仪表及试验过程。该高温炉满足了检定规程对高温热电偶和钨铼热电偶检定用炉的要求,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关于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电偶测量的是偶丝两端———测量端 (亦称工作端 )和冷端 (亦称参考端 )的温度差 ,因此必须知道热电偶冷端的温度 ,才能最终测量出热电偶测量端的温度。热电偶的冷端在生产实际中大都采用冷端补偿法来解决 ,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温度指示仪表大都带有冷端补偿系统 ,国家检定规程将测量热电势的误差与冷端补偿误差合并检定 ,这样的方法 ,必须在标准装置中 ,配备补偿导线 ,从而将大幅降低标准装置的准确度。这对准确度不高、功能单一的仪表来说 ,完全适用 ,但对目前新颖的高准确度、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 (主要是一些先进的进口仪表 )就会遇到一些困难 ,为了更准确对这些仪表进行计量检测 ,我们采用各种方法来消除补偿导线引起的误差 ,从而可以对高准确度的热电偶测温仪表进行计量。我们也可以对冷端补偿进行单独的计量 ,这样通过分别对直流电压测量准确度和冷端补偿的准确度的计量 ,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定多功能、智能化的测温仪表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节能仪表厂开发研制成功N型偶测温系统,首创单一化,提高测量准确度,减少误差,方便使用。N型偶测温系统是由N型偶(镍铬硅—镍硅热电偶)、补偿导线、数字温度显示表三部分组成。其中N型热电偶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抗磁性化、抗核辐射、高稳  相似文献   

11.
一种测量航空发动机T*4温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电偶信号放大集成电路AD595结合镍铬-镍铝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设计了航空发动机T*4温度热电偶测温电路,实现了冷端自动补偿、热电偶断线报警信号输出功能.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输出幅值大,误差小,重复性好.测量电路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固体表面温度和热流的直接测量在某些情况下是很困难的。使用“过去的”和“将来的”测量时间 ,引入稳定矩阵的概念 ,抑制了导热反问题的误差放大作用。通过埋设在固体内部的热电偶的温度测量 ,同时对固体表面的温度和热流进行了有效估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标准热电偶检定规程中两项不足,提出 S 型标准热电偶在1300℃时的修正值应为-0.036mV,S 型标准热电偶铂极纯度计算式应改为W100℃=Ws(100℃)-0.3×10~(-4)ep。鉴于我国在中温区还没有标准级热电偶,作者建议开发 Ag-Pd 热电偶,并给出 Ag-Pd 热电偶热电动势-温度值。作者强调使用量达1千万支的快速消耗式热电偶的检定,并提出各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评定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国防及航天领域,研究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对动态过程的测量准确度和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使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对7只不同结构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进行试验,根据对比分析时间常数及响应时间的测试结果,为动态温度信号测量过程中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选型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国防及航天领域,研究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对动态过程的测量准确度和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使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对7只不同结构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进行试验,根据对比分析时间常数及响应时间的测试结果,为动态温度信号测量过程中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选型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井式回火炉测温中,因温度较低,保护管式热电偶惰性大,并受通断电产生余热、余冷的影响,在300℃以下、控温波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数字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检定配热电偶和配热电阻用温度二次仪表的原理和方法,并分别探讨了配热电偶和配热电阻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飞机上广泛应用的气压式高度表由於大气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不能直接指示飞机高出海平面的绝对高度。本文在理论上证明了可以使用大气温度修正装置消除大气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因而可直接指示飞机的绝对高度。文中根据上述原理,在普通气压式高度表内增设了一个大气温度修正装置,制成气压式绝对高度表。在实验室气压箱内得出的试验数据证明,上述绝对高度表可以在容许误差范围内直按指示飞机的绝对高度。  相似文献   

19.
电磁兼容测量天线系数温度误差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外场环境温度的影响,提高电磁兼容性(EMC)测试设备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电磁兼容测量天线系数温度误差修正方法.首先,根据1m距离两天线校准原理,理论推导了近场情况下采用透波材料制作的温控装置对接收天线接收特性的影响,结合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验证了使用温控装置带来的测试误差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测试获得了典型天线的天线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误差修正曲面.最后,采用对比标准条件下和开阔试验场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的方法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通过天线系数温度误差修正,可将天线的使用环境温度扩展到-40~+50℃,进而减小外场试验测试误差.适用于双锥、对数周期和双脊喇叭等天线的天线系数温度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20.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处于发动机温度最高的部位,将薄膜材料制备于待测物表面形成热电偶传感器,可及时有效的对涡轮叶片进行测温。薄膜热电偶多层膜间的热氧化界面扩散失效是导致薄膜可靠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Fick第二定律提出多层膜扩散可靠性模型,定量描述薄膜热电偶扩散失效机理,通过仿真计算,结合粒子群算法,以薄膜寿命最大为目标,寻优得到各膜层对应的最佳结构,为结构工艺上提高薄膜热电偶寿命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