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杨孝文 《航天员》2012,(6):20-22
2012年10月14日,现年43岁的奥地利跳伞高手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Felix Baumgarmer)搭乘热气球搭载的吊舱进入12.8万英尺(约合3.9万米)的高空后。纵身跃下,用血肉之躯突破音速,最终历时4分22秒平安降落到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指定地点,打破了高空跳伞的高度和速度纪录,从而成功创造历史。而这一创举恰好也是对驾驶X-1试验飞机的美国上尉查尔斯·耶格尔在65年前的10月14日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速度突破音速的人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2.
天兵 《中国航天》2005,(9):17-20
8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任务专家罗宾逊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太空行走:他站在空间站17、4米长的机械臂末端到达机腹部,对航天飞机成功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危险的“外科手术”。此举不仅使发现号转危为安,还创造了一项新奇迹,因为此前航天员们还从未尝试过在飞行中对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
幸不辱命     
刘宇 《航天员》2012,(4):46-46
当6月16日傍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九发射成功时,我为我们神箭团队兑现“十全十美,神箭神奇”的承诺感到自豪和欣慰。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2F火箭的第十次飞行,也是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第三次飞行,更是它的首次载人飞行。如何保证这枚几乎为全新状态的火箭能高可靠高安全地胜利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9年4月初至5月初,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国外商业小火箭领域有一系列新举措,各家进展显著,这预示着未来一两年内将释放出一批小火箭正式执行入轨任务。"电子"火箭:完成了第6次飞行,已连续5次成功完成入轨任务。这次发射主要是帮助美国陆军验证商业微小卫星平台与合成孔径雷达(SAR)在轨提供对地观测影像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从而服务于军事作战。随着执行  相似文献   

5.
由美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发、质量约100kg的XSS-11微卫星,近来先后3次完成了里程碑式的Minotaur Ⅰ火箭上面级在距离0.5~1.5km间的会合。XSS-11卫星是太空会合、接近演示器,其星载电子设备包括会合、接近操作规划器,用于辅助开发未来概念与任务的自主操作技术。它最终将增强执行美空军太空司令部太空维修与维护,以及太空支援和高效行动等预期任务的能力。另外,自主飞行的XSS-11任务可减少未来太空任务的人员和设备。美空军已利用XSS-11卫星研究了维修、修理和再补给等多种太空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1,(3):47-4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月2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它2月26日同空间站对接。机上乘有6人。这次发射曾拟在去年11月初进行.但因出现氢气泄漏和随后发现外贮箱一些部件存在开裂问题而多次推迟。代号STS-133的这次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原定持续11天,后延长2天。发现号此行把“永久多用途舱”(PMM)送上了空间站。  相似文献   

7.
8月3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任务专家罗宾逊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太空行走:他站在空间站17/4米长的机械臂末端到达机腹部,对航天飞机成功进行了一次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危险的“外科手术”。此举不仅使发现号转危为安,还创造了一项新奇迹,因为此前航天员们还从未尝试过在飞行中对航天飞机的防热系统进行修复,而且也从没有行走到航天飞机的下腹部。另外,这一任务是临时加上去的,事先没在地面做过相应训练,而此前所做的两次太空行走事前都在地面水池里模拟练习了至少60次。基于这三个原因,人们格外担心,此举搞不好会碰坏航天飞机,从而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人。但过了不到七年,他却不幸死于一次飞行事故。对于这次事故的原因,众说纷纭,“阴谋论”、“醉酒论”、“高空气球碰撞论”……,今年6月,美国航天网站(americaspace.com)刊载文章提出了不同观点,特进行编译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12,(4):74-74
英国BBC:中国每一次载人航天实践都值得纪念,在过去的4次航天飞行中,每一次都有新技术出现,这体现了中国对于自身航天技术的信心十足。西班牙《国家报》:这是2008年9月以来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也是第一次有航天员参与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对接任务将手控完成,便于中国科学家进行一项美俄两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掌握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据报道,NASA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概念性的载人金星任务研究,名为"高空金星运行概念"(HAVOC),计划利用飞艇进行探测。该任务并不是让人类登陆不适宜居住的行星表面,而是利用金星稠密的大气层作为探索基地。目前还没有公布HAVOC任务的具体日期。令人惊讶的是,金星的高层大气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地方。在50~60km之间,气压和温度与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