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阵列天线代替传统测控系统中的面天线部分,可以实现在一定空域内对多个目标的连续波测控功能。这种设备在完成多个目标的角捕获和角跟踪过程中,需要完成多个目标预报位置的坐标转换。角捕获和角跟踪过程中采用的坐标系包括地心坐标系、地平坐标系和视线坐标系。本文在介绍了各个坐标系定义的基础上,对系统工作过程中需要的坐标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坐标转换公式。  相似文献   

2.
相控阵测控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相控阵测控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的基础上,归纳出相控阵测控系统的特点,根据研制相控阵多目标测控系统和TDRSS-SMA的体会,概述了它的测轨精度、波束形成、分时多波束和同时多波束、自适应时-空二维滤波、边扫描边跟踪和多目标跟踪、共形相控阵和宽角扫描以及降低造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星孔装药燃面退移图形显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在IBM-PC机上开发了星孔装药燃面退移仿真的图形显示系统。该系统的功能包括:参数曲线的图形显示,装药横截面的二维及装药燃面的三维静态显示,模拟燃面退移的二维动态显示。详细讨论了用直线和圆弧构成装药横截面的二维图形的显示方法及相应的参数和控制点的计算,燃面上三维型值点的计算及图形显示方法,利用三次均匀B样条和双三次均匀B样条构造曲线和曲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实测载荷是直升机疲劳设计与评定的关键数据。由于直升机实测载荷具有通道多、频率高、数据量大等特点,如何实现对实测数据高效快速处理显得十分关键。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直升机飞行载荷测量数据分析软件的控件程序开发技术,包含二维曲线及三维瀑布图控件,适用于大数据量的显示分析,可实现多条二维曲线并列显示及数据点的游标读取,不同视角的三维瀑布图旋转,具有易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从测控任务实际出发,对测控站测控信息异常情况进行总结和分类,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数据异常判决方法。开发了测控信息自动监视报警系统,对测站测控信息进行实时监视、显示和异常情况报警,并将语音报警提示接入测站调度系统,实现了对测站测控数据的全程自动监控。  相似文献   

6.
靶场实时测控软件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测控软件系统是航天测控系统的信息处理中心,在航天任务中担负着实时信息处理、设备数字引导、指挥显示和安全控制等任务。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实时测控软件系统向信息融合、分布处理、高可靠性和逼真的多媒体显示等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实时测控软件在航天任务中的地位厦作用,详细阐明了实时测控软件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组成、功能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航天飞控中一心承担的航天测控任务越来越复杂以及新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需要,总结历次航天测控任务中用户对显示的需求以及开发人员以往开发监控显示软件的经验,主要论述原监控显示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和在新的监控显示系统中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详细分析了改进的方法、策略和拟采用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某小型涡喷发动机二维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整机二维仿真模型由带有粘性项的二维欧拉方程,燃烧模型和损失模型构成.利用任意曲线坐标系来适应复杂几何边界计算,采用隐式高阶精度Godunov格式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能够自动捕捉激波,数值稳定性高.计算的总性能参数与设计值对比显示:单部件的仿真精度高于整机,涡轮仿真精度高于压气机.子午平面上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离心压气机出口处的分离流动、燃烧室掺混孔的简化对总性能参数计算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在测控试验现场,针对测控设备状态和测控数据的质量信息,采用智能自动监测技术对设备和测控数据进行实时监视以及动态分析,提出了科学的异常判决方法和处理方案,开发了试验质量信息综合分析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测控流程智能化管控、测控信息自动分析处理和质量信息自动化管理。在多颗卫星的跟踪验证中,质量信息监测系统对卫星长期管理的宏参数宏配置下发、标校和目标捕获与跟踪等任务过程能够进行准确监视,可以及时监测到测控数据和测控时间的异常并报警,并能够自动生成任务实施登记表等测控质量报表。实验表明,质量信息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完善、状态监测点设置合理、判读测控事件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航空燃气涡轮起动机地面试验,开发了集数据采集、分析、监测、保护、储存、显示、数据回放和试验数据报表生成的起动机试验台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硬件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软件采用西门子STEP和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Labwindow/CVI进行设计,具有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维护等特点;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满足试验要求,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二维粒子分离器的流场及分离效率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数值模拟了某型惯性粒子分离器(简称IPS)的二维有粘轴对称流场分布、及各种不同尺寸砂粒的轨迹及分离效率,采用贴体坐标网格,并将多连通域转换成单连通域,在任意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求解IPS的分叉流动、粒子运动轨迹和分离效率。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和编制的程序能反映粒子分离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与航天测控系统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系统的特点,并概述了它的等离子体衰减、多径干扰、天基测控通信、多目标测控和低时延实时遥控等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软构件技术的开发模式是软件工程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软构件技术进行了介绍,然后通过分析海上测控指挥显示系统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软构件架构,并重点研究了软构件抽取方法、软构件通信模式和软构件组装实现,为提高海上测控软件开发效率、质量和系统复用扩展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简要地对我国航天陆基测控网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测控资源冲突的形成原因,表明了建立智能化测控资源分配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融合了丰富的测控资源分配和管理知识,采用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进行决策问题的求解,最终实现一个基于知识的决策系统,按照本文提出的系统构造,已经开发了有关分系统,而且在神州四号飞船和多颗卫星的测控任务中进行了应用,表明系统的构造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气动加热工程计算方法,计算区域横跨连续流、稀薄过渡流和自由分子流,包括层流、转捩和湍流等各流态。重点研究了尾翼与芯级间的干扰加热,数值求解了自然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尾翼内部二维单层和双层材料热传导方程,给出了典型部位的内外表面温度计算结果,表明表面涂漆对尾翼前缘并不能起到防热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惯导系统测控软件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程度及开发效率,对测控软件通用开发平台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惯导系统测试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软件平台体系结构,并对软件平台框架的功能、组件和插件的设计、平台中的状态机模型、平台的可扩展性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通过实例描述了利用软件平台开发测控软件的开发模式,以可视化组态方式设计开发测控软件的过程表明,软件平台具有很强的通用性,采用软件平台开发测控软件可大幅提高测控软件的开发效率及其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未来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提出了VRTCS(虚拟无线电测控系统)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以通用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系统的硬件平台,采用分层结构模型设计系统体系结构,使得航天测控系统具备更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阐述了VRTCS的基本概念和总体结构,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组成和用途进行了分析;对测控系统中构件进行分层设计,开发原型软件实现测控系统的核心应用;以统一载波测控系统为模型,通过测控信号接入试验,验证了VRTCS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够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维微扫描镜的平视显示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视显示系统是一种目前普遍运用于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器,它能使飞行员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仪表上的重要信息.针对传统平视显示系统体积大、生产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二维微扫描镜的平视显示系统.通过对二维微扫描镜的振动频率与平视显示图像的稳定性、分辨率、刷新率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初步实现基于二维微扫描镜的平视显示系统的搭建,并成功完成一个常见标志的成像,证明基于二维微扫描镜的平视显示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航天测控系统任务类型多,设备型号复杂,这对测控部指挥所数据监视显示软件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基于组件\控件模型,提出一种支持显示定制的数据显示架构,可以由用户根据不同的任务和设备组织显示内容。在保证软件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兼容各型设备差异,实现适用于不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