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从一般经济学的投入、成本和效益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阐述了民航安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指出了民航安全经济学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研究民航安全经济学的意义与价值,勾勒了民航安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李家祥局长创造性地提出了“持续安全”理念,“持续安全”充分融会了国内外民航安全管理的前沿成果,深刻揭示了航空安全的基本规律,系统总结了民航安全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对民航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进行了客观剖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略。这不仅是民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国民航在安全理论和安全实践上的重大突破。通过学习领会李家祥局长“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促进行业安全发展”的工作报告,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民航安全工作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安全管理系统(Safet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MS)是新世纪国际民航组织为提高航空安全水平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贯彻安全政策,而将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规定等安全要素整合起来的、明确的安全管理模式。传统的安全管理着眼于技术细节,虽然对保障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人为因素、组织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安全文化概念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于1986年首次提出的。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操作人员违反规定,发生了严重的热爆炸事故,结果导致了31人死亡,几百人得急性放射病,事故处理费用更是惊人,达300亿美元(另据新华社报道,事故发生后9周年前夕,乌克兰卫生部长博布洛夫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到1994年底,参与该核事故清理工作的人员中,又有5722人死亡,已疏散的当地居民中,又有2510人死亡,还有43.2万人患有疾病)。在同年对这次事故的审评会的总结报告中,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第…  相似文献   

5.
赵兰生 《民航科技》2004,(3):1-2,12
伴随着我国民航的高速发展,飞行安全工作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为了确保飞行安全,民航济南空管中心党委提出“内在动力,目标牵引,规范约束,构筑安全管理平台”的总体工作思路,用扎扎实实的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空域环境,铸就了坚实的安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6.
杨元元局长在全国民航局长总经理 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扭转严峻安全形势,开创民航安全工作新局面的一系列举措,并且特别强调了要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思路。民航是高风险行业,安全问题历来十分突出。50多年来民航全行业几代人为确保安全、预防事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艰  相似文献   

7.
空防安全的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9.11”事件以来,国内外安全形势急转直下,陆续发生了一连串针对公共安全的恐怖袭击或侵害事件,其手段以爆炸、纵火为主,事端频发,特征突出。国内民航空防安全方面受其波及,其中2002年4月开始也陆续发生了好几起劫机、炸机等侵害空防安全的犯罪活动。虽非有组织犯罪,但也同样出现了纵火、爆炸等手段,特别是北航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民航连续第三年实现了航空运输安全年,航空运输已连续安全飞行37个月、993万小时,创下了自2004年“11.21”事故以来最长的安全纪录。时至今日,中国民航安全纪录已经超过了1000万小时。2005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40,比上年下降0.02:2006年的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34,比上年下降0.06;2007年这个数字为031,比上年下降0.03,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连续下降也反映出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2005-2008年中国民航严重事故征候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在全民航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安全水平有了极大提高,2005—2008年连续4年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截止2008年12月31日,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49个月、1375万小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虽然近几年安全态势比较平稳,但是各种不安全事件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严重事故征候还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从1994年8月至1997年4月,我国民航运输创造了1982年以来最长的运输飞行安全周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绩的取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不久前在深圳又发生了空难,造成巨大损失和很坏影响,对此,我们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取得的成绩,冷静地对飞行安全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努力查找安全隐患,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延长民航运输飞行安全周期,在世人面前再创佳绩。一、影叼运输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飞行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飞行安全是永远不能担保的。今天安全并不等于明天安全,今年安全并不等于明年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刘玉梅 《国际航空》2009,(11):42-43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的安全管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事故或事故征候的调查,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而制定安全管理策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正从这种被动模式转向更为主动的模式,而正常运行安全调查则为现代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如何保障飞行安全,业界人士均在不断地探索。2008年,我国民航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要让安全变成一个持久化、稳定化的态势。安全审计是保证持续安全的方法之一,从2006年起,民航局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审计,目的是掌握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运行状况;查找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并指导其进行安全整改;促进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于黎 《民航科技》2005,(3):24-26
本文论述了加强军民航协调,明确职责,制定切实可行而灵活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做好防相撞工作,保证飞行安全,维护国家声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用航空》2007,(2):M0004-M0004
2007年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于1月11日举行,会议传递了很多可喜的消息,如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创造了连续安全飞行613万小时的新记录;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和万架次率分别比上年下降0.06和0.09:中国民航安全审计试点工作启动;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成立,等等。然而,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是:抓安全永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欣慰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围绕民航总局提出的2007年民航安全工作基本思路,全行业需更加努力地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使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用航空》2009,(2):11-13
1月6日,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李家祥局长作了题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促进行业安全发展——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回顾与思考》的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6.
AnAnalysisofthePhilosophyoftheFlightSafety辨证法认为,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它反映了质与量的统一。只有在度的界限之内,一定的质才能表现为现实性,超过了这个界限,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对于飞行员来说,必须自觉遵循飞行中的度的客观规律,将飞机严格控制在规定的参数内运行,使飞行的质(即飞行安全)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飞行就是同各种规定,各种数据,各种限制打交道的过程。这些规定、数据、限制的实质,是“度”这一哲学概念在飞行中的数量体现。处理三维运动方式的飞行活动,由于其高度…  相似文献   

17.
《江苏航空》2003,(2):6-9
南京禄口机场连续5年杜绝了航空运输事故、事故征候和严重差错,杜绝了人为责任关闭机场事件,杜绝了重大设备和伤亡事件,确保了飞行和地面安全。连续3年客货运量呈两位数增长,2002年客运量首次突破300万,达到317万人次。用户满意度逐年提高。禄口机场在“全国旅客话民航”活动中多次名列国内同类机场前茅,其中2001年被授予“用户满意机场”,获得“江苏省服务质量奖”。2002年又荣获中国质量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8.
系统动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的灰色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定量安全评价与预测的动态安全指标,灰色逻辑代数,然后使用GM(1,1)给出了系统动态安全评价与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民航安全管理思路。总结了本质安全的内涵,指出了民航业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不断降低系统的风险。在分析民航安全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最小风险设计的源头管理、风险控制技术、纵深防御体系建设、防御体系之间的协同交互、安全文化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民航系统本质更安全的建设策略。强调了安全保障要素间的替代关系,并探讨了优先选择顺序。其可行性已被安全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从客舱安全角度来研究飞行安全问题。从有关客舱门的设计,服务质量要求,乘务人员身体状况以及旅客行李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对客舱安全的威胁和疏失现象,促使有关方面在飞行安全管理中重视客舱安全问题,在培训中加强乘务员对不正常情况的判断与处置能力,从而全面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