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福元  赵建社 《航空学报》2015,36(10):3457-3464
采用片状或管状阴极电解加工(ECM)后的整体叶盘由于加工运动、阴极形状等原因在叶根处会形成一定的加工残留,影响整体叶盘的加工精度。针对叶片电解加工后形成的叶根残留,开展去除叶根残留电解加工方法的研究,解决叶根电解加工的阴极结构、加工路径设计等难题。首先,分析了叶根的残留分布情况以及叶间通道的结构,采用了电解扫掠成形加工方案。其次,设计了阴极结构与加工路径,在阴极结构上采用了扇形流道并分析了电解液流速分布,通过增加引流槽、改变倾角等措施改善了流场;对阴极的运动路径进行了规划,利用专用仿真软件对阴极运动干涉与加工程序进行了检验;通过附加叶盘转动补偿了由于不同截面内叶间通道宽度与阴极刃口尺寸不一致给加工带来的不足。最后,制作了电解加工装置并通过试验对叶根电解加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加工方法有效去除了叶根残留,加工表面质量好,加工精度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整体叶盘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材料特性等分析,确定了电解加工技术方案,分析了电解加工套料阴极设计及轨迹计算、成型阴极设计、参数优化等3大关键技术,重点针对套料加工阴极型面设计、流场设计、轨迹计算、间隙计算等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论述,并通过试验进一步反复优化,解决了流场不均、火花短路等问题,最终验证了工艺可行性,且套料电解加工的叶盘余量较为均匀,能够满足后续精电解加工要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辰  徐家文  赵建社  吴锐 《航空学报》2010,31(4):871-876
数控电解预加工是组合电加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本文专题论述了三元流闭式叶轮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其运动轨迹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多个阴极分区域加工流道的方法,利用先层切再叠加的方法将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处理而实现阴极加工型面的数值求解。在完成阴极结构优化设计专用工装夹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上,以某型三元流闭式叶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并加工了符合设计要求的三元流闭式叶轮。试验研究表明,采取数控电解预加工工艺方案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可提高效率40%,降低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50%。  相似文献   

4.
定偏心锡磨盘超精密抛光均匀去除模拟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被研磨工件与锡磨盘相对运动轨迹方程的建立、模拟和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获得超光滑金属表面(Ra05nm)的重要因素,以及如何选择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5.
整体叶轮数控展成电解加工阴极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整体叶轮数控展成电解加工阴极的结构形式,重点给出内喷式阴极的设计方法,这对完善整体叶轮的数控展成电解加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阴极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原理,分析微细阴极工作特点及制作难点,提出微细组合放电加工制作阴极的方法;利用精密电加工设备,通过"联动复合进给"、"内、外面转换"及"平动与拷贝"式微细放电,制作多种截形的微细阴极;进行超声-电解复合微细加工试验,阴极可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赵静波  徐正扬  刘强 《航空学报》2022,43(4):272-280+3
电解加工(ECM)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工艺,阴极进给方向对最终的加工精度有重要影响。斜向叶片式扩压器轮毂面较为扭曲,针对其叶片型面电解加工,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阴极进给方向综合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夹角的最大值和阴极侧面与轮毂面之间的间隙方差同时作为遗传算法的评价指标,在保证夹角最大值相对较小的情况下,使得阴极侧面与轮毂面之间的间隙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避免轮毂面发生余量不均或过切现象。为了验证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优化结果进行了夹具设计并开展扩压器电解加工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型面加工误差小于0.12 mm,轮毂无过切现象,实现了该扩压器的电解精加工。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解加工工艺对叶片型面进行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叶片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针对GH4169G合金叶片型面,开展了精密振动电解加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频脉冲电流和阴极机械振动具有改善极间流场特性、降低阳极钝化和阴极的产物吸附的作用,可以大幅改善加工效果;采用参数组加工电压15V、阴极振动频率25Hz、开通角度Ra 150°~195°、脉冲频率3000Hz时,获得最优的型面加工质量,型面轮廓度为-0.012~+0.013mm,表面粗糙度值为0.51μm,证明精密振动电解加工工艺满足叶片型面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反求工程建模实例,阐述了基于电解加工成形规律进行成形阴极设计的方法。本方法不但缩短了复杂型面成型阴极的设计时间,还能为以后阴极形状的修改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0.
<正>电化学加工即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一种非传统切削加工方法。电解加工时,工具(刀具)作为阴极连接到直流电源,工件作为阳极。在电解  相似文献   

11.
我厂生产一种片状精密零件(见图1), 精度高、产量大(年产量几万件),成为生产关键,月月难以完成任务.通过技术革新活动,在M4340平面研磨机上成功地实现了平面珩磨,满足了零件精度和生产要求.过去的常规工艺方法是:精磨两平面→研磨两平面→抛光两平面.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解加工发动机叶片阴极进给方向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志永  朱荻  王蕾 《航空学报》2003,24(6):563-567
 超薄扭曲叶片由于叶型超薄、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 目前主要以电解加工作为首选加工工艺。以某新型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 对电解加工阴极的进给方向、毛坯装夹位置做了优化选择并对叶片型面采样点的法线方向与阴极斜向进给方向的夹角分布做了详细的阐述, 为阴极型面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控展成电解加工中的阴极运动方式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科研和生产的实际出发,对数控展成电解加工中阴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且从机床运动机构和数控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的方案.该方案已转化为实际的数控展成电解机床,获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内喷式阴极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叶间通道时,加工电压、阴极进给速度、电解液压力和温度对加工间隙的影响,经过对其试验数据所作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提供了试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钛合金大长宽比深窄槽电解加工过程中阴极结构刚性差的问题,设计了内部带有加强筋的镂空片状阴极结构,并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法研究了加强筋数量、加强筋与侧壁夹角对阴极整体刚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阴极结构添加3根加强筋时,阴极整体刚性得到显著提高。另外,阴极整体刚性随加强筋与侧壁夹角的增大而降低,综合阴极变形量与最大等效应力,确定了加强筋与侧壁夹角为45°时,阴极结构具有良好的刚性,能够满足试验要求。最后,采用自主研制的试验系统开展了大长宽比深窄槽电解加工工艺试验,选用优化后的阴极结构,可加工出长宽比11∶1、深宽比9∶1的深窄槽结构。  相似文献   

16.
几种新型去毛刺和光整加工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第二届精密表面光整加工及去毛刺工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交流中有关滚筒研磨技术和电解磁力研磨技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扭曲叶片中的间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扭曲叶片中间隙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工件和阴极各运动速度对间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高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微细电解加工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改善加工精度的方法,如以循环进刀代替直接进刀方式、采用脉冲加工电源、改善阴极的结构设计以及采用非线性电解液等。最后,结合实验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电解加工是5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新工艺,加工时(见图1)工具电极(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零件(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两极间通以高速流动的电解液。此外,电极还向零件匀速进给。结果电极的形状就相应地复制在零件上。由于这种加工方法最适宜难加工材料和复杂型面的加工,例如叶片型面、异形孔槽和锻模型腔等的加工,因而在航空发动机厂获得了普遍应用。但是为了继续扩大应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用展成电解工艺进行大扭曲度整体涡轮叶片的机械加工,对涡轮叶片型面进行数据处理,用软件方式实现电解加工的多轴联动进给;分析叶片电解过程成形规律,合理设计阴极、流场,解决大扭曲叶片加工的叶背二次腐蚀、出口短路等关键工艺问题,试验可稳定达到工序精度要求,并可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