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1):66-66
缝编材料技术开发中心依托航天材料工艺技术,针对军民两用市场,专业提供关键原材料及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制品,并可以协助用户进行材料应用开发及研究。中心拥有多轴向经编机、双轴向经编机、多尼尔剑杆织机、拉挤生产线、热压机、RTM、缝纫预成型等众多织造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  相似文献   

2.
缝编材料技术开发中心依托航天材料工艺技术,针对军民两用市场,专业提供关键原材料及高性能低成本复合材料制品,并可以协助用户进行材料应用开发及研究。中心拥有多轴向经编机、双轴向经编机、多尼尔剑杆织机、拉挤生产线、热压机、RTM、缝纫预成型等众多织造及复合材料成型设备。产品和服务(1)用于复合材料制品的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多轴向缝编织物以及玻璃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混编织物,广泛应用于制造玻璃钢船舶、风力发电机叶片、石油化工管道和各种航天航空结构件,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改善工艺性能、提…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热压一次成型方法制备的C/BN复合材料、热压成型的C/BN复合材料用热固性配醛对脂浸渍后的材料和用硼酸浸渍过的普通石墨材料等三种材料作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氧化实验,考察了他们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热压成型的C/BN复合材料作坯体,经热固性酚醛树脂浸渍、碳化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中心简介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是我国航天领域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中心,也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加工、生产经验,以新颖独到的材料工艺设计方案为火箭、卫星及其他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更轻、更强及特种功能的部件。缝编材料技术开发中心隶  相似文献   

5.
本根据未来航空发动机的要求,综述了各种先进材料(第三代单晶合金、双性能高温粉末合金、热障涂层、钛合金及钛铝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高温结构c/c复合材料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从而为新材料的选用提供参考,并作为今后进一步论证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着大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任务,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加工、生产经验,以新颖独到的材料工艺设计方案为火箭、卫星及其他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更轻、更强及特种功能的部件。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复合材料成形与加工工艺技术中心、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焊接工艺技术中心、表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宇航材料工艺》2008,(2):F0004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是我国航天领域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中心,也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加工、生产经验,以新颖独到的材料工艺设计方案为火箭、卫星及其他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更轻、更强及特种功能的部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空间时代材料工艺的新进展”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1988、1989年杜邦公司在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最新发展,供先进飞机和航天应用的AVIMID复合材料,一种新型热可成型复合材料板材和纤维与基体界面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磷酸铬铝高温透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氢氧化铝、氧化铬和磷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铬铝,通过对反应体系粘度的监测,控制反应程度、确定反应时间。采用DSC-TG和XRD分析研究体系固化特性和耐热性能。对层间剪切强度进行测试.初步评价磷酸铬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控制反应时间为1h时可以得到转化率较高、粘度适当的体系。DSC—TG分析表明,该体系固化成型温度低于200℃,成型工艺简单,同时结合。XRD分析证明此材料体系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对其复合材料层剪强度的研究发现,增强体材料表面进行涂层保护可有效地克服体系对增强体的腐蚀.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氮化铝颗粒增强聚合物基板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氮化铝(AlN)颗粒作为增强材料,以环氧树脂(E-51)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陶瓷颗粒/聚合物复合电子封装与基板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介电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着陶瓷颗粒增强材料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得到改善.在加入了陶瓷颗粒增加了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同时,仍维持了聚合物材料低介电常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碳纤维在结构隐身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基于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磁特性及碳/玻璃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碳纤维在结构吸波材料中的应用途径,并通过平板材料及典型产品试验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用于复杂形状复合材料制造的水溶性芯模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能够用于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用的水溶性型芯模材料,该材料既能满足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时的温度要求,又能在复合材料成型完成后进行水溶脱除.主要研究了水溶性型芯模材料的组成、制备工艺与耐温性、易脱除等相关性能,并对水溶性芯模材料的水溶性作了评价和表征.  相似文献   

13.
索维比研究中心的材料研究部英国的索维比(Sowerby)研究中心是欧洲一家研究结构材料及非结构材料的先导机构,目前其研究重点是制造及工艺。该中心专长领域包括先进的试验方法、冲击研究、材料性能以及制造工艺。该中心是英国BAe公司的一家股东研究小心,它对...  相似文献   

14.
F-22战斗机除选用一些先进的结构材料外,还采用了一些先进的功能材料,特别是电子材料。本文介绍铝基复合材料、红外材料及液晶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制件成形用模具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为满足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的特定要求,一些新型模具材料及其制模工艺相继出现。本文对复合材料制件成形模具的特点及国外使用的新型模具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的可喷镀的低熔点合金-锌基合金的组分及其热膨胀性能作了初步探讨性研究,以期找出一种可喷镀的低熔点、低热膨胀合金用于复合材料制件成形用模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西方新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采用的有关先进材料——轻金属合金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及C/C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条件和某些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材料挤出成型是一种典型的增材制造技术,其通过高温加热,将热塑性聚合物或其复合材料熔融挤出,而后逐层累积成型。它具有无需模具、可成型复杂零部件、低成本等显著优势,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聚醚醚酮作为一种半晶态超强热塑性聚合物,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佳等优异特性。利用材料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可实现零部件的高性能低成本快速制造。介绍了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挤出成型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分别从成型工艺机理、技术发展及性能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系统分析了未来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新型反射镜材料——碳化硅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常用反射镜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碳化硅轻质反射镜的制作工艺,结果认为:反应烧结是实现这种材料作为反射镜材料的巨大潜力的最有效的工艺,可以实现形状复杂产品的近净尺寸成型,样品在烧结过程中无收缩;样品处理时间短;无需特殊设备,在烧结过程中无需加压,样品尺寸原则上仅受烧结炉大小的限制,帛品近乎安全致密。这项研究的突破,主要依赖于反射镜成型方法及反射镜面光学加工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述了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航天领域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中心,首任所长姚桐斌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二研究所主要从事航天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承担着大量航天产品研制、生产任务,拥有丰富的复合材料设计、加工、生产经验,以新颖独到的材料工艺设讨一方案为火箭、卫星及其他高技术领域提供了更轻、更强及特种功能的部件。研究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复合材料成形与加工工艺技术中心、无损检测工艺技术中心、焊接工艺技术中心、表面工程工艺技术中心;建有先进功能复合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0.
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低,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是极具应用前景的雷达隐身吸波材料,传统的石墨烯吸波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灵活制备复杂结构。超材料作为一种人工电磁介质,以材料自身电磁特性为基础,通过单胞结构设计,可实现高性能超材料微波吸收结构(MetaMaterial Absorber,MMA)的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复杂结构零件快速成型的优势,可实现树脂基MMA功能结构一体化制造。综述了石墨烯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3D打印超材料吸波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木堆结构的3D打印石墨烯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梯度超材料吸波结构,该结构在4.5~40GHz频段内,具有35.5GHz的超宽频带微波吸收性能(反射损耗低于–10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