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欺骗的主动网络拓扑结构和操作系统伪装技术。通过linux系统内核驱动编程,拦截TCP/IP协议栈的数据包,根据操作系统的指纹库和网络伪装的策略改写报头信息,并跟踪会话信息,实现数据透明传输。通过大量伪装IP地址隐藏信息流向,保护重要主机;同时诱骗入侵者,及早发现入侵者。完成该伪装还需要伪装IP地址管理、动态地址分配和微路由技术的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2.
反舰导弹红外视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快速发展,舰船反导拦截系统迫切需要对其进行追踪与防御。而作为近程防御探测设备,红外探测器需要为拦截系统提供目标指示。研究了反舰导弹的红外视景仿真,使用Creator软件完成对导弹弹体的几何建模;使用Vega Prime软件完成视景配置;通过C++语言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ACF文件完成红外图像的生成;构建了导弹飞行驱动模块、尾焰模块、红外图像生成模块和气象仿真模块,并生成了典型导弹攻击航路的红外图像序列,为目标指示、识别和跟踪提供了仿真技术思路,在红外视景仿真开发实现上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基于标签的数据安全传输策略,在应用层加密数据.web服务器扩展模块和浏览器扩展模块通过标签〈secret〉和〈/secret〉确定HTTP报文中需加密或解密的数据的起始位置,加密和解密数据,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是密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收到的是明文.在Windows2000 ⅡS5.0 IE5.0下实现并测试通过.  相似文献   

4.
迷彩在军事工程伪装中旱已广泛应用,但是针对现代高分辨率卫星可见光侦查方面的伪装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选取机场单机掩蔽库区这一典型空旷地形的目标进行伪装为例,提出了数字迷彩的一种应用方案,通过参照实际地区的背景特征,采用大面积仿造实地背物来实现目标的可见光隐身。在对比伪装前后的模拟卫星照片之后,得出结论,认为该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单机掩蔽库这一空旷地目标的可探测性,为该目标的伪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和航天器火灾所产生的致命影响,以载人航天器火灾预警为背景,采用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方法对火灾早期特征气体氰化氢(HCN)进行了检测研究。计算并选择了目标探测气体的红外吸收谱线,同时,通过试验对系统声波探测单元以及激光调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1.7 ppm(10~(-6))的探测极限。对声波探测单元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3D打印技术,研制出了微型声波探测模块。采用集成化的数字电路,其整机尺寸为25×25×10 cm~3,总体功耗约为7 W,最终实现了传感器整机系统的小型化和低功耗。  相似文献   

6.
对舰用燃气轮机组的多微机实时控制系统提出了多微机实时控制通讯协议。该协议为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能实现全双工通讯。通讯全部采用中断方式,为保证各通信互不干扰可靠畅通进行,该协议对通信管理设计为四大模块:通信数据组织模块、通信启动发送模块、通信中断模块和通信Watchdog模块。以监测机为例,根据监测机在通信中的地位,将通讯分为监测机主动发送方式、主动接收方式、被动发送方式和被动接收方式,并对各种方式下的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罗建  李艳梅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2):127-129,134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技术。利用贝叶斯分类算法来计算数据包的分值特征,按照分值表对数据包进行评分并映射成危险等级。然后对危险等级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危险等级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基于该防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防御系统。通过实验分析,该系统在DoS/DDoS攻击发生时能有效区分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从而实现对DoS/DDoS攻击进行实时防御。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基于ETX-CE300主板自主实现的一个嵌入式NT操作系统,在该系统下基于Microsoft驱动开发软件DDK、SDK开发的接收GPS数据、惯导数据的模块驱动及自定义键盘驱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电子地图应用软件.电子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显示飞行所需要的全部航行参数,诸如经纬度位置、应飞航向、待飞距离、到达预定目标的剩余时间、偏离预定航线的偏航角和偏航距、地速、气压高度及北京时间等,而且可以通过与飞行控制系统的交联,使整个航行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基于龙芯计算模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和实现方法,实现了龙芯计算模块的操作系统加载、启动和驱动开发,并介绍了龙芯处理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为龙芯国产处理器在航空电子领域的部署和应用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地下井室病害探测与维护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三维重建的地下井室可视化方法,以实现其三维可视化探测与维护.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曲面拟合的Kinect深度测量误差修正方法,利用联合双边滤波算法对深度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SIFT特征匹配和改进的RANSAC算法获取相邻点云间的初始位姿,并利用基于邻域特征的ICP算法进一步实现不同视角点云的精确配准,从而获取全局一致的稠密三维点云.最后,在三维稠密点云的基础上进行曲面重建和纹理贴图,以实现地下井室真实三维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修正Kinect深度相机的深度测量误差,在0.5~4.5m的测距范围内,其三维重建精度可达2cm;在4.5~7m的测距范围内,精度也可以保持在4.5cm以内.所提重建方法可实现地下井室真实场景的三维可视化,为地下井室的探测和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将数字指纹应用于版权保护领域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在分析数字指纹的功能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指纹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其具体应用于版权保护,具有较好的效果,然后分析了数字指纹存在的攻击、编码方案以及指纹协议发展,最后探讨了数字指纹在版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适应模糊逻辑的活塞发动机TCU故障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故障分析与诊断是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检测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对于确保试飞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模糊逻辑系统的数学原理,研究了基于模糊逻辑的故障诊断模块分析算法,并利用MALLAB软件实现了模块基本功能,为利用模糊逻辑算法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分析并监测发动机TCU运行状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CPCI总线架构的航天器测试设备可以实现模块化、集成化和通用化设计,有利于测试系统的再次开发、直接沿用以及后续维护.某型号的综合电子和控制分系统地面测试设备采用基于CPCI总线的架构,使用VxWorks操作系统作为核心调度,采取模块化FPGA开发接口和特定功能.提出以监听任务、功能模块、板卡运行时间为检测手段,实现了对系统测试设备故障的诊断,尤其是反作用轮转速模块,软件能自主进行故障处理.在分系统及整星测试的使用过程中,此方法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度,提高了对星上产品的安全保护,保证整星大型试验的连续可靠运行.此方法对于其他地面测试设备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功率密度DC-DC模块电源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源箝位单端正激变换器、平板变压器、热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分析与计算,详细介绍了高功率密度DC-DC模块的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一款100 W DC-DC电源模块,其功率密度高达3.4 W/cm3。采用本方案有效解决了当前DC-DC电源模块小型化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电参数的实时监测对保障用电设备的安全和供配电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STC15W4K56S4单片机和 LabVIEW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 1种由上位机、主控模块和测量模块组成的无线交流电参数监测系统。测量模块以 STC15W4K56S4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专用电能测量模块 CS5463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用液晶模块 OLED显示,无线数据传送采用 nRF24L01模块实现,基于 LabVIEW的上位机程序进行电参数信息显示、参数设置等,实现了远程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电路设计简单、监测灵活方便、易于扩展、人机界面友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传统基于滑模观测器(SMO)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了传统控制系统中相应模块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优化的基于SMO的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传统SMO的数学模型,在保证SMO满足Lyapunov稳定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电机不同工况对滑模增益进行实时优化,提高了SMO的观测性能。为了提高锁相环(PLL)输出信号的质量,在PLL输入端加上低通滤波器,并对低通滤波环节造成的位置角度偏差进行补偿。通过仿真验证上述所采用优化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模型在保证系统动态性能的同时能够获得比传统观察系统质量更高的观测信号。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气湍流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难以成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光场调制的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方案。研制了超分辨抗干扰的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原理样机,并完成了超分辨、抗大气湍流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外场实验,验证了主被动量子关联成像原理样机的全天时抗干扰成像能力,实现了超分辨的远距离成像探测。本方案为远距离遥感、极弱背景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成像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星际着陆自主障碍检测与规避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爽  彭玉明  刘宇飞 《航空学报》2010,31(8):1584-1592
 为了在具有科学价值的复杂地形区域实现安全着陆,未来的星际着陆器必须具备自主障碍检测与规避的能力。从星际着陆导航传感器技术、自主障碍检测方法和自主障碍规避技术3个方面出发,对星际着陆自主障碍检测与规避技术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首先,对适用于星际着陆自主障碍检测的各种主动式和被动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优缺点进行较深入的阐述;接着,基于不同传感器的测量信息,对各种自主障碍检测方法的障碍检测能力、优缺点进行较详细的对比分析;然后,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主障碍检测方法,对安全着陆点选择的原则进行阐述;最后,对星际着陆自主障碍规避流程和适用于星际着陆自主障碍规避的制导控制方法进行较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基于GSM/GPRS的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嵌入式监控终端、用户手机和远程监控中心计算机构建的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着重论述了无线模块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了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方法;分析了如何依靠无线模块经过GPRS网络与接入Internet的固定IP计算机建立连接并进行通讯.结果表明,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的区域,利用本系统可以完成对现场设备的在线数据采集、远程无线数据传输与监控.在露天场所、野外、移动作业环境或有线网络无法接入的地点建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时,基于GSM/GPRS网络的嵌入式远程无线监控解决方案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