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飞机自动着陆纵向块对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介了块对角控制思想,在分析飞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把飞机纵向运动方程处理为块对角非线性系统,并设计了具有纵向控制能力的自动着陆块对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控制飞机自动着陆。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了块对角控制理论和分析飞机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把飞机纵向运动方程转化为块对角非线性系统,并设计了飞机自动着陆纵向块对角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控制飞机自动着陆,跟踪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脑关节模型控制器 ( CMAC)神经网络辨识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几个重要空气动力参数,证明了估计误差、权误差有界,然后用解析逆解设计方法、模糊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块对角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韦峰  张福恩  顾文锦  姚洪 《航空学报》1999,20(5):475-477
对 1 个二层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了仿射型化,使块对角结构具有分层仿射型特点,提出了滑动模块对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实现了飞航导弹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对模型参数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孙杰  杨军 《飞行力学》2008,26(3):41-43
针对倾转旋翼机过渡段模型参数摄动问题,在状态方程描述的框架下,用线性分式变换形式将模型参数摄动表示为对角块结构,采用μ综合方法设计了倾转旋翼机过渡段飞行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模型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文献提出的块对角非线系统相对度分解设计理论和导弹的块对角控制器结构(一种新的导弹飞控系统),以解决某型潜射反舰导弹诸问题为出发点,进行了大量的数学仿真,并与该导弹原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代四旋翼无人机大机动、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的特点,结合其姿态模型符合双层块对角结构,提出将块对角理论运用于姿态控制器的设计。为进一步提升控制器跟踪动态指令的快速性和整体的鲁棒性,在块对角理论的基础上将对动态指令敏感的Lyapunov函数法与具有较好收敛性和鲁棒性的PID控制理论分别应用到两层块对角结构的线性设计部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混合线性设计的四旋翼块对角姿态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遗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PI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P ID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一直是自动控制领域研究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的PID参数整定与优化是一种全局最优且与初值无关的优化方法。本文结合某型航空发动机,利用遗传算法对发动机单变量及双变量P I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PI参数整定具有比较好的综合控制性能,不失为一种具有较好实用价值的航空发动机P I控制器参数整定与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输出跟踪控制。在标称系统可输入/输出线性化、不确定性项有界且满足广义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可得到系统的高增益鲁棒输出跟踪控制器。鲁棒控制器仅依赖于设计参数和不确定性的界。将该方法应用于飞机纵向高阶非线性动态的控制器设计,并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静不稳定导弹,建立了导弹纵向运动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俯仰通道三回路过载控制系统,然后采用了simulink参数寻优的方法对回路参数进行优化,对设计出的控制器进行了特征点仿真。结果表明,三回路过载控制方法能较好的控制静不稳定导弹,优化后的控制系统能使导弹具有更快的跟踪性能、更好的机动能力,并且舵机没有产生严重的饱和现象。  相似文献   

11.
纵向着舰二阶自抗扰导引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自动着舰系统和自抗扰控制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纵向着舰导引自抗扰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自抗扰导引控制器对典型输入的跟踪性能良好,抑制突风扰动的能力较强,闭环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超调量均优于经典PID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PID控制在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但PID控制器的性能依赖于其参数的整定和优化。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俯仰通道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攻角和俯仰角速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气动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时,效果依然较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直流调速系统性能,将直流调速系统速度控制器设计为分数阶PI(FOPI),并与整数阶PI控制特性进行比较。在确定FOPI/PI控制器参数时,根据不同目标函数用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不同目标函数所确定的控制器参数对调速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表明:FOPI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在设计控制器参数时,可根据性能要求选用不同的目标函数优化设计控制器参数。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ptimal hybrid fuzzy 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 (HFPID) controller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and fuzzy controllers, by which the parameters could be evaluated by global optimization either in convergence velocity or in convergence reliability. Focusing on the nonlinear factors of hydraulic servo system, this article takes advantage of PID and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ntegrated with scaling factors to acquire precise tracking performanc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s, it provides new developed optimization with rapid convergence to attain reliable approach probability. Focusing on the performance indictors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w technique to predict relia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tatistics authentic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optimization. Further, man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HFPID could acquire perfect immunity against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15.
针对PID控制器参数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SO算法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初始的粒子群分成两组搜索方向相反、相互协同的主、辅子群,在保持种群小规模情况下,增强算法全局探索能力,实现高精度的优化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算法,所得到的控制器参数使控制系统获得了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风力机的发展越来越智能化,除了要求风力机的运行可靠性,还要求其有稳定的输出功率。为了使风力机变桨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优良的动态品质,提出了一种自抗扰控制(ADRC)的变桨距控制方案,但ADRC也存在参数多、整定难度大这一明显缺点。为此,将教与学算法应用到ADRC的整定过程中,实现了参数的自动整定。仿真结果验证了通过教与学算法自动整定ADRC参数的可行性,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整定后的ADRC能较好地满足风力机变桨距控制要求,有效维持了风力机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F/A-18E/F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A-18E/F舰载机为对象,针对航迹精确控制和安全性要求,分析了舰载机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首先,基于自动着舰控制系统,建立了全自动着舰飞行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下滑轨迹纠偏与控制能力、控制器指令响应特性、变换下滑道机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全自动着舰安全边界范围内,舰载机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航迹控制在理想下滑线附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高度变化率、俯仰角、俯仰角速度等状态指令响应特性及控制面指令响应特性;F/A-18E/F变换下滑道机动则需要配合油门完成,说明仅通过平尾控制实现该机动并非安全着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磁悬浮球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构造了一种非线性状态观测器;其次,设计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对误差进行控制;最后,应用MATLAB工具对闭环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PID控制器可以改善系统响应的品质,实现快速无超调调节效果,并且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在较大范围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A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PI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attached to electro-hydraulic servo actuator system (EHSAS) to control the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rotary actuator which control the movable surface of space vehicles. The PID gai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by the genetic algorithm (GA). The controller is verified on the new state-space model of servo-valves attached to the physical rotary actuator by SIMULINK program. The controller and the state-space model are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ID controller adaptive by GA to control the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rotary actuator a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PID controller and the compensator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