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行业特色型院校,航天院校学生科研、创新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环境支持,研究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培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基于对航天特色院校创新创业团队的案例研究,提出以全过程育人为视角,梳理全过程育人与高校创新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意义并基于此提出全过程育人视角下航天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5月19日,以"科技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在农业展览馆举行;5月22日,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开幕。盛大的科技展会,集中展示了近年国家创新建设的最新进展,重点推出了一批自主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和科技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创新成果;众多的高科技产品,使得广大观众可以尽情体验科技的魅力。此次科技周与科博会上,航天科技产品重  相似文献   

3.
7月28~30日,国务院国资委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办了2011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会上代表集团公司做了题为《坚持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集团公司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从国家战略高度指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系统介绍了集团公司"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思路。本刊将马总的报告全文发表,供读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是当今最富有创新活力的国家之一,其先进的航天预研管理模式,有力促进了创新性思维快速转化为成果,保障了美国技术的前瞻性和创造性。深入研究美国的航天预研管理模式,对于提升我国航天企业的预研创新能力,提高航天科技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照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总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水平,航天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航天领军企业应进一步深耕厚植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积极抢占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使航天领军企业成为真正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6.
张叶 《航天员》2013,(6):31-32
为激发中国大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9月25日下午,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  相似文献   

7.
分析企业科技创新的一般特点,阐述企业标准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标准和相关制度的实施对于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性意义,提出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是高效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最佳突破口和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8.
孙宏金 《航天》2011,(12):42-45
9月7日,来自全国的育种专家云集北京,在由国家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专家就“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规划。  相似文献   

9.
适逢西南空管局围绕“科技空管、人文空管、和谐空管”愿景规划大兴“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的创新氛围,西南空管局的每一位员工主体都有志于为开创西南空管局事业的新局面而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但就如何融入创新可能存在疑虑。创新是创新主体为了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观念指导下,突破旧有的常规,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法,通过艰苦、专心的努力,改造客体,使之产生有社会价值的、新颖别致的成果的活动。创新活动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属于多种心理活动的心理范畴:同时,随着西南空管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雪 《中国航天》2003,(8):7-10,12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航天高科技单位正在进一步转轨转型,走军民结合道路,管理模式也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更多的中国航天工业管理者认识到人才是行业的兴业之本。但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许多航天企业依然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严重制约了企业其他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已成为部分航天科研院所和企业经济效益不高、亏损面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在探索航天工业转轨转型的有效途径的同时,应该把扭亏重点转向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